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剛
摘要:在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之外,包含農村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也已經成為國內較為重要的金融機構組成部分,隨著商業化改革的深入,中小銀行的規模、市場競爭力以及市場份額都在不斷提高。當前,國內經濟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更多依靠新業務的增長模式以及商業化改革來發展,在新的金融形勢下,采取適應新時形式的改革措施,中小銀行將有較多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中小銀行 發展趨勢 市場定位
一、面臨的發展機遇
經濟的發展給中小銀行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我國從第二大經濟體逐漸向第一經濟體躍進,發力建設有創造力、現代化和諧的國家,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題。加快全球化進程、持續高儲蓄、加強企業及要素市場改革、快速城鎮化、實現綠色經濟發展、加強技術追趕和創新改革與發展,給中小銀行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一方面,使用了較多以高儲蓄為特征的各種衍生工具,減少了發展的風險,高儲蓄率為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項相關業務的發展給予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高儲蓄率使得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宗旨得到較好的保障,從國內外過去長期的發展經驗、國內的發展趨勢來看,城市化水平在短時間之內會明顯提升,為中小銀行所能夠提供的生存空間和市場將會大幅度擴大。同時,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在GDP放緩的情況下,國內全要素生產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和特點,之前所采用的技術引進等方法,并沒有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而能夠為國內創新領域提供金融支持以及制造業發展資金,給中小銀行的服務方式、服務領域、服務對象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
二、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
(一)業務定位
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自身的發展遵守重點跨越、結構調整、流程優化等相關原則來開展,推動創新型業務發展,加快傳統業務發展,對一些特殊業務進行培育,強化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強有力的保障措施促進業務發展。
(二)零售業務定位
堅持深化體制改革,以持續優良的業務政策來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以銀行卡為載體,配合相關的技術設備和營業網點,重點關注負債業務,大力拓展個人資產業務等方面的特色產品,著力于業務及產品創新,提升個人金融服務品牌和服務質量,為客戶帶來更好地體驗。對內部資源服務模式、新型銷售模式進行探索,不斷擴大自身的有效客戶群體,提高金融業務競爭力,促進自身良性循環。
(三)投資銀行業務定位
根據整體發展規劃,積極應對市場其他競爭機構的挑戰,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研究自身優勢,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進行資產結構調整和優化,對銀行的運作機制和產品盡可能的完善,強化自身的服務供給能力,推動轉型發展,構建充滿活力的發展格局。
(四)資產管理定位
金融市場資產管理,金融同業應該充分把握多種類型的發展和創新,保持自身具有的獨特競爭力和鮮明的經營特色優勢,對負債管理產品盈利增加、經營轉型等統一支持,對市場、客戶,提供統一的服務、統一的管理以及統一的風險評級,不斷強化自身的市場業務合作層次,以及整體運作能力。
(五)電子銀行業務定位
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措施,強化創新科技的發展,建成以自助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在內的全方位整合及全天候服務渠道體系,對基礎信息資源進行優化和建設,多個服務渠道進行整合,對服務能力進行提升,充分發揮網站影響力,加大信息科技的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的公眾影響力。網絡品牌形象對應系統各項業務進行網上自身產品定制化銷售以及對客戶的全天候服務,發揮全要素協同能力,組合打包和開發金融產品提醒業務以及傳統業務的機制創新、產品創新以及體制創新。個人電子融資銀行業務方面,依托銀行、網上銀行等多元化渠道,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范圍以及輻射領域,不斷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支撐自身產品零售業務的發展,以支付結算、快速發布、代理結算等標準化服務,逐步向高價值的財富管理等相關業務延伸。在企業電子銀行方面,以網上銀行為主要渠道,以電話銀行為輔助,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增加具有競爭力的標準化產品。對于小型及微型企業使用本外幣結算、電子商務、支付等標準化的服務,并且通過靈活的操作方式以及理財管理來進行補助。對于大中型客戶,圍繞他們的員工福利計劃、發展決策等多方面的需求來量身打造。定制企業理財、現金管理等相關的服務方案,對于機構內客戶拓展銀保、銀稅等方面的行業應用,并且為客戶推薦個性化的金融方案。
(六)小微企業定位
堅持市場化運作,創新思維以提升市場反應能力,發揮優勢以突出自身的服務速度及特色。創新微型及小型銀行的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使微型及小型金融業務能夠做廣、做好、做細、做強,爭取在微型及小型金融服務中,能夠有力地發揮骨干作用。根據區域經濟及產業優勢,增強產品特色,提升專業化水平,在裝備制造領域對有新、專、特、精等特點的零部件生產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在新建材、能源化工、冶金領域,對一些材料生產技術密集型、清潔環保型、能源資源節約型企業進行支持。當代服務業中,支持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最基本服務的娛樂、社區服務、會展、文化產業、創意、現代物流、信息商業、旅游、房地產、餐飲、住宿等多個領域的優質微型及小型企業發展,支持信息化技術、現代經營方式、新型業態廣泛應用的企業。
三、中小銀行發展趨勢
(一)業務發展趨勢
在業務發展方面,推進差別服務,實行分類管理,對各種優質的客戶不斷進行業務擴展。小商業銀行的優質客戶以及潛在的優質客戶,采用分類管理和差別化服務完善自身的基礎建設,為客戶建立企業級的平臺,實現對客戶的分層、分類以及精細化管理,在不同的客戶維度進行大中小型客戶及各類優質客戶的區分,實現差異化的客戶管理和服務,拓展和鞏固自身的客戶群。對自身的差別化管理服務體系進行完善,根據擁有的優質客戶分布結構,按照行業的差異來提供較為全面的金融服務,為優質客戶提供特色優勢服務。著重關注區域以及國家、企業和行業的重點發展特征,不斷培育新的客戶增長渠道,從長遠來進行規劃。當前國內經濟發展正在朝著現代化、高創新能力的方向發展,各種公共服務和財政分權制度、企業改革、綠色經濟、要素市場改革、城鎮化程度都在大力推進。在這個大趨勢下,國民需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和變化,各種新的企業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出來,相關的金融服務應該快速跟進,拓展客戶增長期,轉變過去粗放的發展方式,向節約方向轉化,提升品牌創新能力。第一,加大對占用資本較少或者不占用資本的業務投入,同時加大對新興業務的投資,強化各單位的代收、代付、代理保險、銀團貸款等相關業務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第二,要大力加強創新能力,不斷完善自身的創新服務體系,對傳統業務進行改進,對企業的業務結構進行優化,實施品牌工程,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第三,對資產比重高的傳統行業進行調整,使企業資金由高風險占用向其他業務轉換。在過去經濟快速增長的影響下,實體經濟獲得了大力的扶持,然而從短期發展來看,品牌會對后期的資產質量產生較為明顯的潛在風險,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保持適當增長,并視情況進行資產結構調整;第四,不斷提升非信貸資產的比重,重視加大非靜態資產的資產比重,對相關業務結構進行不斷的完善,對優勢行業要加大資金投入,針對優勢行業來進行信貸結構的調整;第五,對特色業務進行培育,從而實現結構深化調整,根據國家各項產業政策和要求,對于一些公司客戶、新興的大型集團以及具有加強盈利能力的企業進行重點拓展,完善戰略伙伴關系,建立具有較寬領域、可持續的業務發展模式,對現行結構進行調整,對新興產業能源、化工以及其他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關注。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加強對縣城經濟的支持;第六,實行區域重點突出,促進各相關區域的協調發展策略,對行業形勢和宏觀經濟進行充分的把握,對地區差異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優勢行業和企業以及主流經濟和特色經濟進行切實的把握,實行差異化的投放策略;第七,依托先進的科技力量,對系統建設進行強化,對各相關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創新,實現全流程管理,提升業務拓展的針對性、專業化、系統性以及精細化,通過專業、高效的服務團隊建立和完善,從而在業務不斷拓展過程中,不斷提升專業形象,提升團隊作戰能力和各項專業能力。
(二)零售業務發展趨勢
第一,對基礎營銷工作進行拓展,以個人信貸儲蓄存款這兩個占比最重的基本業務為基礎,積極培育和積累客戶群,以POS收單、銀行卡以及代收發工資等三項業務為重點,對基礎客戶群進行提升和開發;第二,要對個人中間業務進行調整,加大力度進行拓展,并且開展三方存管、個人外匯、代理、貴金屬等相關業務,為自有產品提高附加值,朝著具有更高收益的產品方向轉變;第三,遵循先內后外的相關原則,對自助服務渠道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完善,對各種自助設備采用較為合理的布局,確保在繁華商業區、密集人口集中地區、監管機構、股東、單位等放置自助設備,不斷拓展自助業務渠道,以新興業務來獲得行業的突破性發展,推動信用卡、儲蓄存款、代發工資、理財卡等相關業務的增長;第四,充分把握國家保障民生的發展機遇,針對國內人口結構和財富結構所營造的新需求,充分考慮個人經營性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強化創新力度,完善自身的經營特色。
(三)投資銀行業務發展趨勢
推進特色化和差異化的組織體系構建,準確區分投資銀行和傳統銀行,并且搭建統一協調和管理的組織模式,合理安排參股、收購以及兼并等相關業務,不斷挖掘業務資源,循序漸進地拓展業務,逐步完善和建立包含重組、并購、財務顧問、證券承銷、理財項目融資、資產托管等業務體系,對政府財務顧問、貸款、并購重組等業務進行重點關注,朝著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方向進行完善,逐漸以傳統業務為基礎的特色業務體系為拓展方向,積極培養人才隊伍,強化各機構之間的合作,不斷總結行業發展經驗,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加大信息化建設程度,新增具有自身特點的風險管理體制,保證自身業務能夠獲得平穩、快速的發展。
(四)資產管理發展趨勢
不斷培育自身的核心客戶群、創新產品和服務、增加收入來源、拓展業務模式和規模,大力支持渠道延伸、產品營銷、中間業務拓展等工作,全面深化同業合作,充分的把握市場優勢、把握市場化機遇,對產品線進行延伸。響應人民幣的國際化趨勢,探索國際化路徑,設計和研發財富管理方案,完善人民幣產品對接自營投資項目,優先做好事故管理等相關需求。準確把握市場機遇,對自身的業務進行合理的策劃制定,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收益率,強化品牌意識,努力爭取市場最大化的占比,創新個性化的理財產品,完善相關的工藝體系構建,以及債務市場、股權投資等多元化產品和服務平臺。
(五)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趨勢
第一,拓展相關的電子服務渠道,積極整合、創新電子銀行技術和產品,強化自身的服務內容和質量,努力打造手機銀行、短信銀行等新型的電子交易渠道,為客戶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優質高效服務,并且逐步拓展至外部銀行、手機終端、iPad終端等電子終端,通過網絡安全技術、媒體語音、視頻交互等先進技術,對相關的交易渠道進行深化、重組和整合,為客戶提供智能化的相對較為優異的且富含更多功能的全天候銀行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電子銀行的競爭優勢;第二,完善服務模式和支付品種,打造支付平臺,依托各種先進的信用平臺,建設涵蓋消費者個人之間B2B、C2C、B2C等電子商務形式。創新移動支付以及電話支付等服務模式,加強與電子商務、服務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
四、結束語
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將會呈現出國際經濟較為低迷的趨勢,并且可能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難以恢復的情況,從而導致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漸向內循環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隨著國內商業化市場化的深入推進,我國中小銀行發展要面臨新的金融趨勢和形勢。在國家戰略總體框架內,中小銀行應該實現轉型發展,對于如何把握準確的市場定位,如何適應新的發展趨勢成為重要的研究命題。本文從整體化、較寬泛性以及系統性的角度,研究我國中小銀行未來發展方向,為中小銀行未來的發展提供較為深入、系統的、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性的發展指導,促進中小銀行的整體改革,實現中小銀行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宗寬.中國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2]李愛英.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
[3]孫雷.光大銀行郴州分行社區銀行的發展策略研究[D].湘潭大學,2017.
[4]牛文輝.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1.
[5]朱軍.中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的操作風險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
作者單位: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