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濱
摘 要:語文是初中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在豐富學生基礎知識結構、發展學生學科能力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還有待提高。新課改要求教師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重視學生實踐操作等,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進行構建,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知識掌握、能力鍛煉和素養提高,相應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此,本文對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74
新課標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想要取得理想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為學生創造更多思考、探究、實踐等機會,讓學生學科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應聯系課堂教學和學生實際學情,對課堂教學目標、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在生生、師生互動交流中解決教學重難點,推動學生全面、綜合發展。本文聯系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從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提問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堅持讀寫結合,發展學生學科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開展初中語文教學還顯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興趣可以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促進課堂教學目標更快更好地達成,但是聯系實際發現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興趣不夠高,究其原因在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汲取知識依然通過教師講授實現,整個課堂教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學習自主性、想象力和創造力均無法得到發揮,長此以往,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影響到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2)教學方式單一,在初中語文學科中涵蓋了古詩詞、散文、小說、寓言故事等內容,這些知識內容人文性也比較強,學生學習以后可以優化知識結構體系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然而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單一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聊,還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發展,還需要教師加強書本教材內容研究,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和優化。(3)缺乏實踐體驗,初中階段對學生開展語文學科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閱讀、理解、寫作等學科能力進行培養,然而實際教學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聯系不夠緊密,課堂上留給學生實踐體驗的機會也比較少,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和鍛煉,發展素質教育目標也無法達成。(4)教學評價不足,教學評價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評價學生可以對自己學習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把握,并從現有學習經驗中挖掘可利用的方法,使語文學習更加高效和順利,而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可以結合學生學習效果,對教學目標、內容及方式進行優化,促進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但是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了這一環節,導致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相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也只能停滯不前。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討
在社會和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為順應時代潮流,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新型人才和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教育體系也不斷變革和優化,提出了新課程標準。在這個大背景下,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必須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才能有效落實新課標對教學目標的要求,一線初中語文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斷學習,增強自身的教育素養,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進行構建,首先就需要教師堅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并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要求,高度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適時地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更多思考、合作、探究等機會,不僅可以充分展現學生課堂學習主人翁地位,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初中語文學科魅力,并促進課堂教學活動更加有序和高效進行。實踐中教師可以對新課程標準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圍繞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組織與設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究中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在踐行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同時,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發展。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引領下調動感官和思維,對學習內容進行更加深入探索,相應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明顯提高。實踐中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并在與學生展開積極溝通交流中,了解初中階段學生個性特征和初中語文學習需求,然后在教學中采用契合學生個性特點和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充滿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展開。同時,教師可以對語文書本教材進行深入剖析和研究,在詳細掌握書本教材知識內容基礎上,對輔助教學重要手段多媒體進行充分利用,使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更加直觀的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不但可以抓住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調動學生感官和思維,使其跟隨展示內容進行聯想和討論,既營造了良好課堂氛圍,又為課堂教學高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優化提問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授,又要側重對學生學科綜合能力進行培養,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就要聯系課堂教學目標與內容,為學生學習創設多個疑問,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索和解決中發展思維能力和解決學習難點問題。但是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問題困難程度和學生參與度,這時候就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對課堂提問形式進行優化,而具體問題與教學情境的充分融合,學生也能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主動對情境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相應提問效果也會提高,在不斷提問和回答中,學生思維能力也在不斷被激活,并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本內容,語文學習有效性也會明顯提高。甚至教師還可以對學生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辯論和分析,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和眼界均會得到延伸和拓展,在挖掘更多有效信息的同時,學生思維能力也得到進一步鍛煉,并挖掘出學生更多潛力,促進高效課堂目標得以實現。
(四)堅持讀寫結合,發展學生學科能力
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通過閱讀寫作教學可以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到培養和優化,并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考慮到以往教學多是將閱讀和寫作分開進行教學,在兩者銜接不夠緊密情況下,學生獲得實踐體驗的機會比較少,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隨著新課程標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深化,教師就可以革新教學模式,將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進行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以讀促寫和由寫導讀中實現綜合素養提升。具體實踐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認真研讀,為了激發學生想象和創造,還可以對多媒體音視頻、圖文結合等功能加以利用,幫助學生對重要語段進行鑒賞,然后通過模仿、改寫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和訓練,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和掌握寫作技巧。另外,在完成閱讀教學以后,教師還可以圍繞閱讀內容,設置多個主題,讓學生根據自由想象進行簡短寫作訓練,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聯系自身生活,挖掘可利用素材,并嘗試運用課文寫作方式進行闡述和刻畫,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五)重視教學評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高效課堂構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學中教師也要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引起重視,并踐行新課程標準理念,對教學評價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使評價更加全面和客觀,通常情況下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除了要重視學生考試成績以外,還要將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參與程度、學習方法等融入其中,讓學生透過教學評價可以對自身一段時間內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細致把握,針對自己語文學習存在的薄弱之處也能直觀看到,并在自己總結和教師給予參考性建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并在后期學習中進行彌補和完善。而站在教師的角度,通過教學評價除了可以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掌握以外,還能夠發現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存在的實際問題,并聯系學生課堂學習薄弱之處,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對應的完善和優化措施,使課堂教學缺漏之處得到彌補,真正實現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整個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會不斷提升,并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綜合發展。
三、結語
本文基于對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分析與探討,透過新課程標準可以清晰知道當前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實際要求,并結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對現階段依然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致不高、思考探究不足、實踐體驗欠缺等問題加以關注和深入分析,然后踐行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而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養的重要場所,對高效課堂進行構建,對深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教師秉持“以生為本”理念,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扎實基礎知識結構的同時,形成良好學科能力和思想品質,并推動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孫潔.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8).
[2]李環平.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32).
[3]茍軍萍.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