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玲
摘 ?要: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尚處于起步階段,其對學習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再加上其自制力較差,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機械地學習枯燥的教材知識,那么這對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趣味化教學進行了相關分析,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趣味化
隨著教育的改革,教師教學的目的不再只是將教材內的知識機械地輸出,而是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在進行教材教學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適當的利用科學技術、開展班級競賽、引入游戲教學、設定特定情境等等來實現趣味化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特定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使教師進行更有效地教學,最終實現教師的教學目的,培養出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
1、利用技術,營造學習氛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其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各個企業,企業也通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可知,處于如今這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學會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教學,無疑是小學美術教師改進教學的一次良好機會。小學美術教師應善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來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通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小學美術教材中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美術圖片等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小學教材中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性,并很好地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為學生以后的美術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小學美術中的《壯美的長城》這一內容時,如果教師只單純地向學生講解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小學美術教材中的圖片和相關敘述來了解長城,甚至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就會造成小學生課堂學習的低效率化,不利于小學生對此節內容的學習,而且還會為小學生以后的美術學習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了解長城的壯美,其完全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教材中沒有的長城的圖片或視頻,并在展示圖片或視頻的同時,向學生講解有關長城的歷史,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的圖片或視頻,再結合教材所給內容來學習美術理論知識,了解長城的歷史背景,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長城的壯美。通過運用科學技術來進行教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教材中的內容,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對學生的美術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開展競賽,促進教師教學
好強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特點。雖然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對是非對錯還沒有較為正確的認知,但其仍有爭強好勝之心。爭強好勝之心雖然有利有弊,但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好強的好處,利用小學生的好強之心,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美術課堂的學習中。在小學美術教師講解完美術教材中的知識后,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或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擴展來設計班級競賽,在競賽設計完成之后,教師將競賽的內容、形式以及規則、獎勵制度等向學生明確講解清楚,以保證此競賽能夠對小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從而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競賽中,能夠通過競賽的方式促進教師的教學,達到教師開展班級競賽的目的。
例如,在教師講解《威武的獅子》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細細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讓學生去挖掘教材中獅子的典型特征,讓學生對獅子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學生觀察完獅子之后,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地解讀,幫助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獅子的特征。在進行完這一課程中的基本知識的講解后,教師可以設計競賽。首先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讓各個小組之內討論如何能夠將獅子的特征展現得更極致。在討論完之后,各個小組內共同推選出一位繪畫能力較好的同學,然后由這位同學展示自己小組討論出來的畫獅子的方法,然后由其他小組對參賽小組進行打分,得分最高者則獲得畫獅子大賽的勝利,最后由教師對勝利者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通過這種開展競賽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課堂的參與程度,進而使小學美術課堂更具趣味性,最終促進小學生對小學美術的學習,提升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效果。
3、引入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會發現隨著小學生對美術的不斷學習,其會漸漸失去對小學美術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師的教學效果大大降低。但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也應注重對學生的興趣培養。玩是學生最易于接受的東西之一,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可以適當的引入游戲,讓學生在枯燥的課堂學習中可以找到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利用游戲來滿足學生愛玩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目的。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講解小學美術教材中的《水墨游戲》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將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闡述,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改編,將教材內容改編為既貫徹教材又可以讓學生放松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習理論知識。首先教師可以學生利用水墨線條來完成教師的指示,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來進行游戲,讓學生能夠依據教師的命令,來進行相應圖畫的描繪。或者教師可以直接讓學生通過線條展示自己上學時路中的風景。通過這些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小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也會對學生以后的美術課程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由此可知,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開展小游戲,對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具有積極作用。
4、設定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小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對抽象事物的想象能力還比較弱,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因此,小學生在進行小學美術的學習時,一定會遇到一些較抽象的美術理論知識,而阻礙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使學生為其煩惱。小學美術教師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設定特定的情境,使教材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進而幫助小學生清楚的了解到教材的內容,而后對其展開學習,最終掌握更多的小學美術知識。所以小學教師應將設定情景這一方法落實到美術教學中。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講解《保護文物》這一內容時,為了增強學生保護文物的意識,保證學生能夠將保護文物落實到現實中,實現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目的。小學美術教師可以根據《保護文物》這一課程內容來設定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設定更深入的理解美術教材內容。教師在講解完這一內容后,可以向學生展示每一時期具有的典型文物,并將它們擬人化,讓學生充當文物的角色來進行自我介紹,講解與文物相關的故事。通過這種情境的設定,不但能夠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吸引學生進入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真人模仿文物的方法來了解文物的特點、起源以及發展過程,從而使小學生能夠更了解我國的典型文物,同時能夠培養其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最終使教師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學到美術理論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師想要實現趣味化教學,就必須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保證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然后利用科學技術、開展競賽、引入游戲、設定情境等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通過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來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進而提升其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使教師實現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崔青.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網絡資源的作用與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0,(5):115.
[2] 李孟彤.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思考[J].中外交流,2019,26(52):374.
319950033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