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是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命脈,帶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必須實行經濟管理,保證經濟預測的準確性。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我國經濟實力的代表。面對現如今如此激烈的競爭市場我們要做到創新現有的經濟管理模式,加強經濟管理,才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在國際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新形勢;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分析
引言
國有企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的命脈,對中國經濟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導力量,控制著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國有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然而,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許多國有企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企業經濟管理的作用
(一)推動經濟創新
中國民族眾多,幅員遼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改革,中國各地都出現了個性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由于經濟管理的優勢和作用,中國的國民經濟能夠得到有效的調節、控制和管理。了解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可以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創新和進步作出貢獻。
(二)補充經濟發展
今天,國有企業的內部經濟管理主要依靠電力、石油和通信工程等國有基礎產業,不同地區的國有經濟發揮著互補的作用。中國固有的經濟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其本身的指導、監督和控制能力,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國企的內部經濟控制體系的發展,維護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促進經濟更快、更全面的發展。
二、當前國有企業在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國有企業粗放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
現有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管理過于松懈,一些國有企業內部管理體系還不是很科學合理,導致國有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科學決策嚴重缺乏,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相對單一,決策效率比較低,進而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
(二)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相當多的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經濟管理制度相對落后,很多國企內部管理職能的交叉和內部管理的分工都存在著一些顯著的問題,人才培養力度不大,技術引進和創新過程不受重視,因此導致國有企業的發展嚴重滯后。
(三)國有企業監督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之所以相對緩慢,其中比較突出的影響因素就是因為相關的質量監督考核制度不完善,內部審計體系也不夠健全,建立的質量監督考核機制不夠合理,因此直接對國有企業經營產生影響。
三、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優化
(一)創新經濟管理工作方式
事實上,經濟管理是一項系統的、理論性的工作,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保證工作的有效性。但這種管理模式遠沒有那么具有創新性,也不符合我國國有企業現代化的目標。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用于生產生活,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生活質量。在信息社會的背景下,還必須試驗和探索國有企業的經濟管理,利用信息技術加大對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確定明確的目標和管理方法,促進經濟效益增長,提高管理質量,為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首先可以相應的利用信息技術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經濟管理體系,匯聚和整合數據、文件等,并記錄在系統中,這不僅有助于避免信息管理損失,而且方便查閱和利用信息,以避免浪費時間。第二,繼續引進先進的經濟管理軟件,使信息的傳遞和共享成為可能。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相關的軟件來記錄信息數據,并在軟件的首頁上顯示一些重要的公告,從而使信息能夠快速準確地傳遞給公司的員工,避免了以前經濟管理過程的復雜性。在社會經濟的刺激下,國有企業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國有企業在創新和改進經濟管理模式方面進行完善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改善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對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二)加強經濟管理隊伍建設
管理者是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的發起人和領導人。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經濟管理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首先,在員工選拔方面,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招聘計劃,以填補企業的經濟管理崗位空缺,確保員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在招聘過程中,有必要對求職者的工作能力和市場經濟敏感性進行全面評估,以確保他們能夠滿足企業對員工的需求。與此同時,有必要擴大招聘渠道,更多地利用網絡技術,擴大與專業人員的接觸渠道,防止人才流失。其次,國有企業的辦公室人員必須定期接受教育和工作培訓,邀請專家對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員工應對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各種形式的變化。最后,為了提高經濟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必須不定期組織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學習,由企業承擔相應的費用。
(三)增強企業內部監督管理
國有企業應改善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環境,使全體員工真正有效地團結起來。因此,應加強對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的內部監督和管理,以確保經濟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公司內部控制的措施有以下兩點:首先是監督和控制企業的經濟管理過程。關于國有企業內部建立的新的經濟管理機制,必須加強業務監督,以確保有效地實現經濟管理的指導方針和目標。如果在實際控制方面難以滿足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要求,應立即開始糾正和改進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第二,要加強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成果的有效監督,明確企業在發展內部經濟管理模式過程中取得的成果。針對企業工作流程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促進經濟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持續提高。在嚴格和審慎的控制下,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嚴格參與公司的內部經濟管理活動,從而實現最高的管理效率。
結語
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的產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的經濟管理。經濟管理創新模式的存在能夠保證我國國有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以及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陳素紅.經濟管理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舉措分析[J].科技視界,2018(09):218-219.
[2]郭海蘭.經濟管理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舉措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4):74.
[3]李麗梅.經濟管理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舉措[J].中外企業家,2018(03):19.
[4]宋文成.淺談經濟管理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J].才智,2017(19):274.
[5]趙靜.經濟管理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舉措分析[J].經貿實踐,2017(09):123.
作者簡介:
胡玉婷(1988-),女,漢族,浙江嵊州人,普通職員,本科,單位:成都農商銀行,研究方向:技術經濟及管理
西南財經大學胡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