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革新了靈活就業的形式,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通過平臺實現了靈活就業。但靈活就業群體大量涌現,給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共享經濟背景下,研究平臺型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過程及其管理控制機制,探究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不足,為構建適應于靈活就業特征的新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出建設性意見。
共享經濟平臺型企業的績效考核以平臺和消費者為主體。一是平臺,平臺可以規定靈活就業人員每月或每天最少接單數、工作時長等,以此作為考核指標。為完成考核指標,出現了以下惡劣情況:網約車司機為了拿到補貼,請熟人假扮顧客給好評;線上送餐員避免被扣工資在未抵達送餐地點時,點擊已送達等。二是消費者,若消費者對商家、平臺具有很強的消費黏性,就會使復購率上升促生廣告效應,帶來長遠利潤。為增強消費黏性,各大互聯網平臺均集中火力比拼服務品質,強化用戶消費體驗,在薪酬設計上也相應引入用戶評價機制。用戶評價由其滿意度因素決定,靈活就業人員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用戶滿意度。用戶滿意度是“顧客預期、感知質量、感知價值之間相互比較和作用的結果”,是用戶“期望值與實際享受到服務的吻合程度或者是差異度,它并非一個絕對的數量”?!肮娬J知、服務質量、服務價格、顧客忠誠”,以及用戶對時間的敏感程度、以往的配送遭遇等心理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用戶滿意度水平。因此,用戶評價飄忽不定,很難把握。單以用戶的評價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的績效考核缺乏客觀性。
職業規劃體系的建設是影響勞動者能否持續在平臺上工作的重要因素?,F存平臺沒有明確的規劃體系,勞動者工作一直是臨時性的工作。因為平臺工作很難像實體組織那樣有著明確的晉升崗位,所以只能通過利用勞動者工作的數據,對勞動者的工作經歷進行累積,通過累積工作經歷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F存平臺利用用戶評價來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沒有對他們形成激勵作用,導致靈活就業人員工作激情不高,對工作的契合程度不高。因此,充分利用數據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規劃,增加與平臺的契合度,勞動者可以為自身帶來更好的收益。
平臺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沒有按照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對其選、育、用、留進行標準化,員工通過簡單注冊或登記就能加入平臺;靈活就業者在平臺上實現平臺企業的規則、運作與服務流程、在線培訓及其他方面的在線培訓;平臺型企業通過用戶評估和自我調整的方式雇用員工;使靈活就業者持續性獲得平臺合理報酬,以此留人。
1.選人方面。在共享經濟的發展下,靈活就業人員大量涌現,要求各平臺型企業對員工不僅達到量的需求更應該實現質的飛躍。平臺型靈活就業人員(如網約車司機)只需完善手機號、身份驗證以及車輛等信息就可加入此行業。因此,在這種新模式下,需要做到“因事設崗”“按崗聘人”,建立統一的招聘標準及標準化的人才招募流程,借助互聯網和政府監管部門力量,引入相應的征信體系,利用大數據監測系統,強化信用認證機制,做到平臺上的人員勝任力、道德水平等方面有記錄可查。為優化和整合人力資源,便于人力資源的獲取,引進新的商業模式,開展新業務,拓寬新市場,打造出高質量的海量人才庫。
2.育人方面。育人是平臺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由于靈活就業人員工作較為簡單,平臺型企業只在入職時進行簡單的操作、規則、流程等的培訓,忽視對靈活就業人員的投入與開發,然而平臺對員工的投入與開發既影響勞動力供給,又影響平臺間的競爭。因此,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下,培訓內容不僅要重視基本工作技能,還要重視企業文化、價值觀、規章制度的培養,傳達平臺型企業管理理念。
3.用人方面。知人善用有利于實現平臺型企業的發展目標,更好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平臺型企業的用人要保證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正常交易和平臺的運行。對于某些新興互聯網企業,通過平臺篩選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實現訂單的匹配,另一些平臺型企業,員工通過自主搶單競爭崗位。因此,在新模式下,利用用戶評估、自主調整的方式來用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4.留人方面。靈活就業人員的顯著特點就是流動性大,給平臺在管理方面帶來了巨大壓力。企業應關注員工的職業規劃,充分利用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和歸屬感,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實行薪酬激勵制度(如將員工所得報酬與客戶評價公開化,利用標桿激勵法,激勵員工向優秀的人學習)吸引優秀的人才。
1.改善績效考核標準。平臺型經濟下,要求平臺型人力資源管理類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為公司保留能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靈活就業人員?;陟`活就業人員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公司新型“平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改革內容,績效考核機制能夠幫助公司管理好人才并留住人才。
2.健全績效考核方式。根據共享經濟新業態發展模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將建立多元化、開放式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評價方式上:一方面,需要根據消費者評價給予靈活就業人員酬勞,強調客戶滿意度在考核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實行雙向互評,不再只關注客戶對就業者的評價,平臺也可針對客戶信用差評設置底線。通過這種評價機制,使客戶個人形象、信譽、品牌直面市場,更加真實反映靈活就業人員的服務能力,真實的評價結果會更加激發靈活就業人員的規范服務水準。
共享經濟平臺下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建議除了強化人力資源職能和改善績效考核外,設計就業人員職業規劃體系、建立收入安全和未來生活保障機制也非常重要。職業規劃體系的建設,是勞動者能否持續在平臺上工作的重要影響因素,若平臺沒有明確的規劃體系,那么勞動者的工作永遠是臨時性的。所以,平臺應設計具體的職業規劃體系,特別是員工的晉升體系。平臺工作很難像實體組織那樣有著明確的晉升崗位,所以平臺更應該充分利用勞動者工作的數據,對勞動者的工作經歷進行累積,通過累積工作經歷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激勵。與此同時,平臺應建立保障勞動者收入安全的規劃和制度,并對因疾病或年紀退出平臺工作的勞動者,設計出一套完整的保障機制和制度。穩定的職業能夠保障收入的穩定性,并能夠提供未來退出勞動力市場后的生活保障。所以,平臺應建立保障勞動者收入安全的規劃和制度,并對勞動者因疾病或年紀退出平臺工作時,能夠將其納入完整的保障機制和制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