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黑龍江省近些年來引進的溫水性養殖品種、冷水性養殖品種以及甲殼類養殖品種及其發展狀況進行了概述,提出了以合理引種、熟化技術、開拓市場等為主要措施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水產養殖;品種引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931.9文獻標志碼:A
黑龍江省擁有豐富的水面資源,水域面積位居“三北”地區第一位,發展漁業生產的資源潛力巨大。近40年來,引進的水產養殖品種促進了黑龍江省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部分水產品種為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引進水產種類及養殖概況
2002年黑龍江省引進水產種類達到20余種[1],2002年以后黑龍江省又引進了一些種類,到目前為止,引進水產種類約30種左右。引進水產種類可分為以下種類:
1.1 溫水性魚類
溫水性魚類引進較多,主要種類包括以下:
1.1.1 鱘形目魚類:如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鱘、匙吻鱘等。2002年2月27日,黑龍江省漁業協會與哈爾濱市金山堡魚種場合作,成功引進法國產純種西伯利亞鱘魚初孵仔魚12.5萬尾,在金山堡魚種場車間培育成功[2],但鱘形目魚類在黑龍江省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化大批量養殖,僅見少量分散養殖。匙吻鱘主要由哈爾濱水產研究所引進,作為池塘搭配魚類養殖,但養殖規模較小。俄羅斯鱘養殖很少。
1.1.2 鯉魚良種:建鯉、俄羅斯鯉、德國鏡鯉、荷包紅鯉等。建鯉于20世90年代中期引進,生長速度較快,但耐寒性能不佳,經過數年養殖后很少養殖。俄羅斯鯉也稱烏克蘭鱗鯉,是從俄羅斯引進的鯉魚新品種,生長速度快,又經選育在全國推廣,在我省養殖已有近10年歷史。德國鏡鯉引進歷史較早,20世80年代引進,又經多代選育,在全省推廣養殖,是黑龍江省主要的養殖鯉魚品種。松浦鏡鯉是在德國鏡鯉基礎上選育鯉魚優良品種。
1.1.3 鯽魚良種:異育銀鯽、彭澤鯽、黃金鯽等。彭澤鯽是20世90年代中期開始從江西九江市引進的,在全省推廣養殖,主要有池塘養殖、大中水面增殖兩種模式,取得了較好的增養殖效果,到目前為止仍有一定的養殖規模。黃金鯽是鯉鯽雜交種,從天津換新水產良種場引進已有十余年歷史,目前仍有養殖。
1.1.4 鱸形目魚類:加州鱸、大眼獅鱸等。加州鱸于20世90年代開始引入池塘養殖,但其不耐低氧,越冬成活率低,在黑龍江省一直沒有實現規模化養殖。大眼獅鱸是20世90年代從加拿大引進放入湖泊、水庫增殖,但目前已無該魚增殖。
1.1.5 銀魚類:大銀魚移植始于1995年,由河南省篙縣陸渾水庫和北京密云水庫引進大銀魚受精卵880萬粒,在4處水面進行移植試驗,面積5.4萬畝[3,4]。1998年至2005年,相繼在甕泉水庫、龍江湖、紅旗泡水庫、二龍山水庫等水域形成捕撈產量。自2009年以來,大銀魚在黑龍江省實現了產業化發展。特別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年產大銀魚1500多噸,年出口量1000噸,分別占全國的20%和50%[5]。2016年,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杜蒙縣“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目前,大銀魚年推廣60余萬畝,畝新增產值100余元、利潤80余元,水面增效一倍以上。
1.2 冷水性魚類
黑龍江省引進的冷水性魚類,主要為鮭形目魚類,如大西洋鮭、高白鮭、虹鱒、金鱒等。2003年5月,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從新疆塞里木湖引進高白鮭稚魚36萬尾,投放到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山口水庫,2006年開始形成捕撈產量,之后由于水域環境發生變化,高白鮭在該水域逐漸消失。
1.3 熱帶魚類
作為食用熱帶魚類主要包括淡水白鯧、羅非魚、革胡子鯰等三種熱帶魚類,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黑龍江省東寧、哈爾濱等地從廣東引進養殖,之后實現了自繁自育。東寧縣電業局養殖貿易公司于1989年從廣州引種淡水白鯧,利用東寧電廠排出的余熱水進行流水采取強化措施培育,經過兩年的努力,于1992年培育出第一批成熟親魚,并于1993年進行人工繁殖獲得成功,1993、1994兩年共孵出淡水白鯧魚苗50多萬尾,育成秋片魚種13.3萬尾[6]。1989年至1993年,東寧縣電業局養殖貿易公司開展了革胡子鯰人工催產自然孵化和脫粘人工孵化均獲得了成功[7]。熱帶魚類不耐低溫,在黑龍江省多利用電廠排出的溫流水進行養殖,或者在夏季高溫季節進行短期養殖。但進入21世紀,這3種作為食用的熱帶魚類很少養殖,可能與黑龍江省本地市場消費需求變化有關。作為觀賞的熱帶魚類不僅種類較多,如銀龍、虎皮魚、孔雀魚、紅劍魚、黑瑪琍、地圖魚、神仙魚、鸚鵡魚等,而且在家庭養殖中保持了一定的量。
1.4 甲殼類動物
黑龍江省引進的甲殼類動物主要是指河蟹、小龍蝦、南美白對蝦等。河蟹引進較早,早在20世紀80年代從遼寧省盤錦市引入黑龍江省。南美白對蝦20世紀初引入黑龍江省養殖,2004年雞西市永紅魚種場利用1畝池塘扣棚養殖南美白對蝦,取得了一定成效[8]。以后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木蘭縣等也開展了南美白對蝦池塘養殖,但大多養殖效果不佳,以失敗而告終。河蟹在黑龍江省養殖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以湖泊(水庫)養殖為主,近兩年稻田、池塘養殖發展較快,養殖技術取得了明顯進步。河蟹在黑龍江省已連續多年被遴選為水產主導品種,2017年全省河蟹產量6100噸,2020年預計將突破1萬噸。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以大中小水面、濕地葦塘河蟹養殖為主,2018年全縣扣蟹年投放面積在40萬畝,畝放扣蟹200只,河蟹產量2000噸,產值突破億元[9]。小龍蝦引進較晚,至今不到五年,目前在全省各地都有零星養殖,但養殖成活率低,大多沒有效益。
2 發展對策
2.1 合理引種
一要了解水產良種的生物學特性和在原產地養殖模式。在生物學特性方面重點了解良種的生活習性、食性和繁殖習性。在原產地養殖模式上,重點了解良種的養殖的條件、飼料及投喂方式和日常管理技術。二要了解水產良種投資回報率,要知道養殖成本是多少,塘邊銷售價格是多少。三要了解本地是否具備養殖水產良種條件,如果具備養殖條件,并且投資回報率高方可引進。四是大中水面引進水產種類要慎重,應經過水產專家充分論證,確定是否可以引種。不合理引種往往得不償失,云南瀘沽湖引進草魚時帶入麥穗魚,麥穗魚種群迅速擴大,導致該湖三種特有裂腹魚瀕臨滅絕[10]。
2.2 熟化技術
建議依托技術力量強的水產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技術推廣機構引進水產良種。最初引進水產良種不宜盲目大規模養殖,應先開展小規模養殖試驗,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不斷熟化各個技術環節,待各個技術環節完全成熟后方可大面積推廣養殖。近幾年,黑龍江省個別養殖戶在未掌握小龍養殖技術的情況下大規模養殖小龍蝦,成活率很低,造成了較大損失。小龍蝦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長途運輸的小龍蝦蝦種放養成活率低,蝦種長途運輸技術還沒有完全解決。
2.3 開拓市場
生產出名優水產品商品后,面臨最大挑戰是市場開拓,特別是規模化生產,生產量較大,僅靠本地市場很難全部售出,需大力開拓外地市場。近些年,黑龍江省河蟹外地市場開拓效果良好,遠銷吉林、遼寧、上海等地。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在遼寧省盤錦市設立了河蟹銷售點,帶動了本縣河蟹銷售,取得了較好效果。另外,要創新銷售方式,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模式,擴大銷售半徑。肇源縣鯰魚溝水產養殖場在淘寶網上銷售河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虎林市戰庭家庭農場自從用上微信群銷售稻田養殖的河蟹,河蟹不愁賣,還賣出了好價錢,銷售價格達到100元/kg。
參考文獻:
[1]孔令杰,李慶東.黑龍江省引進水產良種的發展對策[J].農村養殖技術,2002,(12): 5.
[2]康萌.黑龍江省漁業協會與哈爾濱市金山堡魚種場合作引進西伯利亞鱘魚[J].黑龍江水產,2002,(1): 45
[3]劉寶成,孔令杰.大銀魚生物學及其移植增殖技術[J].黑龍江水產,1996,(3): 28-30.
[4]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大銀魚生物學及其移植增殖技術[J].黑龍江水產,1998,(1): 3-5.
[5]孔令杰,鄒民.黑龍江省大銀魚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黑龍江水產,2013,(6): 7-9.
[6]李洪軍,樸福金,邵華. 淡水白鯧魚的人工繁殖試驗總結[J].黑龍江水產,1995,(3): 11-12.
[7]樸福金.革胡子鯰卵脫粘人工孵化試驗[J].科學養魚,1994,(11): 6.
[8]高慶嵩.東北地區養殖南美白對蝦試驗[J].黑龍江水產,2005,(2): 1-2.
[9]侯景軍.杜爾伯特河蟹產業發展措施[J].黑龍江水產,2020,(6): 8-10.
[10]李蘭芹,楊麗娜.水產動物引種的入侵風險[J].中國水產,2006,(4): 71,74.
Abstract:The articl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warm water fish breeding, cold water fish breeding and shellfish aquaculture species and its development we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introduction, curing technology, develops the market as the main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aquaculture; Varieties introduced;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作者簡介:王明(1975.3-),男,黑龍江省通河縣水產總站工程師。研究方向:淡水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