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近年來,新疆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積極應對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以產業扶貧為重點,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深入推進科技興農、質量興農,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切實發揮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作用。本文通過總結近年來新疆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為十四五時期科技推動新疆鄉村振興戰略給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對策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新疆把“兩不愁三保障”切實落到實處,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各項事業不斷取得進步,為推動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骩1] ,只有準確把握總要求的具體內涵及其相互關系,才能理清鄉村振興戰略思路,全面科學系統落實鄉村振興工作。新疆的科技工作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著眼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地科技支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1鄉村振興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堅持推動產業振興,筑牢鄉村振興的工作基礎。堅持一產上水平,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努力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和農業產業上中下游一條龍的科研創新體系,以產業為鏈條,以科技為手段,重點攻克一批基礎前沿技術,突破部分核心關鍵技術,探索一批農業綠色發展模式,大力轉化科技創新成果,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科技示范樣板,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前沿引領、技術支撐、政策供給和典范示范。繼續在種業、民族特色食品、糧食作物提質增效、核桃、紅棗、南疆適用農機裝備、南疆非耕地設施農業、特色乳業等領域實施關鍵技術研發和成熟技術推廣。同時繼續促進第一產業上水平,優棉、促畜、強果、穩糧、興特色,大力推動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斷增強農業發展新動能,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大力推進人才振興,解決鄉村振興的關鍵問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印發落實自治區《關于新時代強化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壯大科技特派員人才隊伍,拓寬科技特派員選認渠道,支持跨界別、跨區域選拔科技人才,實現創業和技術服務領域產業全覆蓋。支持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科研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新創業服務。鼓勵引導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轉業軍人、退休技術人員、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參與農村科技創業。依托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培訓基地,發揮地州、市縣科技管理部門作用,組織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力量,合作共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科技特派員培訓網絡加強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輔導、技能培訓、交流協作的力度和范圍,提升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和服務能力。
截至2020年底,自治區選派科技特派員近9000個,創業和服務面幾乎覆蓋了地州所有鄉鎮,涉及農業領域的各行各界。據不完全統計,科技特派員累計推廣新技術近1900項,引進新品種近2000個,大量科技帶頭人領辦、創辦農業企業或組建經濟合作組織以及專業協會,實現增收農民近40萬戶,安置閑余勞動力就業人數超過11萬人。2017年實施科技特派員扶貧行動以來,通過以科技特派員工作為抓手,探索“科特派+扶貧”“ 科特派+企業(合作社)+扶貧”等扶貧運行模式,為貧困村脫貧助力。2019年面向各地州市征集自治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選派及培養科技人員,向貧困地區輸送科技人員,振興鄉村科技。
三是著力加強文化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靈魂工程”。開展了“科研機構和大學開放活動”“網絡科技活動周”“自治區科普講解大賽”“科技扶貧精準脫貧成果展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疆科技成就展”“科技宣講 在基層”等科普活動。據統計,每年科技活動周期間全區共有14個地州市近千家單位一萬五千余人次參加科技活動周活動,公眾參與活動人數達36萬人次,共發放各類資料1568540冊,科技咨詢人數達111652人次,開展義診26560次,開放大學、科研院所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7個,舉行科普培訓班565次,開展科普報告會265次,培訓農牧民32560人次。
四是深入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學技術,科技是扶貧攻堅的利器。近些年,自治區結合科技計劃改革,整合科技資源,強化產業支撐,大力實施科技精準扶貧專項,鼓勵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成果技術的推廣示范,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有效促進了農牧民增收脫貧,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開展科技精準扶貧專項行動,支持特色產業,實現科技支撐發展;二是實施科技特派員扶貧行動,促進科技、人才等創新資源向貧困地區轉移;三是實施科技扶貧重點研發專項、解決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支撐產業帶動脫貧致富。新疆科技廳探索的“721”科技精準扶貧模式、科技特派員扶貧專項行動和農業科技重點項目計劃,通過“科技支撐,精準設計,點面結合,產業推進”的工作思路,在扶貧攻堅中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開創了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
五是積極探索深化科技交流機制是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手段。統籌推進西部農業研究中心等各類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國際合作,引領農業“走出去”。推動西部農業研究中心聯合新疆農業大學、新疆農科院、新疆畜科院等疆內外農業科教機構建設中國中亞農業科技合作中心,加強棉花、林果、小麥、畜禽等農牧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對外推廣,啟動實施了中哈100萬畝農業示范基地、中塔中吉棉花綜合試驗站、中加鹽堿土壤生態改良等國際合作項目,促進了我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與合作。
2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當前,隨著自治區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入推進,對農業科技要求越來越高、挑戰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
一是確保資源有效供給的科技需求。全區耕地和水等資源有限,維持糧食等重要農產品自給穩定的任務始終不能放松,主要農產品剛性需求壓力長期存在,迫切需要在緊缺耕地資源替代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二是確保補齊農業短板的需求。自治區農業發展存在產業鏈短、附加值和比較效益低、農業企業和園區創新基礎條件較差、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從業人員科技素質不高等短板,迫切需要在提高農業企業和園區的創新能力、支撐產業鏈拓展和跨界融合、提高從業者素質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確保綠色生態發展的科技需求。農業生產仍然大量依靠農藥化肥,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污水和垃圾處理率偏低,未來發展承受的生態環境壓力有增無減,加快推進建設“美麗鄉村”,迫切需要在農業農村生態技術上有新的突破。
四是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的科技需求。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農產品出現結構性過剩,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農業發展面臨新舊動力轉換等問題,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切需要在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創新環境營造上有新的突破。
3對今后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牧區公路網絡,加強農村牧區公路建設和管理維護。圍繞蓄水、保水、節水的目標,建設農業水利基礎設施,根據地下水資源條件,有步驟地開發地下水資源,完善現有灌區節水工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施農區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農區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重點開展“清臟、治亂、增綠”三項行動。
二是創新科技推廣機制和服務手段。積極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努力在農區建設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鄉村綜合服務社和服務中心。積極支持農牧業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建設,鼓勵各類科技人才到生產一線服務和創業。鼓勵科技特派員以資金、技術、專利、管理等生產要素投入創業服務,支持建立利益共同體,發展科技產業,取得合理報酬和收益。積極探索創新科技特派員工作市場化道路,從政府選派向市場選派轉變,采取政府搭臺、個人報名、市場選擇吸納全社會人才的方式,加快建立科技特派員信息庫,形成長期的合作機制。通過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等平臺建設,形成創新要素的聚集,為科技特派員和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提供農村科技創業營造專業化、便捷化的創業環境。
三是培養新型農民。結合農業特點開展實用型技術和生產管理培訓,注重提高農牧民市場意識、生產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動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加強市場研究,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確定技術研發領域和方向。促成高校、科研院所同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開展市場化技術合作,努力將科技成果盡快用于農業生產并產生市場效益。支持新型農民教育培訓,通過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返鄉創業人員、農村青年婦女等重點人群進行創業培訓,完善和落實對鄉村創業在金融信貸、提速降費、產品營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百萬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小農戶”連接行動,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
四是創新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驗、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農業信息服務全覆蓋。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數字農業、智慧旅游、智慧園區,促進人才、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順暢流動,加快農業農村信息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信息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2]。整合信息資源和網絡平臺,為農區居民提供信息服務。加快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體系及網絡平臺建設。通過政策引導和金融扶持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進一步解放和發展鄉村數字化生產力,建立層級更高、結構更優、可持續性更好的鄉村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靈敏高效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系[3]。
五是優化農業產業布局。立足地域優勢,完善規劃體系,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推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努力提高供給水平,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產綠色農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協調推進農業循環發展,增加農業生產效益,積極推進標準化、規?;B殖。
4結束語
總之,新疆的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遵循“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狈结槪钥萍紴橐I,全面提升鄉村振興的科技支撐能力;統籌推進鄉村科技振興戰略,讓農業產業發展的有奔頭,讓農民職業變得有吸引力,讓農村大環境真正變為既能安居又能樂業的美麗家園。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 新華社
[2]魏延安.數字鄉村的進展與問題[J].中國信息界,2020(02):66-67.
[3]蘇紅鍵.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基礎、問題與推進思路[J].城市,2019(12):13-22.
作者簡介:張國徽(1978.12--),性別:男,籍貫:河南省魯山人,學歷:本科,現有職稱: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科技戰略、經濟發展、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