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昊榮
摘要:高校大學生為聚集性群體,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容易聚集發病,所以大學生是此病的易感人群,患者患病后因發熱、鼻塞等機體不適癥狀的影響,往往容易急躁,不能集中精力看書備考,精神就會更加焦慮,焦慮又導致病情反復,不利于病情的好轉,如此惡性循環,既影響考試又不利于疾病康復.且臨近考試,本身就有考試焦慮,再加上患病的焦慮,因此在對此期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治療的過程中,除了給予相應的藥物對癥治療外還要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減輕他們的焦慮狀態,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滿懷信心的應考。那么今天,本文也是就心理護理對減輕大學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焦慮狀態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探討,并給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心理護理;焦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學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主要病原體是病毒,少量是細菌,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由于此病發病率高, 發病頻繁, 不僅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有時還可伴有嚴重的并發癥, 并具有一定的傳染性[1].大學生作為一個聚集性的群體,更易發生此病.而且每年進入12 月份,正值臨近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時間,大學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休息、營養、體育鍛煉等都跟不上,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導致該病發生幾率增高,然而患病以后,因影響學生的備考,大學生就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狀態,此狀態又會影響該疾病的康復.因此,在治療此疾病的同時,研究心理護理對減輕患者焦慮狀態的影響不僅有利于該疾病病情的好轉,而且能夠讓學生們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中,以取得滿意成績。那么下面,筆者就自身的相關經驗,來談一談心理護理對減輕大學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焦慮狀態的影響。
一、多與大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當大學生知道自己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他們的內心會有一定的焦慮情緒了,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作為心理護理工作者,要承擔起緩解大學生心理焦慮的工作和責任。護理工作者可以通過與大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焦慮所在,便于及時的紓解他們的焦慮情緒。例如,可以與他們聊近期發生的一些開心的事情,或者和他們一起打幾把游戲,這些都可以幫助他們暫時忘記疾病的煩惱。學生的情緒得到好的轉變,對于他們病情恢復也有者積極的作用。
二、幫助大學生更好的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許多大學生并不了解自己為什么會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這個病,那么護理工作者就可以對已經得病的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只是科普工作,讓他們更好的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原理,并告訴他們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讓他們在恢復的過程中能夠多加注意,從而更好的更快的恢復健康。同時,對于病情愈合之后的相關后續處理工作,護理人員也應該告訴我大學生,讓他們能夠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從而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
三、給予大學生更多的關懷
現階段是一個臨近期末考試的階段,當大學生得知自己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內心有焦慮情緒,也是不可避免的,他們不僅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擔心自己的考試成績。那么作為護理工作者,就要承擔起舒解大學生心理焦慮情緒的責任,給予大學生更多的關懷。護理工作者可以多與學生談論一些讓他開心的事情,并且盡可能的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良好的心態,也能夠促進身體的恢復。護理工作者應該小號學生講解良好健康心態對于提醒上呼吸道感染了恢復的積極作用,讓他們擁有一個自己良好的心態,去應對自身的疾病和考試壓力。同時,還應該告訴他們考試固然重要,但是自身的身體健康更為重要,只有身體恢復了健康,才有精力去進行考試。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在身體恢復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同時進行相應的復習工作,這樣就可以使身體健康和考試成績兩手抓。
結語
以上,就是筆者對心理護理減輕大學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焦慮狀態的影響提出的相關研究和探討,但在實際的心理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者還是要考慮到大學生實際的感染狀況以及心理狀態,來選擇合適的心理護理方式。總的來說,在每年冬季,大學生出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狀況是很多的。作為大學生,也應該積極的去進行應對,并及時的進行就醫。作為心理護理工作者,也要用平和的心態,去穩定大學生焦慮的情緒,讓他們能夠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去戰勝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不是一個重大的疾病,大學生應該從容地進行應對,盡可能的降低自身的焦慮狀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的學業上面,當出現心理焦慮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地與護理工作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緩解自身的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鐘南山. 內科學(第7 版)[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12.
[2] 王宇中.心理評定與調適[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35-39.
[3] 陳躍萍. 大學生考試焦慮的心理護理[J]. 中國醫學工程,2012.20(1):168..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濟南?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