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更新和發展目標就是改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把從原來關注教育者轉向關注受教育者,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面對當前高職素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教材與教學不適應,教學模式過時,評價過程單一等,本文就移動終端在高職素描教學中課前、課中、課后的具體運用提出方案,期望能為該領域其他教學者提高參考,使未來高職素描教學朝著更好地方向發展。
關鍵詞: 移動終端;素描教學;應用
素描是學生了解物體結構、光影、透視等問題并開展后續繪畫和設計的前提,素描對手繪、設計和建模等技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些與設計有關的技能都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想象力和堅實的素描功底,所以許多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尤其重視素描這門技能,絕大多數高校的藝術專業都開設了素描課程,因此素描教學課程設計至關重要、意義深遠。
一、高職素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過時,實用性不強
高職素描教學中使用的素材內容普遍出現過時和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的現象,教材編寫的重點主要是關于素描的一些基礎知識和繪畫方法,但缺乏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銜接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偏向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性指導,導致很多學生出現跟不上進度聽不懂的情況。
2.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高職院校大部分都配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施來輔助素描教學的有效開展,但教學過程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聯系和互動,而且高職學生本身的自控力弱,以至于學習效率更低。
3.評價方式單一,過程評價缺乏
雖然藝術專業開展多門專業課程,但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課程評價標準。素描考試的題目一般都由本專業老師出題,因此缺乏科學性的考核標準,此外,這種考核方式一般只注重結果,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這顯然與新課程背景下要求的素質教育觀南轅北轍。
二、移動終端在高職素描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教學活動
課前教學活動是實現移動終端在素描教學中有效應用的主要方式,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及時向學生發布任務,確定目標。依據大數據我們可以總結出,高職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較為分散,一般在休息時間段,如下課、午休、晚上放學后。教師要抓住這幾個關鍵時間段,及時發布教學任務等,如在課前把下節學習計劃發布到班群或學習通、云課堂等教學平臺上,并確定班級全體成員收到通知。此外,按照班級人數適當分組,每組成員數量按照課程任務難易劃分,盡量做到每組人數相等或差距微小,每組由組員推選出一位組長負責本組,包括安排各組員不同工作,確保本組成員都知曉任務等。這種教學方式能有效實現學生在課前了解本節教學內容的目的,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小組之間也可以建立微信討論群,按照教師發布的任務情況查找資料和信息,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起來,使教學過程更輕松,教學內容更有趣。教師在做備課工作時,可依據教學內容編輯線上問卷表,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以及特長,以便于根據教學對象具體特征及時改善教學內容。
具體做法是教師在班級群內發布素描教學視頻,學生利用課前課后時間認真學習。教師和組長要隨時督促學生完成課前準備工作并了解進度狀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縮短不同學生的學習差距,將節省的時間用于課堂中的其他教學活動中,如開展班級討論和師生相互探討等。組員要完成各自分配到的任務除了自己獨立完成以外,還可以通過互助討論等形式合力完成課堂任務。教師要依據學習任務的實際要求,在班級微信群中發布和學習內容有關的多種類型的學習資料,如文字、圖表 、圖片、視頻等,以便于學生隨時查看,進一步理解課堂學習內容。此外,手機的普及化以及方便攜帶等優勢也是實現學生通過移動終端學習的原因之一,學生可以及時跟進課程內容并補全自身的薄弱部分。在進行多次學習和不斷復習之后,學生將不懂的問題整理出來通過班級微信群或學習通等平臺及時向老師或其他同學求助,移動終端在高職素描教學中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熱情,解決疑難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課堂教學活動
在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之后,教師就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教學課程的研究和開發中。教師在素描教學中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綜合素質等因素因材施教,對學生循循善誘。學生在課堂中將事先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并展示,使課堂進程朝著有主題有計劃的方向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創設多樣的學習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做好課前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和學習材料展示,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的難題。此外,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口授素描技術以外,還要制作該門課程的學習視頻,并發到微信群或學習通平臺上,學生反復觀看后改良繪畫技法,總結經驗和技巧。學生在課堂中還可以通過學習通等平臺發布自己的繪畫作品,小組其他成員之間可以就該成員發布的討論后繼續評論和補充。這種學生之間相互合作討論的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在互相追評的過程中鍛煉學生審美能力和科學世界觀的養成,從而提高學生的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在這里以“陶罐結構素描”教學活動設計為例。教師在課前發布本節課所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觀看老師發布的視頻,了解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注意事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展示該節課所要用到的陶罐,表達陶罐內部機構、造型比例和透視要點,要求學生按正確的透視規律繪制陶罐。其次,教師設計情景模式,在學習通平臺上發布學生素描作品,指導學生分析其他同學的作品,找出其他同學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做出總結,形成每個學生自身的素描技巧。鼓勵小組之間開展PK活動,比賽內容包括關于素描知識搶答,素描比賽等,激發學生對素描的興趣和喜愛。最后,學生按照老師要求或是自發以小組為單位展示素描作品和討論結果,通過師生互助的形式掌握素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物體結構素描的結構分析和方法運用。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習氛圍,還可以利用移動終端的優勢開展趣味問答活動,或是在手機上設計在線選擇題隨時測試,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對答題的學生和參與度高的小組增加平時分成績。
3.課后教學活動
在課后,學生可以在班級微信群中向教師請教課堂上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對學習平臺上發布的各種問題及時回答和討論。教師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及時完成,教師要及時查看學生發布的作業,對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回復和解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要有刨根問底、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面對疑難問題時,要做到及時向老師和同學當面請教,還可以在各種平臺上如微信群、短信、電話、學習通、超星等請教問題。教師在課后將每個學生素描作品或者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并通過編輯騰訊文檔等手段開展線上投票活動,激勵學生課前做好準備,認真完成課堂任務和做好課后總結。此外,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在一個學期內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動態,根據學生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做到師生教與學之間緊密銜接,實時跟進。
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特征的需求,教師應做到:首先,使用移動終端工具向學生發送系統的、權威性較高的且與素描有關的公眾號,學生在公眾號里就可以找到有關素描基礎知識、創作技巧等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的資料,以及該領域的畫家或其他學校學生教師發布的較為優秀的素描作品。特別是手機的普及性使學生能利用課后時間隨時隨地看到公眾號中發布的文章和訊息,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結語
總之,移動終端在高職素描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依據學生自身個性和特征以及學習進度快慢程度調動自主學習的熱情,既能到達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還能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和提升專業技能,在未來將會被進一步應用于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鐘彩.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模式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4):153.
[2]黃蔚,高靚. 微課如何適應“數字土著”需要?[N]. 中國教育報,2014-06-11(011).
[3]郭紹青,黃建軍,袁慶飛.國外移動學習應用發展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4]馮琳玲.微課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考試周刊,2018(16):122.
[5]沈恬.移動終端在中職素描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2019(13):109-111.
作者簡介:郭銳申,(1986-),女,漢族,江西贛州,碩士,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美術。
30635019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