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食堂和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同時食堂的運營水平和安全問題又和食堂的人員管理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在高校的食堂人員管理方面,要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提高食堂人員的基本素養、嚴格考核食堂員工的工作,確保為高校食堂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只有管理好高校的食堂人員,才能實現高效食堂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確保食堂工作穩步、有序展開。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管理高效食堂人員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食堂;人員;管理
引言:
在高校的食堂管理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就是食堂的員工,因為食堂員工才是確保食堂工作有序展開的關鍵,所以在高校的食堂員工管理上,也要遵循一定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從招聘到上崗,都要嚴格要求。同時還要創建一系列的制度來提高食堂員工對于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是食堂員工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高校食堂工作的進行。
一、食堂員工管理的原則
首先高校的食堂管理者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創建高質量的食堂員工隊伍,提高食堂員工對于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使食堂員工在工作中擁有幸福感、責任感和歸屬感。首先,在招聘食堂員工的時候,要將對食堂員工的招聘、面試和考核等過程變得更加嚴格,因為高校的師生都具有一定的素養,所以食堂確保招聘的食堂員工都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同時對于食堂人員在菜品安全衛生、以及工作中衛生習慣、菜品搭配、員工的法律意識等也要有相關的要求,另外,在對食堂員工進行崗位分配或者提拔時,除了要求員工的工作達標之外,也要對思想道德等素養進行考察[1]。其次,在食堂人員的工作中,還可以創建提高完善的獎勵機制,提高員工之間的公平競爭,激發出員工對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和奉獻。在食堂人員管理工作中,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之外,同時還要關注到員工的思想水平和實際經驗,盡可能的將食堂人員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在合適的崗位中發揮出來。
二、食堂員工的培訓制度
食堂要加強對員工的崗前培訓、以及工作中的培訓,使員工對自己的崗位有正確的認知,在今后的的工作中能夠不斷增加專業知識、技能和良好的工作態度,從而實現食堂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在高校的食堂員工培訓中,首先要使員工明確高校食堂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加食堂員工的法律意識,對食堂中的員工,不管是技術員工,還是管理人員,都要集中進行相關法律規范的培訓,使員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安全法,同時還要加強食堂員工對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的了解,因為不同的高校對食堂的要求不同,所以要確保員工在高校的要求范圍內進行工作。
其次就是食堂菜品安全衛生的培訓。為了確保高校的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食堂要嚴格規范食堂菜品安全制度。同時食堂還可以聘請專業的營養師對食堂每天的菜品進行營養分析,對學校食堂搭配的菜品進行科學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將菜品中缺少的營養元素及時指出,同時還要對學校中的師生進行科學的營養搭配和營養補充,確保他們能夠擁有健康、營養的飲食。此外,食堂還要培養員工菜品營養搭配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品嘗到美味且有營養的菜品。還有就是食堂對于員工衛生安全和衛生習慣方面的培訓。食堂的菜品從購買到制作等環節中必然會遇到一定的衛生問題,所以食堂加強員工的衛生安全培訓,使他們掌握良好的衛生知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能夠減少食堂菜品因為食品衛生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此外食堂還應該提高食堂員工工作的透明度,為食堂樹立良好的形象,食堂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保持工作服的整潔,同時還要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最后食堂還要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培訓[2]。因為員工對自己工作的態度和工作的績效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首先要使員工了解高校的歷史、教學觀念、培養目標以及食堂的經營方針和規范等。改善食堂員工的工作態度,使高校和食堂之間相互信任,高校中的師生對食堂員工有良好的態度,也可以提升食堂員工的幸福感,讓員工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
三、食堂員工的獎勵機制
不管是什么種類的工作,只要在工作內部創建一套公平的獎勵機制,就能夠有效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從某種角度來說,食堂的獎勵機制雖然屬于一種外部獎勵,但是可以使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在心理上將自己的行動朝著預期的目標發展。所以食堂員工的獎勵機制要對食堂內所有員工有效,不管是技術崗位還是管理人員,不光要實行有效的獎勵,還要確保獎勵機制的公平、公正,這樣才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其次,食堂要對員工進行適當的獎勵,確保食堂員工能夠更好地為高校的師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對于在食堂工作中表現良好、工作認真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為其他員工做一個良好的榜樣,激發其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食堂員工的績效考核
食堂員工的績效考核,就是在食堂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和結果等進行考核的過程。員工的績效通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自身的主觀因素,還會受到外部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次員工的績效不僅包括食堂工作的過程,還包括自己崗位工作完成的情況。員工的績效是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好,但也會向壞的方向發展。所以食堂在組織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時,應該根據不同崗位和不同情況制定考核的標準,考核員工在工作期間對于食堂的貢獻。食堂組織績效考核的工作,可以及時發現食堂員工基礎知識和技能的不足,以及在衛生知識和規范等方面的欠缺,檢驗食堂人員的培訓效果。其次在食堂工作中,員工的薪資水平、員工的獎勵、以及員工的發展等都和員工的績效考核有一定的關系,績效考核可以為以上工作提供準確、公正的數據。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食堂工作中,員工是保障食堂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為高校師生提供高質量服務、確保高校師生飲食健康的關鍵,所以做好高校食堂員工的管理工作,能夠使員工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一定的歸屬感,和強烈的責任感,確保食堂菜品更加安全、衛生、有營養。因此,做好高校的食堂人員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促進食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榮.高校食堂人員管理的探索[J].時代金融,2015,000(011):298,300.
[2]何欣桐.新形勢下高校食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v.23;No.423(09):222-223.
姓名:李林森,出生年月1987.1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四川廣漢。學歷: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四川?廣漢?61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