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秦興民,(1972.7-),男,籍貫江蘇銅山,高級會計師,研究生,方向經營管理。
摘要:精益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立在最小成本投入的基礎上,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是當前企業發展過程中主要的管理模式,不僅能夠降低運營成本,也可以有效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但是想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就必須要明確精益管理的具體概念,有效解決當前成本管控、預算執行以及內部控制等領域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人員的綜合素養,同時還需要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體系以及管理機制,落實好各項細節的創新,這樣才可以有效增強精益管理有效性,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
關鍵詞:精益管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
國有企業本身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自身的工作體系也較為復雜,為了進一步打造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案,需要構建細致化以及標準化的運行模式。因此,將理論分析法以及文獻研究法作為主要方式,綜合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精益管理體系進行探討。這不僅是本文論述的重點內容,也是以全面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為目的開展的課題研究。
1 基礎概念分析
1.1 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主要是建立在少消耗少投入的基礎上,打造高質量的管理體系,落實好企業經營目標以及戰略思想的轉型,全面提升經濟效益。通常來講,精益管理與企業的財務管理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是實現成本管理、效益分析、前期預算、資產管理的重要體系。打造科學有效的精益管理方案,能夠有效實現資源以及資金利用和分配的最大化,為企業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穩定的基礎。
1.2 落實財務精益管理的價值
打造精益管理體系,首先有助于國有企業構建科學的財務發展戰略思想,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全局性、專業化以及標準化程度,也能夠有效融入各個財務崗位以及工作流程中去,真正實現財務報表、財務決策、資金分配等相關流程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管控。
其次能夠有效規避財務管理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風險。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本身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面臨變化較快的市場環境,也會承擔著較多的市場風險,這其中財務支出超標以及預算管理精準度不足等問題,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通過財務精益管理,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當前發展現狀的評估,了解具體的可使用資產,落實好成本控制以及風險控制,這樣可以杜絕外界風險以及企業內部風險對經營實力產生影響。
再次,打造精益管理體系,能夠穩定財務工作的發展質量,對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科學進行財務管理并且規避一系列風險之后,能夠為國有企業贏得較大的市場份額,這樣可以進一步權衡企業資產、負債、資金、盈利等相關信息和決策,在提升資金流轉有效性的同時,可以贏得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
2 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突出性問題分析
綜合我國當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管理體系,但是國企之間的競爭力度依舊較大,尤其是在為了滿足供需關系而打造的新型管理模式下,大部分國企逐漸忽視了自身的經濟引領地位,從而導致管理視角逐步狹窄,未能結合長遠發展進行戰略考慮,這也就導致國企的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項矛盾問題。
2.1 成本管控科學性不強
國有企業對于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國有企業面臨的社會壓力較大,而長期以來部分國有企業未能打造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體系,成本管控意識不強,這也就導致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未能進行支出項目以及產品投資等相關細節的全方位分析,資源浪費情況較為嚴重,這也直接影響了資金管控的質量和效率。
2.2 預算執行的標準性不強
在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以及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未能結合年度預算,以及中長期發展戰略,打造具有針對性的預算管控方案,預算執行的內容往往參照上一年的相關策略。這也就導致預算管控未能融合具體的發展要求,可能會出現預算外支出,這不僅會加大運營成本,也會導致整體的預算方案缺乏管控力度,難以明確各方主體的責任,導致預算管理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問題。
2.3 內部控制不穩定
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打造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是當前部分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方案存在重點偏離的現象。將發展重點放置在日常管理以及生產運營方面,卻忽視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結構不夠完善,內控體系不夠協調,權責劃分不夠明確;財務部門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動性不高,一旦出現問題,無法進行回溯性追究,同時也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資金決策不合理。
2.4 人員綜合素養參差不齊
大部分國有企業自身的社會影響力較大,這也就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這其中高校畢業生占據了絕大部分,但是高校畢業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卻缺乏具體的實踐經驗,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有一定的理想化問題。難以快速的把握財務管理重點,這也就導致了財務管控的力度不高。
3 國有企業財務精益管理的具體內容
結合上文論述可知,精益化管理是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管理目標,主要指的是實現細節控制,而財務管理與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聯,不僅僅單純局限于財務部門財務管理的結果將影響企業的發展戰略決策;而財務管理的過程也需要滲透到企業的各項環節以及各個部門之中。這就要求企業圍繞精益管理的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拆解原有的財務管理流程和步驟,實現細節管控以及整體控制,詳細內容如下。
3.1 落實預算精益化管理
在預算工作精益化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實現預算編制的細化。比如以銷售預算作為主要對象,可以將以銷定產作為主要的指導原則,編制切實可行的預算流程以及預算方案,要結合國有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了解產品、地區、時間、渠道、用戶等多個領域的實際信息,編制與實際情況相符的預算管理體系,這樣才可以為實際的工作提供有效依據。
其次要落實好預算執行工作精益化的控制。要將重點放置在成本費用的管理角度,通過前期的預算工作進行成本費用的細化管理,嚴格的約束報銷費用,不得超出原有的預算基礎,同時要設立專業的會計管理部門以及管理軟件,落實好現代化處理以及大數據分析,這樣能夠有效提升預算余額的管控力度。
再次實現精益化的預算分析。通過大數據精準地獲取財務數據,然后通過趨勢對比、水平分析等方式,了解預算值和實際值之間存在的主要差異,這樣可以快速定位企業預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可以為后續的財務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3.2 落實成本精益化管理
首先實現成本目標管理體系的建設,要細化具體的管理責任,主要針對各個責任部門落實針對性分析,進一步激發全體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這樣可以合理地設置不同的成本管控指標。
其次要落實好價值鏈成本管控體系建設,主要指的是建立在國有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基礎上,打造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方案。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融入精益管理理念,例如在前期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引入新型的材料,在實際采購管理的過程中,尋找可以長期進行合作的企業,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細化領料機制。這一系列的行為都可以打造具有聯動性的成本管控方案,確保環環相扣,實現冗余成本支出的剔除。
3.3 落實資金精益化管理
為了進一步減少部分無價值的勞動以及工作環節,在資金管理的過程中可以融合精益管理模式,首先要落實好籌資管理的精益化轉型,進一步優化原有的資本結構,落實好籌集成本的進一步控制,這樣能夠結合當前實際發展需求,選擇最佳的籌資方案,也可以實現籌資風險的管控。
其次要針對投資管理進行精益管控。科學有效的投資可以為企業獲取更高的收益,同時也可以減少不必要投資行為的出現,因此打造多層次的項目評價方法,落實好項目投資可行性的分析,這樣能夠利用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的收益,也可以有效提升國企自身的發展價值。
再次建立在流動資產管控的基礎上,實現精益管理。結合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打造流動資產動態管控方案。例如選擇最佳的存貨數量、應收賬款比例、資金持有量等相關方案進一步提升資產的流動性,這樣可以實現動態管控,也能夠發揮既有資產的最大價值。
3.4 落實財務基礎的精益化管控
首先要結合財務管理的一系列策略,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體系,確保在每一項制度條例中均能夠融合精益管理思想,要結合市場的實際變化情況,打造科學性的財務管理機制,同時也需要在制度執行的過程中落實好精益化管理。
其次可以設置財務共享中心,綜合財務部門以及各項工作流程,進行針對性的創新,刪除部分煩瑣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環節,利用共享中心來優化核算、報銷、結算、審核等相關工作流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也可以促使財務一體化建設,讓各個環節之間構建聯動性,也可以真正反應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態。
4 國有企業財務精益化管理的具體優化方案
上文從預算、成本、資金、財務基礎這4個方面提出了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執行方向,這可以讓財務管理成為一張具有較強覆蓋性的網絡,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障,但是想要達成這樣的目的,還需要從人員、制度、思想認知、行為方式等相關角度制定優化辦法,這樣才可以確保前期制定的理論可以融入到實踐中去,確保頂層思想能夠引導基層實踐。
4.1 強化管理理念創新力度
要想確保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精益創新能夠貫徹落實,首先要明確具體的精益管理理念,同時要結合管理體系打造具有科學性和標準性的管理組織架構。
首先國有企業自身要落實好制度體系方面的創新,要打造系統化全面化的制度方案,這樣才可以為各個環節的創新提供有效的規范以及指導思想;落實好各部門思想認知的統一化建設,全面提升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力度,這也是強化企業內部管控有效性的關鍵研究方向,也可以確保財務精益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其次企業的決策層以及領導層也需要建立起精益管理的系統理念,著重針對企業決策以及財務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打造具有針對性的管控方案,合理的落實部門體系建設,強化員工配置的合理性,實現工作方案以及工作方向的部署。
再次,結合具體的財務管控需求,打造針對性的業務培訓體系以及教育活動。可以利用當前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營造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培訓模式,讓精益財務管理思想和每一名員工的思想認知相結合,然后再利用配套的考核機制以及獎懲方案,真正將執行情況落實量化轉型。這樣不僅可以讓操作流程更加精準,也可以有效約束各人員崗位的工作行為,激發員工熱情,打造良性的競爭環境,促使企業整體財務管控力度得以提升。
4.2 落實好企業內部文化建設
文化是凌駕于所有制度體系以及管理規范之上的意識形態,能夠有效影響具體的人員行為以及思想。因此落實好企業內部文化建設,能夠為財務精益管理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也可以真正營造企業向心力以及凝聚力,這對于企業長遠發展來講,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可以大力開展相關文化類的團建活動,要突出企業的中心思想傳播精益文化的相關管理體系,利用多種多樣的活動進一步強化員工和精益財務管理之間的聯動性。企業可以從中進行針對性地引導,通過提供大量的知識學習平臺以及文獻資料找到與員工之間的共鳴,著力于員工自身發展與企業持續性發展,打造良好的互動性人文環境,這樣可以為財務精益管理創新提供有效地保障。
4.3 落實好財務風險管控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企業依然面臨著大量的挑戰和風險,及時地落實好風險管控,能夠為財務管理提供一個穩定的發展平臺。
首先企業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既有的風險管理體系,要總結原有的風險預判方案以及具體的應對經驗,綜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新環境,落實好風險點的分析,確保各個崗位各司其職,然后建立聯動性的風險等級評估標準以及應對方案。
可以打造大數據風險管控體系,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及時的獲取社會中的相關動態信息,比如供求關系、價格變動情況、成功企業發展案例等等。這些信息可以讓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以及代表性,能夠快速地總結相關案例,并且進行內化轉型。
4.4 打造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財務管理往往貫穿于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系統中,與成本管控、資金流動、項目投資、利潤分配、經營轉型等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要落實好全壽命周期管理,這樣才可以實現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有效地把控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及時的感知內部環境變化情況,落實好風險點的預測以及分析。
這個過程中需要秉承的原則,便是將原有的事后監督以及整改轉化為事前的監控以及管理。可以建立內部管控體系,進一步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力度,持續關注重大項目的發展狀態,了解資金流動情況以及資金鏈循環情況,可以打造財務風險評估體系以及專業的技術軟件,這樣能夠有效配合人員實現現代化管理。
另外也要針對管理體系進行持續化的監督。要明確財務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做好損失的評估以及判斷,嚴格地落實好崗位工作人員的監督和管控,明確人員職責和綜合素養,落實好人員培訓,提升人員招聘門檻。在應對全過程中對風險處理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督,總結經驗和不足,為下一次的風險控制工作提供參考。
4.5 強化現代化轉型
現代化技術在企業發展管理過程中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內部信息建設力度,著重針對財務信息化管理和建設進行創新。
完善企業信息技術研發力度,提供科學合理的信息化設備以及軟硬件體系,落實好現代化技術培訓以及財務信息化管理引導。打造“大預算”“大數據”財務管控模式。利用信息技術的加持,能夠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體系對市場的敏銳程度,也可以有效實現財務精益管理,明確具體的發展方向。在降低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也可以順應信息化浪潮,學習更先進的財務理念和分析技術,提升自身專業水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國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落實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通過精益管理理念實現財務管控的優化和改革,不僅可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內部經營活力,打造新的財務監管機制,以及風險防控機制,能夠排除冗余環節,實現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這可以顯著提升國有企業的社會競爭力,也可以為其持續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石春霞.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21,15(27):177-179.
[2] 金巖輝.精益化管理理念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全國流通經濟,2021(24):44-46.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1.24.014.
[3] 馬睿聆.精益管理視角下煙草工業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21.DOI:10.27455/d.cnki.gycmc.2021.000663.
[4] 張婧.精益化管理理念在國企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西部財會,2020(10):31-33.
[5] 崔雅麗.精益化管理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財會學習,2020(25):26-27.
[6] 尤煒.精益化管理理念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今日財富,2020(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