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松
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失血性休克早期加溫輸液輸血的護理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間我院收治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為對象展開研究;按照護理過程中輸液輸血是否加溫將患者分別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為aPTT、PT s,出ICU的時間,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的寒戰發生率16.7%、死亡發生率6.7%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結論:在為失血性休克患者護理過程中,對輸液輸血實施升溫,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對于保證患者生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失血性休克;輸液輸血;加溫;凝血功能
分類號:R473.6
引言:
失血性休克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危險的癥狀,主要發生在患者大量血液快速流失,進而造成的循環衰竭。面對這樣的局面如果處理不當,會直接造成患者死亡。而處理的關鍵就是擴容補液[1]。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在為此類患者實施輸血輸液的過程中實施加溫處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救治效果。為了就此有更深入了解,我院展開此次研究。
一、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間我院收治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為對象展開研究;按照護理過程中輸液輸血是否加溫將患者分別為觀察組與參考組。30例研究組患者中男女分別有18例和12例,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68歲,平均為(43.3±6.0)歲,患者的APACHE評分均值為(15.9±6.0)分。30例參考組患者中男女分別有19例和11例,年齡最小者197歲,最大者65歲,平均為(43.9±5.5)歲,患者的APACHE評分均值為(16.2±6.3)分。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統計學分析無差異。
2 、方法
在參考組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實施輸液輸血,未采用加溫措施,液體都是以常規保暖處理,其溫度通常在20℃左右。
研究組患者在接受樹葉輸液之前,所有的液體均首先對其佳文處理,從而使其溫度升高到37℃左右。具體的護理過程和步驟如下:
(1)每名患者進入ICU后,必須要首先完成至少2-3組靜脈通路,為后續治療奠定基礎。之后要盡快為患者實施擴容治療,提高組織內的灌注量。ICU環境必須要嚴格保證溫濕度,溫度應控制在24到26℃之間;濕度則應保持在40%到50%之間。
(2)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密切關注。尤其是對于失血性休克患者來說,務必要重視血壓、心率等指標,間對出入量作出精確的統計,從而對患者的狀態作出有效判斷。一旦患者表現出血氧飽和度不足,呼吸障礙等等,則應迅速為患者提供給呼吸機。
(3)對輸液輸血的加溫,主要是采用管道纏繞繞加溫輸液器的方式,從而確保流動的液體的溫度逐漸提升,液體的溫度可根據實際情況在37℃到41℃之間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熱顯示屏提示,溫度在41℃以上,則需要立刻停止加溫。
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輸液以后的凝血功能狀況,主要通過aPTT(凝血活酶時間)、PT(混血酶原時間)兩項指標來評估;同時對比兩組患者出ICU的時間。(2)對比兩組患者出現寒戰、死亡的比例。
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對研究中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展開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運用t檢驗,計數數據運用χ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
二、 結果
1 、凝血功能與ICU時間
研究組患者的為aPTT(40.1±3.0)s、PT為(15.9±3.4)s,出ICU的時間為(5.3±2.0)d,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
2、寒戰、死亡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的寒戰發生率16.7%、死亡發生率6.7%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
三、討論
對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療,補液補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有研究顯示,在治療過程內各種如果短時間內大量關注冷的液體和血制品,會造成心臟溫度驟減;這種情況下就算患者的輸注中心體溫達到34℃,同樣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可能會引發心臟驟停[2]。之所以這樣,液體溫度過低有只管聯系。另外對于患者來說,持續處于低體溫,患者有很高的幾率會出現躁動、寒戰,這又會進一步是機體耗氧增加,進而提升血液粘稠度,進而引發酸堿平衡紊亂與凝血功能紊亂[3]。所以在治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時候,必須要保證盡快擴容補液,同時還應當對液體和血制品實施升溫處理。
從本次研究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研究組患者的為aPTT、PT s,出ICU的時間,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可見升溫處理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了改善,也加快了患者出ICU的時間。同時研究組患者的寒戰發生率16.7%、死亡發生率6.7%均顯著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在為失血性休克患者護理過程中,對輸液輸血實施加溫,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利于對患者的救治。
參考文獻:
[1]張屹敏,柯亞萍.失血性休克早期加溫輸液輸血的護理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06):1020-1021.
[2]涂麗春,程錦珍,林彩虹,等.限制性液體復蘇聯合綠色通道救治嚴重腹部創傷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05):56-57.
[3]周丙梅.限制性液體復蘇在創傷失血性休克中的應用及護理配合[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01):29-30.
144850118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