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芳
摘 要: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重點就是數學計算,為更高階段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日常數學考試考查的也是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能力之一,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重心應該放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上。因此,文章在分析小學數學課堂計算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究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57
一、小學數學課堂計算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枯燥無味
小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的帶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覺得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課堂應該由自己講解為主,學生只需要好好聽講就行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參與感,慢慢就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而且,教學方式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科學的教學方式往往會使教學事半功倍,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計算教學,原本就單一枯燥,所以教師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發展特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互動。
(二)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課堂計算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課本內容,看重課本中的計算例題,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按部就班地講解計算題目,缺乏與生活的必要聯系。數學計算其實是與學生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一部分內容,而且數學課本中的很多例子都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應該注重生活情境的運用,這樣不僅會增強學生的代入感,而且會提高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三)忽略算理算法學習
算數是學生學習計算的基礎,學生需要牢記于心才可以正確地進行計算。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心急,希望學生快點兒學會,所以在學生還沒有對算理有一定的理解時就讓學生進行練習,開展題海戰術,讓學生不停地做題,這種教學方式本末倒置,學生沒有基礎,做題過多只會加快學生對計算的厭惡,不能真正起到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作用。學生不了解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只能盲目地進行計算,做題效率難以提高。算法是對算理的發展,應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實踐。但是教師忽視了算法的重要性,只是單純地要求學生進行計算,不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規律,進行提煉總結,致使學生沒有辦法靈活地運用。
(四)忽視學生課堂練習
計算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進行適當的練習,但是很多教師偏愛題海戰術,認為只要學生做得多,就一定可以學會相關內容,所以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計算。實踐證明,對學生實施題海戰術,雖然會對學生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題目不在多而在于精,雖然課后練習很重要,但是課堂上的練習更加重要,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上分配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一步一步地進行指導,注重他們出現的細節問題,總結學生的共性問題,引導學生掌握算理,不斷摸索總結算法,提升計算能力。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措施
(一)創設生活情境,提高計算能力
數學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的一門學科,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小學數學課本中很多題目的設計也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的。因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我們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出發,創設生活情境,更加直觀地將數學問題展示在學生面前。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會很快理解數學問題,也會促進他們計算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不是獨立進行的,而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緊密聯系的,這就是環境影響的重要性。置身于有效的情境中,學生的計算能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樣才可以順利解決數學問題。所以,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的時候應該注重挖掘數學知識與生活間的聯系,創設生活情境,這樣學生才會感受到我們生活中哪里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真正從心里接受這門課程,而不會覺得學數學無用,從而好好鍛煉計算能力。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購物,計算不是單純存在的,而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學好了計算,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生活,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不斷提高。在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情境教學,也可以調節教學節奏,避免教學的枯燥性,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趣味,增強他們的課堂參與度,這無形之中也會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境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教師應合理利用。
(二)注重課堂練習,提高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師應該從長遠來看,注重學生的長期發展。每個學生都是可發展的人,我們要看到學生的發展性。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可塑性非常強,所以教師不能輕易否定一個學生,這樣會對他們以后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教師要轉變教學心態,認識到計算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鍛煉過程,注重學生的日常鍛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要只注重自身的講解,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在課堂中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鍛煉,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明白某類題應該怎么計算,使訓練更有針對性,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在平時的課程中,教師要注重總結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讓學生知道哪些地方容易錯,可以格外注意,及時改正。教師也可以展示學生的錯題,以提醒其他學生注意。通過以上方式,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會不斷提高。在學生計算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不要出太難的題目,以免打擊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不能太簡單,否則學生的計算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一定要注重錯題,在學生第一次錯的時候及時糾正,否則學生錯誤的次數多了就會混淆正確和錯誤,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錯誤之處并及時糾正反復改錯,以防學生出現思維定式。
(三)強調書寫規范,提高計算能力
我們常常說字寫得好,考試就可以多得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整潔的卷面確實會讓人賞心悅目,增加好感度,卷面分就不會丟。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書寫能力的提升。數學數字有些比較相似,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學生明明說對了,可一落實在作業上就錯了,這就是因為書寫不規范,有時候連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寫的是什么。另外,很多時候學生不是因為不會做而出錯,而是因為抄錯題目而出錯,或者在列式的時候沒有對齊,導致計算出錯。所以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書寫規范,讓學生一筆一畫好好寫,不要潦草。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的時候也應該注重自身書寫的規范性,給學生做好示范。教師可以一邊書寫一邊提醒學生應該注意的點,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學生在練習模仿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檢查,這樣才可以加強書寫練習的有效性,慢慢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促進學生書寫的規范性,減少不必要的計算錯誤。
(四)掌握計算法則,提升計算能力
數學計算的核心就是計算法則,所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該注重讓學生學習并熟練掌握計算法則,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計算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規律,并加以運用,提高計算能力。
我們在數學計算過程中主要運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算理,另一種是算法。算理就是數學計算規律,算法就是實際的操作方法;算理是算法的基礎,算法是算理的提煉升華。學生在理解數學基本算法的基礎上,對規律進行總結,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需要發展的核心能力,可以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生計算的前期都是運用算理,這樣他們才可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但是我們也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算法,這樣才可以簡化學生的計算過程,大大提升學生計算的正確度和計算的效率。
(五)合理運用游戲,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入游戲,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單純地要求學生進行計算練習,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慢慢就會失去算數的興趣。而通過競賽游戲讓學生進行數學計算能力比賽,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而且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看到他們的學習弱勢,從而改進我們的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教師應該注重合理運用游戲教學,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過于投入游戲很難回到正常的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要注重設計游戲規則,確保學生在理解游戲規則的前提下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合理的引導,使游戲順利地進行。教師要認識到,游戲只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計算的方式,不能代替正常的教學,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游戲時間,游戲的目標也要與計算能力的提升緊密結合,不能單純為了玩而玩。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對于計算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這才是開展游戲教學的指導思想。
三、結語
計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能力,是為更高階段的學習打基礎,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合理運用游戲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轉變思想,認識到數學是十分有用的,加強課堂練習,注重書寫規范,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并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法則,提高計算效率,從而推動學生計算能力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建斌,那竹云,李莉.探究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和策略[J].神州,2019(9).
[2]張小曼.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7).
[3]田志杰.探析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名師在線,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