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教學評價環節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語文教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工作完成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選擇對學生教學評價的方式和手段,在實踐中思考和探索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教學評價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文章就新課程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思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09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許多語文教師注意到應該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明白了要以人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有待改進的問題。比如有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評價時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不能制訂有效的教學評價策略,導致學生不愿意聽取教師的評價,因而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就會拉開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傷害學生的情感,使學生一聽就煩,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制訂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策略。
一、態度真誠,積極評價
只有真誠的態度才能打動人心,小學語文中的評價更是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在教學中評價的態度有些敷衍,有的教師字里行間透露著對學生的愛和期望。教師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抱著真誠的態度,積極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才能在教師的評價里感受到愛和鼓勵,從而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教師還要用期待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積極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具體的教學評價中,要對學生抱以寬容和理解的態度,能夠在他們的缺點和不足中發現優點,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鼓勵他們,給他們以安慰和希望,讓他們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愛,感受到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積極樂觀的評價能夠鼓勵學生成為堅強樂觀的人。另外,教師不光要在態度上表現出真誠和積極,還要注意與自己的行動保持一致。小學生年齡較小,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內心通常十分敏感脆弱,教師任何一個小小的舉動和話語都會對他們的心靈產生影響,所以教師在與學生互動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態度與行動上的一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真誠的評價,在評價中培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正面作用[1]。
二、言語風趣,富有哲理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評價語言不要過于死板和刻板,風趣且富有哲理的語言才能讓學生在心理上放松,輕松的氛圍才有利于學生接受教師的評價。風趣富有哲理的語言是教師人生智慧的積累,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風趣富有哲理的教學評價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打破死板的教學局面,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具體評價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智慧和風趣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教學工作開展得更順利,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獲得智慧和啟迪,從而滋養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三、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
教師在教授和指導學生學習時,難免會對學生某些不足進行批評教育,及時提醒學生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但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許多教師對學生進行批評時的方式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比如,有一些較為年長的教師思想比較守舊,注重“尊師重道”,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比較威嚴,對學生進行批評時更是嚴肅強硬,這樣的批評方式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壓力,拉開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例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的時候,要先肯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和長處,在此基礎上運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最后再誠懇地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鼓勵學生努力改進。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每一次進行批評評價時更加用心,讓學生在評價中知道自己不足的同時,更能受到鼓舞和啟發,感受到教師的期望,從教師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師親切、嚴謹的教學態度,從而自覺地改正缺點,取得進步。
四、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有效地評價
教師可以對學生所處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鼓勵學生進步。比如在進行閱讀課時,有的學生非常認真,在閱讀的過程中標注自己喜歡和欣賞的章節內容,并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可以及時對這一具體行為進行積極評價:“你真棒,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你受益匪淺,請繼續保持下去!”除了表揚和鼓勵這樣的學生外,教師還可以以這位學生為榜樣,鼓勵其他學生學習這種閱讀方法。及時有效的具體評價會讓學生在一點一滴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鼓勵,從而增強自信心,促進其學習成長。
五、尊重差異制訂合理評價
一個班級中學生眾多,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不同,學習成績也存在很大差異,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具體的評價策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同,幫助他們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再根據他們的學習目標采取不同的評價策略。比如,針對聰明好動但學習不認真的學生,可以采取積極肯定其正面行為的評價策略,當教師發現這節課學生聽課認真,小動作很少時,可以說:“這節課你表現得太棒了,希望下次還可以看到你這么認真地學習!”對于學習成績較好但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點名提問,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積極地評價:“你的回答非常棒,這么好的想法以后一定要積極與同學進行分享哦!”可以說,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才能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從而鼓勵不同的學生進步[2]。
六、創新趣味性的評價方式
小學生是活潑好動的,對任何有趣的事物都會產生興趣,基于小學生的這種天性,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利用豐富有趣的語言和形式對學生進行創新趣味性的評價,并以此巧妙地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學生的學習。比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要一味重復使用單調的語言和語氣,要在評語上多花心思。其次,豐富評價的形式,采取學生互動互評等方式進行多樣化評價,制訂一些趣味性的評價制度,比如以發小紅花或小星星的形式進行趣味評價。豐富多樣有趣味的評價方式能夠迎合小學生的口味,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七、積極鼓勵評價增強學習動力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喜歡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覺得只有指出學生的不足才能督促學生進步,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思想。心理學研究發現,鼓勵式的教育更能督促學生改正其缺點,增強其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積極的言語鼓勵為主,以嚴肅的批評為輔。比如,在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時,每講解完一部分課文內容,教師都可以停下來進行教學評價,積極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進行鼓勵和點評,如“你這段讀得非常富有情感,仿佛一顆紅紅的楊梅擺在我們眼前,繼續努力!”“你對這段的理解很準確,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棒!”諸如此類的正面鼓勵式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挖掘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鼓勵,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指導完成教學內容。
八、注重日常學習中的評價
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學科測試成績,并不太在意學生日常學習中的表現,往往以學習成績來定義所謂的“學優生”“學困生”,并以此作為對學生最終的評價。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具有片面性,會打擊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信心,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一部分學生只注重考試內容的學習,不再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價,更要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點滴表現進行積極的鼓勵評價,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3]。
九、鍛煉獨立思維鼓勵學生自評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轉變思路,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評價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進行具體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評,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學習課文《趙州橋》,在完成課文基本知識的學習內容后,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這堂課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總結,然后留一點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讓學生回憶自己在這堂課中的表現,獨立思考并寫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鼓勵他們進行獨立的自我探究。其次,還可以組織小組互評,讓學生借由他人的建議來自我改進。這種創新的自我評價模式能使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并能在自查優缺點的過程中學會反省反思,促進自己的成長[4]。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做好教學評價才更有利于自己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思路,從傳統的教學意識中脫離出來,想方設法做好教學評價工作,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受到真誠的鼓勵和愛,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梁文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語言的策略研究[C].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文集(十六),2018:2.
[2]邱聰琳.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改革的思考與實踐[C].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2019:6.
[3]李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的思維[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9):119.
[4]張新光,黃慧蘭.黑龍江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機制的建構與思考[J]. 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03(Z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