【摘要】新教育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漸突出,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在開闊學生的眼界的同時,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素材,從而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合理運用情境體驗教學法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價值的實現。本文先系統介紹了情境體驗教學法的特點,隨后總結介紹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及應用原則,最后結合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情境體驗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小學生因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學生普遍缺乏較強的認知能力,且思維也只是簡單的表面思維,意味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較大的學習問題。因此,為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價值的實現,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應重視教育方式和模式的革新。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情境體驗教學法作為一類有效教育方法,巧用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可以促進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的增強,且可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且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鑒于此,本文通過總結分析情境體驗教學法的特點,進一步結合語文閱讀具體教學活動來分析情境體驗教學優勢、應用原則、具體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情境體驗教學法的特點概述
情境體驗教學法的特點,總結包括生動形象和意境深遠兩方面,首先,生動形象。情境體驗教學法主要是借助色彩亮麗且豐富的圖像或者視頻,或者現實生活來展示教學內容。由此可見,情境體驗教學法所用素材,主要以生活素材為主,且取之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從而可以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結合自身生活經驗來理解知識,便于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另外,情境體驗教學法顧名思義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師設定的特定的情境中,以保證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利用情境來促進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可以為提高教育效果創造有利條件。其次,意境深遠。情境體驗教學法主要圍繞教學內容而展開,以生活中真實形象場景來表現。但是小學生因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學生普遍缺乏豐富的社會生活體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豐富學生的內心感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可以促進學生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情境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及應用原則
(一)應用優勢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體驗教學法,可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且可以在增強學生體驗感的同時,讓學生借助社會經驗來深度理解閱讀知識點,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果。關于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應用優勢,總結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具體如下:
1.提高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情境體驗主要基于教學情境中得以實現,而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便于學生主動進行閱讀,這就是情境體驗的裙帶效應。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之所以對閱讀缺乏興趣,是因為閱讀內容與小學生的興趣點不一致,而情境體驗則可以在小學生沒有閱讀的情況下建立情感認知,從而可以通過情感來驅動小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如在《圓明園的毀滅》教學時,情境體驗可以讓學生對圓明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會讓學生對圓明園的毀滅原因產生迫切的探究欲望,進而會主動進行課文的閱讀。由此可見,情境體驗教學法應用在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2.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小學生深度閱讀的前提是產生情感共鳴,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效率和效果。而情境體驗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情境感受與課文情感產生情感共鳴。如在《鳥的天堂》教學時,通過有效運用情境體驗教學法,可以讓小學生產生強烈的熱愛鳥類動物的情感,從而可以對課文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進行有效的理解,且會產生閱讀理解課文的強烈欲望。情感共鳴的產生有效解決了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性低和閱讀效率不高的現實問題,從而有利于大幅度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
3.促進語文課堂趣味性的提高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以閱讀知識講解為主,所用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不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而情境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就可以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創設豐富的體驗場景,可在豐富教學環節的同時,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進而可有利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二)應用原則
情境體驗教學法雖具有提高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等優勢,但是由于小學生具有思維不成熟、貪玩等特征,使得情境體驗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保證情境體驗教學法發揮出最大效能,以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從而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首先,互動性原則。新教育環境下,語文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課堂活動的出發點,通過有效的師生實時互動和交流,來高質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诖?,在情境體驗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因地制宜,保證學生語文課堂參與度,以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從而確保每一個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其次,認知性原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體驗教學法,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保證情境中的閱讀知識點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同時,不會因過于復雜而超出學生的閱讀能力范圍,虛增學生的學習壓力,以保證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最后,趣味性原則。興趣是學生主動閱讀的內動力。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普遍對新鮮事物具有強大的好奇心。因此,為了調動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情境創設過程中,應重視情境的趣味性,確保所創設的情境在呈現教學內容的同時,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才能保證學生自覺進行語文閱讀。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分析
(一)創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閱讀理解
語文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體驗教學法,應重視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和語文閱讀知識,便于學生通過生活經驗來理解閱讀知識,利用知識來感悟生活,以促進閱讀學習效果的提高,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知識的應用而意識到語文閱讀學習的重要性。首先,語文教師應在授課之前,深入解讀課文內容,并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難點。其次,為了實現高效教學目標,語文教師應關注重難點知識教學難題的攻克,此刻可以通過尋找學生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尋找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案例來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以保證學生可以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借助生活經驗來高效理解閱讀知識。最后,深度閱讀的最高境界是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情境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深度理解閱讀知識。同時,語文教師應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鼓勵學生發表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以《“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家庭生活入手,運用多媒體來再現家庭生活情境,并引導學生說一說在現實生活中父親和母親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如在考試失利之后,父親是如何做的,母親是如何做的。同時,為了促進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確保全體學生參與進來,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可以在增強體驗的同時,加深對“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便于學生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進而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實物演示,強化情境體驗
實物演示情境體驗指的是以實物為基礎,通過有機整合實物和教材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實物演示中發散思維能力,以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首先,實物演示可以強化學生的情境體驗;其次,實物演示可以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認識,逐漸愛上語文閱讀,并積極主動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為了發揮實物演示情境的作用,必須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在情境創設時必須密切注意一些事項,具體包括如下幾點:一是實物演示必須具備較強的趣味性,確保實物演示時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保證情境體驗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二是實物演示情境的創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確保學生可以在實物演示情境體驗中產生情感共鳴,并可以運用生活經驗來理解閱讀知識,才能大幅度提高語文閱讀學習效果。三是在實物演示情境體驗過程中,應確保學生的參與度。以《落花生》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可在授課之前準備好花生,并在課堂上將課前所準備的花生展示出來,供學生自由觀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語文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田間尋找整株花生,讓學生通過現場觀察花生的生長情況。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來提出一系列問題,如花生最可貴的是什么?從《落花生》課文中懂得了什么樣的人生道理?通過實物演示情境,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從而有利于大幅度增強閱讀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展示圖畫進行情境體驗
對于小學生而言,因年齡特點的制約,導致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停留在直觀思維。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閱讀文本,應重視直觀教學?;诖耍Z文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合理運用多媒體來展示圖畫再現情境。一方面,多媒體展示圖畫可以運用直觀方式來形象化語文抽象知識點,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圖畫具有生動、形象等特點,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對于促進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是大有裨益的。首先,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摘選圖片素材,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文本素材,確保所選擇的圖片素材可以輔助情境創設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重視內容的拓展,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拓展學生的眼界。最后,語文教師應利用圖片來整合知識,引導學生挖掘圖片中的各類素材,鼓勵學生以圖為立足點進行自由創作,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以《圓明園的毀滅》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從網絡上摘選一些有關圓明園毀滅前后的照片,后運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結合圓明園毀滅前后的圖片來對比和思考:“是誰毀滅了圓明園?”通過這種方式來誘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以此深化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借助圖片來加強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崇高的愛國情操,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運用表演深化情境體驗
小學生普遍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情境體驗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表演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文本中的角色,以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促使學生深度理解閱讀文章。以《牛郎織女》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在講解這個古代神話故事之后,讓全班學生通過分組方式來進行角色扮演,確保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從而確保學生可以通過有效的角色扮演,來感悟和理解牛郎織女的情感,進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與情感,最終有利于大幅度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具有一系列優勢。語文教師應對情境體驗教學法的應用提高認識,在了解情境體驗教學法應用優勢的基礎上,嚴格遵循趣味性、互動性等原則,結合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予以生活情境體驗、實物演示情境體驗等措施來有效應用情境體驗教學法,確保語文閱讀情境體驗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為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范飛飛.情境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9).
[2]李奮魁.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20(19).
[3]徐慷.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0(5).
[4]汪旭潭,汪江.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
[5]王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情境體驗[J].知識窗(教師版),2020(3).
[6]鄒俊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體驗教學法[J].新課程導學,2020(9).
[7]向樹芬.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中華少年,2020(2).
[8]盛其峰.情景體驗教學法在小學閱讀課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12).
[9]郭建英.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僑園,2019(11).
[10]張娥.注重情境體驗,規避應試模式——2019年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分析[J].教學考試,2019(37).
作者簡介:高章嶺,1965年生,山東德州人,中專,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