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鎮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隨著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發展,①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家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更加高度的關注和重視。②《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在藝術領域方面闡述了幼兒藝術的學習特點以及在藝術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并明確指出“③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是教育目標的內涵。音樂作為藝術領域其中一部分,必須將《指南》的目標與幼兒能力發展的特點相結合,要求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音樂活動的能力。然而,根據調查顯示,很多幼兒園存在不開展音樂教育活動或者音樂活動較單一的問題。視唱練耳是學前教育專業公共必修課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的重要基礎課程。是幼兒園教師有效開展音樂活動的重要保證。視唱是幼兒園教師提升自身音樂能力的基礎,提高幼兒園教師視唱能力是提升其音樂教學能力的關鍵所在。
幼兒園教師視唱能力普遍較差,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產生了影響。
1.民辦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力量,根據問卷調查發現,一些師資力量薄弱的民辦幼兒園不開展嚴格意義上的音樂教育活動,用一些簡單的舞蹈律動代替。
2.此外還有一些幼兒園采用購買課程資源的形式,此類幼兒園里組織音樂教育活動的教師有一些音樂基礎,但在上課的過程中,在學生與資源課程之間擔任了橋梁的角色。使用資源課的這種形式,沒有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備課環節,成品的音樂課件,束縛了教師也束縛了學生。
由于幼兒園教師教育背景不同,造成了幼兒園教師音樂素養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民辦幼兒園在職的教師,多數為職業中等學校畢業,音樂科目相關知識積累不足。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學歷層次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大專學歷,雖然這一部分教師學歷層次相對較高,但是很多學生在被錄取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之前是普通高考生,并沒有任何專業基礎。所以,經過三年的專業學習,音樂素養方面的能力同樣較差。
由于基礎較為薄弱,幼兒園教師的自我學習意識和自我學習的能力相對較弱。音樂素養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沒有一定的基礎,僅靠自學是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的。
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幼兒園教師提升音樂素養的機會較少。一方面,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繁忙,業余時間較少;另一方面教師個人收入水平較低,經濟因素限制了個人發展;最后,幼兒園企業為教師提供的培訓機會較少,不利于教師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視唱中我們常用的記譜法有五線譜和簡譜,幼兒園教學中簡譜用的占絕大多數,都是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那么如何進行視譜呢,譜子的高低可以采用童謠和手掌配合的方法。如高音譜表:舉起右手,五線譜有五條線,從下往上數數看,一 二 三 四 五 條 線,mi、sol、si、re、fa,fa、re、si、sol、mi。一二三四四個間,fa、la、do、mi,mi、do、la、fa。每認一個音,都要用左手指相應指出來。低音譜表用左右采用相同的方法。低音譜表:線上音符唱名sol、si、re、fa、la,la、fa、re、si、sol,間上音符唱名:la、do、mi、sol,sol、mi、do、la。觀察符頭在線與間的距離,熟悉兩音之間的音程關系,演唱當前小節的同時,眼睛提前進行下一小節的樂譜。經過練習,熟悉樂譜的旋律。可以進行“音符寶寶卡”的制作,每一張音符卡要有三個提示,分別是:音名、唱名、在鋼琴鍵盤上的位置,音的長短就是要掌握音的不同時值,注重節奏的訓練。
節奏的定義是組織起來音的長短。可以采用節奏型專題訓練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雙八節奏、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四十六、附點節奏、切分節奏、弱起節奏、休止符等。無論是哪種節奏型都是由基本節奏演變過來的,只要對基本節奏有良好的掌握,經過大量的訓練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任何一種復雜的節奏都是由簡單的節奏構成的。
在練習過程中消除畏難心理,放慢速度專注的練習,可以根據生活中的語言節奏進行模仿練習,如:“中國隊,加油!”就是前八后十六節奏與雙八節奏的組合。童謠:“小兔子,乖乖”就是前十六后八的節奏。
擊拍圖示可以很清楚的顯示出附點節奏和切分節奏是如何由基本圖示演變過來。
附點節奏:

切分節奏:

音準的訓練是視唱的能力的重要訓練內容之一,要將音階的具體音高唱準確,do、re、mi、fa、sol、la、si、do,這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獲得。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訓練方法:
音程練習一:12 10,12 32 10,12 34 32 10,12 34 54 32 10;
音程練習二: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
音程練習三:13 24,35 46,57 61,16 75,64 53,42 31;
演唱要求:每條練習都可以采用音階上行和下行的練習,在演唱時候內心要對下一個音的音高有提前量的準備。初學時一定要保持小音量的演唱,這樣可以一邊演唱一邊傾聽,從而提高音準。
演唱音階時也可以采用柯爾文手勢進行訓練,這種方法可以直觀的顯示出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并可以結合簡易的幼兒歌曲《小星星》《小蜜蜂》進行實踐練習。可以進行“我來揮,你來猜”的游戲,其中一人揮相應的手勢,另一人根據手勢猜出音的唱名。
練耳先可以采用模唱:單音模唱:用鋼琴彈奏任何一個音,用“LA”進行模仿演唱;音程模唱:用鋼琴彈奏兩個音,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可采用旋律音程(兩個音依次交替作響)模唱后,進行和聲音程(同時作響)訓練。和弦模唱:用鋼琴彈奏原位三和弦可以先進行分解和弦模唱,在進行柱式和弦模唱。然后進行六和弦、四六和弦模唱。熟練后可進行七和弦模唱。樂句的模唱,在鋼琴上彈奏2-4小節的樂句,演唱者進行模唱。旋律片段的模唱,彈奏旋律片段進行模唱,提高對音符的聽辨能力和記憶能力。
構唱:可以分為音程構唱與和弦構唱,例如大三度音程,彈奏C1后,向上構唱大三度,在沒有鋼琴音高的提示下,唱出mi,然后在根據鋼琴唱彈出E1進行校對。然后進行大、小二七度,三、六度音程、純一、四、五、八度音程。都可以按照此方法進行練習。
無論是節奏和旋律都可以采用,卡農式的訓練和聲部對位練習,都是很好的方法,如兩個聲部時,在鋼琴上彈奏一個聲部,自己演唱一個聲部,如果是多聲部可以演唱其中任意一個聲部,其余的聲部用鋼琴彈奏。兩個聲部訓練時,可以首先多采用小三度練習,如:53 42這樣掌握音準相對容易些。多聲部的訓練可以有效提升手、腦、眼、耳的配合程度,提高視唱演唱的效率。
以上這幾方面的常規訓練離不開鋼琴,電子琴,為了保證訓練的效果可以結合互聯網、多媒體、手機APP等進行訓練,如:手機上下載完美鋼琴,隨身樂隊,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音高的校準,大大提高了學習者效率。利用手機上的錄音功能將演唱進行錄制,然后仔細聽辨,發現問題記錄,并解決問題。
當演唱一條視唱作品時,不要著急演唱,首先是快速讀取譜面信息進行分析,第一時間確定視唱的調號、拍號、速度、力度、表情幾號,樂句的劃分,注意是否有換氣記號。還有就是作者,進而可以確定視唱的背景和風格;
其次,快速進行讀譜,不用發出任何音高,無節奏的進行朗誦樂譜,確定音符的唱名和節奏型。確定難點節奏和跨度較大音程度數進行逐一擊破。
最后,根據以上分析,進行音色的選擇。唱出視唱所有的譜面信息,為了能給大腦充足的反應時間,可以慢速演唱,特別注意一定要保持恒速演唱,不可以忽快忽慢,保證演唱的完整性。
綜上所述,通過識譜、節奏、音準、練耳、多聲部訓練、作品實踐等六個方面的提升訓練,可以有效提升音樂作品的學習效率,增強幼兒教師進行歌曲示范演唱水平、彈唱水平,組織音樂活動的能力,提高幼兒教師音樂教學能力。
注釋
① 宋強.如何提高職前幼兒教師的視唱練耳水平[J].戲劇之家, 2019.
② 高黎陽.質量評價維度下學前融合教育現狀述評[D].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2015.
③ 王衛華.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教學行為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 2018.
④ 劉科.關于視唱練耳教學中旋律聽寫訓練的思考[J].藝術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