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葆
【關鍵詞】生活化;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藝術
生活化資源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生活背景中,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課堂活動,把學習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學習中活化生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資源,改變了語文教師知識壟斷的角色,教師變成了學生知識尋求過程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如何將生活化資源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課程改革中語文教師必須關注的課題。筆者結合實際教學實踐,談談生活化資源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生活化資源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有意安排合理引導,體現生活中的語文
生活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發現。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課前三分鐘,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見聞,描述自己的體驗感悟,讓學生明白生活處處皆語文。如鋪天蓋地的影視作品、優秀的廣告詞、大街小巷上的標語等,這些豐富的課外語文資源,語文教師都要合理加以利用,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發現,促使學生在有形無形的環境中學習語文知識。要想讓生活化資源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植根于生活土壤里,讓語文課堂教學活力無限。
(二)課堂中引入生活,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許多課文直接來源于生活,很多課文內容都是學生常見和熟悉的生活情景,學生的熟視無睹讓課堂教學缺少生活的色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在閱讀中融入學生的生活認識,這樣就能幫助準確把握課文,有效推進了課堂教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準地把課文內容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融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促使學生理解課文和抓住中心,通過設計豐富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提出出人意料的設想,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營造情境再現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情境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借助情景再現學生生活經驗的巧妙結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要將生活化資源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營造生活化的情境,借助媒體技術創設精彩紛呈的生活化情景,如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短片,適時配合音樂,將學生引入詩化的美妙境界,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體會課文情景,誘發生活感悟。
(四)抓住契機及時引導,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
語文是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和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重要學科。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資源,善于運用課內外生活資源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滲透情感教育,教育學生擁有寬容之心;并要結合身邊切實的事例來開導學生,抓住契機及時引導,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
(五)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資源是生活化教學情境的依托,生活化教學情境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感悟,是催化學生生活感悟的有效因素。因此,要催生和實現學生的學習生活感悟,教師就要創設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且生活化的情境,要與教材文本內容相符合,要依托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已有生活經驗。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后,教師要適時地把課堂實踐活動置于學生的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用內心感受豐富的文本內容,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生活感悟。
(六)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促進學生感悟生活
要將生活化資源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巧用豐富的地域人情風俗。地域自然、社會、人文資源,是豐富學生生活感悟和創新學生閱讀感悟的有效載體。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豐富學生的閱讀學習和生活感悟;要結合和利用地域資源促使學生進入感悟境界,巧用地域資源渲染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正確理解教材文本的意義;要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努力鉆研教材文本,積極搜和尋覓地域文化資源,促進學生的學習感悟。
(七)開展生活化教學實踐,豐富學生語文生活化學習
生活化資源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是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要想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教師就要溝通好課堂內外,積極營造學生直觀感受的生活氛圍,利用生活化資源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實踐,增加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機會。開展生活化教學實踐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注重語文與生活的有機結合,促使語文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八)運用生活化資源實現生活“語文化”和學生生活“語文化”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教師要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科書,引導學生找尋生活和語文的撞擊點,挖掘生活素材,把語文學習的觸角延伸融入生活的角角落落。如觀看勵志影視作品,游覽大好河山,輕松逛街購物,查找網絡資料、休閑聊天,品茶談心……都蘊含著語文學習的內容。
二、利用生活化資源“點亮”課堂的“亮點”的方法
(一)巧借生活化資源,合理預設課堂教學
要想讓語文課堂精彩、靈動,教師就要善用生活化資源做好課前預設,有效“生成”資源;要根據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更多方案,有效捕捉內容精髓和難點;借助生活資源催生文本以外的知識,內化教材并在教學中生動細致地呈現出來;滲透生活化資源,抓住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和興趣點,點亮學生思維火花。
(二)巧妙運用生活化資源,隨機應變生成課堂
語文教學不能拘泥于課前教學設計,教師要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將意外轉化成最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意外想法,點撥學生在思維中出現的困頓,引導學生在理解中出現的“誤解”。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資源巧妙生成,運用教育機制和生活智慧,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到適合的突破口,把意外順理成章地轉化為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多彩的社會實踐機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學生生活,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把教學和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