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健 都周云 楊嬌馥
摘要:現階段我國國有檢測機構的數量有限,為了保障人們衣食住行的安全,僅僅依靠國有檢測機構是不夠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就彌補了國有檢測機構數量有限的缺失。第三方檢測機構由于自身屬性和監管問題,它的檢測質量影響著檢測水平和其自身在行業的權威性。基于此,本文將淺要分析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的方式,保證質量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第三方檢驗檢測;質量控制;標準規范;監督機制
1檢驗檢測機構法律法規監管
就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質量而言,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之前,通常第三方檢測機構質量控制的監管都是以行業內監管為主,為了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的更準確性,以及管理更科學化,市場秩序更穩定,國家建立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及以下(省、市、縣)三級監管網絡,出臺有《計量法》、《標準化法》、《產品質量法》、《安全生產法》、《食品安全法》等32部法律和《認證認可條例》《醫療器械理條例》《電信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43部行政法規。相關部門根據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部門在進入行業前必須向國家資質認定管理部門提出符合要求的申請,在申請通過后得到許可的資質才能進入該行業,在行業里生存發展。
2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監管現狀
2.1監管人員缺失
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多樣化,導致第三方檢測機構數量眾多,而監管部門人員配備不足,除了日常的行政許可工作之外,還要組織技術評審、資質評審、日常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檢查等一系列的工作。導致監管人員力不從心,疲于應對,那么監管也不夠完善,質量難以保證。
2.2監管人員能力不足
檢驗檢測機構的業務范圍往往覆蓋各行各業,這就要求監管人員除卻行業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具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了解資質認定的相關依據等,這無疑對于做一個合格的監管人員來說壓力較大。
2.3監管工作不規范
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中對監督管理只是簡單說明了監管職能,沒有具體明確該如何執行、如何開展工作。市縣一級的監管部門希望能通過明確的具體的監管內容來分清責任邊界,希望工作規范化,流程化。也應當杜絕行政干預,要求資質認可機關及下屬有關部門不得設定或變相設定機構從業準入障礙。一切工作按流程規范來,監管人員不能瀆職。
3以油品為例的第三方檢驗質量控制
3.1前期質量管理
油品檢測需要根據相關規范和要求對采集的樣品進行處理,而在處理前涉及到樣品保存運輸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在保存運輸的各個環節里進行數據記錄,否則會影響檢測結果,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保存運輸過程中保證樣品不受外部污染,并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在接收到樣品后,對樣品必須要進行再度核查,最后簽收等待進入樣品的檢測環節。
3.2中期質量控制
首先確保接收到的檢測樣品是符合規范要求的。其次,根據要求設定實驗室實驗環境,確保良好的設施與環境條件,保證所有的控制條件都必須符合相應的標準與要求,并做好檢測過程中的實時記錄。另外檢測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具有上崗作業能力且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持證上崗的人。檢測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來進行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確保不因自己個人的疏忽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問題。
3.3后期質量控制
后期質量監控是指確保油品檢測后的數據記錄的真實性,及時性。檢測人員對于油品檢測的過程和結果的數據真實有效的及時記錄,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主檢人和復檢人都必須在檢測后對結果的數據報告記錄確認無誤后簽字,來再次確認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
4 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的建議措施
4.1 制定監管規范
推動檢測機構的發展,能夠對市場經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保持市場穩定發展,必須對第三方機構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監督管理必須從監管部門、機構自身、第三方評價等三方著手。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制定行業標準規范,成立質量控制部門,負責監督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的運行。行業標準規范的的制定與發布實施,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的健全不僅整合了行業資源,使行業相互學習,而且也使行業機構相互監管約束提高了整個行業經營質量。
4.2 建立信用評價體系
建立檢驗檢測機構信用評價體系,監管機構從評價要求、評價指標、評價方法、評價結果等方面來對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要求和管理。檢驗檢測機構可以根據信用評價標準來進行自我檢查與提升。市場競爭中也可以根據信用評價標準來選擇優質的檢測檢驗機構來為自己服務。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將會促進推動市場高效持續發展。
4.3 采用認證手段
為了完善管理,將采用認證手段。對資質認證提出新要求,將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技術評審、年度審核、周期評審等監管工作納入認證工作里,科學資質機構準入條件里。利用向社會購買方式引入人才,緩解監管人員壓力,以及彌補人才專業知識不足的短板。認證手段的引入不僅完善了檢驗檢測行業的監管制度而且也為行業供給了高質量的社會服務。監管不再是政府的獨有工作,也是專業性和技術性更強的第三方機構的工作內容。
4.4 加強大眾監督
對于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控制的標準與規范的制定,是大眾衡量檢測機構服務質量的基本標準。大眾的參與評價完善了這些標準規范的體系。一定程度上為制定標準規范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所以政府可以鼓勵大眾參與監督,加強大眾參與監督意識。
5 結 論
目前檢測市場存在很多第三方檢測機構,迫切需要建立檢測檢驗機構質量控制的的監管機制,規范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檢測行為。隨著社會力量的引入,大眾的參與,監管體系的健全,原本由政府主導執行的資質認定事中、事后監管也在隨之發生著變化。通過制定監管規范,建立信用評價,采用認證手段,推動大眾監督,等眾多措施的實施,完善檢驗檢測機構標準化監管制度和監管體系,使真正有技術,管理先進,檢測能力雄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成為政府公共檢測的補充和幫手。保證市場的健康良性發展,能真正的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上海市黃浦區檢驗檢測行業資源調查統計分析報告[J]. 徐立.?中國計量. 2018(02)
(1.嘉興市中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314006;2.嘉興市南湖區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