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來說,已經不限于傳統的單一理念、模式,更多的是要幫企業搞好員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水平,以滿足企業經濟發展的速度。但就當前情況來看,企業培訓工作缺少針對性,使員工的重視度沒有自發地提升起來,使職業技能培訓沒能達到應有的成效。對此,還需廣大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斷探索創新,實現企業技能培訓的真實效果,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增磚添瓦。

隨著經濟模式的發展,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更嚴格,企業漸漸認識到與其花費大量的資金向外發掘所需的人才,不如從企業內部培訓做起,培養企業內部員工的全面成長,塑造更適合企業特性的優秀員工團隊。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是單一的技能掌握,而是向更高的創新層面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為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的主導部門,要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就要清楚企業真實的發展需求,制訂更科學有效的培訓方案。目前的培訓大多流于形式,很多企業雖然注重技能培訓,但并沒有將此作為一項真正的考核,在培訓中依然采用講課制,枯燥乏味的方式很難起到效果,而且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沒有實現有機結合,制訂的培訓方案大多比較概括化。要知道一個企業團隊里,員工的文化水平、專業技能都是不同的,很有必要做好摸底調研,根據具體情況將人員分批、分層展開培訓,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相配套的培訓。
對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來說,進一步提升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素養,能更好地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同時也能為企業輸入優秀的員工;對于企業而言,職業技能培訓可以提高內部員工的技能水平,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助力器;對于員工個人而言,平臺、資源的輔助能讓自己實現自我提升,不管是對自己本職工作還是未來發展來說都是有益的;對于畢業生來說,其缺少實踐性鍛煉,很難快速融入企業生產中,職業技能培訓從實際出發,配套專業的培訓課程,必然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職業培訓的方向明確,可以提高就業率,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職業水平的現實問題,提升和形成積極奮進、勇于創新、專業技能過硬的企業文化團隊,幫助企業在新時期的競爭中提升綜合實力。
近幾年國家注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設施建設,投入了相關的人力、物力,跟隨國家政策戰略實現創新型經濟發展,以求更多地實現就業率提高和企業快速發展。
要想實現職業技能更全面發揮作用,就不得不注重其實踐性,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來說,可以聯系各方力量為大學畢業生創造實踐鍛煉的機會。比如在甘肅地區,就非常重視大學生實踐基地的打造,讓校地“牽手”,如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蘭州市七里河區黃峪鎮政府共同打造的勞動實踐基地;甘肅蘭州白銀路街道,也在2019年12月12日建立了首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落地在西北新村社區,由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與白銀路街道辦事處聯合簽約掛牌。很多企業注重產能的快速提高,不注重新員工的引進,認為大學畢業生眼高手低、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培養耗費時間精力,企業以大學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為理由而拒絕,這就需要從根本上讓企業認識到吸收大學畢業生的發展前景。同時,要注重大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實習基地和企業攜手,讓企業看到大學生身上的亮點,也切實讓沒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生有機會彌補自己實踐能力的缺失,通過這樣的手段解決了企業的顧慮,也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比如在甘肅地區,甘肅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就和蘭州正大有限公司共建了暑期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暑期社會實踐實習以及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崗位。
而對于離職再就業職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更具體地落實繼續教育培訓,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展開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離職的真實原因,如果是個人思想問題,就要展開專業的疏導工作,幫助其建立健康的職業理念;如果是企業問題,要進行總結,集中問題匯總給企業服務部門,走訪約談幫助企業修正管理經營理念,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
企業內的培訓要和績效考核掛鉤,提高員工的重視度,要了解清楚不同層次員工的實際技能水平,然后分批分層進行培訓,這樣對于大家的接受度來說也更容易一些,一把抓、一刀切必然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只會適得其反。
對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來說,要根據大家的需求,分配適合的培訓內容,要有專業的團隊基礎,讓參與培訓的人員從內心感到重要性,注重實用性、不走形式主義、不扭曲事實。對于企業來說,要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進行培訓,可以根據近期企業技術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員工展開課題研究,從而增加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自主自發地跟著企業發展的腳步走,和企業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職業技能培訓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時代需求。培訓和實際就業是密不可分的,注定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企業是不可分離的。以往的培訓機制都是各自分化,企業的培訓由自己的人力資源部負責,社會體制層面的培訓由專門的培訓機構負責,沒有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培訓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實現人力資源的實際就業,讓培訓效果體現在實際工作中。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健康運行需要實際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可以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綜合實力。雖然目前還面臨很多挑戰,但只要不斷創新、勇于發掘新的思路,就能實現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性。只有企業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一起發力、相互融合,才能實現培訓機制的完善發展,為解決就業問題貢獻力量,為社會經濟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