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媛 林朝海

【摘要】 目的:觀察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甲鈷胺聯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患者臨床癥狀及血清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選擇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共9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甲鈷胺治療,觀察組采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甲鈷胺聯合治療。用藥2個月后,比較兩組的臨床癥狀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傳導速度和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感覺異常、疼痛感、麻木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和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甲鈷胺聯合用藥治療糖尿病神經周圍病變,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減輕患者體內氧化應激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甲鈷胺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氧化應激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nshen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the effect of serum oxidative stress.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for diabetes after admission,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anshen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After 2 months of medicat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rum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dex?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i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rum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paresthesia, pain and numb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rum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dexes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anshen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anshen Ligustrazine Injection Methylcobalamin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Central Hospital, Zhanjiang 52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7.021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轉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在近年呈現出了上升趨勢[1]。糖尿病作為一種不可逆疾病會導致機體功能衰退,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狀,如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等,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2-3]。在臨床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病機制仍處于研究范圍內,有學者指出,可能與患者機體代謝功能紊亂方面有關[4]。高血糖會導致周圍神經組織受到不良影響,出現神經功能受損,如傳出神經、受體神經等。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多采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甲鈷胺、依帕司他等治療。但聯合用藥進行治療的有關研究并不多,為此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甲鈷胺聯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共9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1)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②臨床存在以下肢為主的神經病變癥狀,包括下肢麻木、疼痛;③膝反射、踝反射遲鈍或消失。(2)排除標準:①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②研究禁忌證者;③精神病史者。患者在了解本次研究的內容、目的和相關指標后,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已經過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如降糖藥物、飲食控制、運動指導等。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甲鈷胺注射液[生產廠家: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74048,規(guī)格:1 mL︰0.5 mg]1 mL,肌注,1次/d,連續(xù)治療2個月。
1.2.2 觀察組 采用甲鈷胺注射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生產廠家:吉林四長制藥有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6448,規(guī)格:5 mL/支)治療,甲鈷胺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對照組,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250 mL 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1)臨床癥狀。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給予神經病變主觀癥狀問卷(TSS)進行評分,主要包括感覺異常、疼痛感、麻木感,根據患者癥狀的輕重及發(fā)生的頻率評分,其中癥狀的輕重程度分為沒有出現、輕度、中度、重度4個等級,發(fā)生的頻率分為偶爾、經常、持續(xù)3個等級,其中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3.66分,沒有出現相應癥狀為0分,輕度、偶爾出現為1分,重度持續(xù)出現為3.66分[5]。(2)神經功能以神經傳導速度進行評價,包括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采用KEY-POINT4C進行測定,刺激頻率始終為2 Hz,時間約為40 ms,電流強度為51~99 mA,根據患者的神經功能情況予以適當調整。(3)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3 mL靜脈血,觀察并記錄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5~70歲,平均(57.3±6.2)歲;糖尿病病程5~12年,平均(7.5±1.1)年;周圍神經病變病程3~5年,平均(3.6±0.8)年;平均體重指數(22.67±2.11)kg/m2。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46~68歲,平均(56.1±6.4)歲;病程4~13年,平均(6.9±1.9);周圍神經病變病程2~5年,平均(3.1±0.7)年;平均體重指數(23.24±1.98)kg/m2。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體重指數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感覺異常、疼痛感、麻木感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均得到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的GGT、T-AOC、MD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與血管性缺血缺氧機制有關。當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中,體內微血管會隨著病程的推移受損逐漸增大,血糖升高還會進一步導致血管基底膜教學蛋白糖基化,造成患者血管內壁厚度明顯增加,同時管道內部越來越狹窄,影響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功能,增加了血栓的發(fā)生率[6-8]。此外,由于微血管的循環(huán)效果下降,機體神經難以獲得正常的營養(yǎng)支撐,神經功能發(fā)生障礙后,增加了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率。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在個體因素的影響下,神經內肌醇代謝紊亂的發(fā)生率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功能紊亂不僅會讓機體保持高血糖狀態(tài),不利于發(fā)揮藥物治療的效果,還會降低神經傳導的速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9-10]。當周圍神經組織過度堆積后,會出現水腫、組織壞死等癥狀,誘發(fā)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并且導致患者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等臨床不良體征表現[11-13]。因此,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文獻[14-15]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反應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fā)病的核心原因,由于患者體內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線粒體受損而生成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從而增強了細胞氧化,引起細胞受損,再加上活性氧自由基可破壞體內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對體內新陳代謝造成影響,并進一步使細胞損傷加重。在本次研究中選用GGT、T-AOC、MDA三個指標作為患者血清氧化應激反應指標的評價標準。GGT水平與胰島素抵抗指數相關,是氧化應激反應的標志物之一[16]。當患者體內氧化應激反應增強時,抗氧化能力降低,GGT水平會顯示增高趨勢,并分解谷胱甘肽,降低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水平,使細胞膜被破壞。T-AOC指標反映了機體的總體抗氧化能力,能夠對氧化應激反應形成抑制作用。MDA則是一種脂質過氧化物,也是氧化應激反應的標志物之一,可反映脂質過氧化的程度和細胞損傷的程度。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為丹參和鹽酸川芎嗪,其不僅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改善機體新陳代謝紊亂的現象。在臨床上,根據相關研究調查數據顯示,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被廣泛應用于心肌病癥的治療中,在降低心肌梗死發(fā)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機體再灌注受損,幫助患者病情早日好轉,是改善神經病變的常見藥物[17-18]。此外,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丹參素成分可以提高機體血紅蛋白的含量和轉化率,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甲鈷胺主要是由甲基基團和鈷分子組成。在甲基化反應的作用下,可以促進蛋白質、細胞核酸的合成,從而直接作用于神經細胞,保證機體神經受損區(qū)域能夠盡早修復到正常狀態(tài)[19]。
在本次研究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觀察組采用甲鈷胺注射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感覺異常、疼痛感、麻木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提示聯合用藥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神經傳導速度與治療前比較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和甲鈷胺均能夠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神經功能,進一步提高患者的運動、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該結果與劉柳等[20]研究結果相似;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血清氧化應激反應與治療前比較,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觀察組的GGT、T-AOC、MD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應激作用,和甲鈷胺聯合用藥更能改善患者體內的氧化應激程度。本次研究不足之處有:收集的樣本較少,可能會對研究結果造成一定的偏差;研究過程中沒有記錄分析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能有效的評估聯合用藥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甲鈷胺聯合用藥治療糖尿病神經周圍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減輕體內血清氧化應激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左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鐵蛋白和膽紅素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6):425-429.
[2]王秋元,陳瑞軍,梁貴廷,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9,35(11):150-152.
[3]詹海蘭,湯清平,唐曦,等.補氣益血針刺處方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神經功能及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9,44(11):832-834,839.
[4]蔡俊,衛(wèi)菁,張晉萍.大劑量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9,36(13):1686-1691.
[5] Ametov A S,Barinov A,Dyck P J,et al.The sensorysymptoms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are improved with alpha-lipoic acid: the SYDNEY trial[J].Diabetes Care,2018,26(3):770-776.
[6]蘇寶庭.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對炎性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8,39(3):414-416.
[7]趙天奇,張?zhí)m.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西醫(yī)診治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20(11):216-219.
[8]何健彬,陳俊.針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的Meta分析及試驗序貫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0):4909-4913.
[9]裴強,吳陽,王濤.加味補陽還五湯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血清PNT,IGF-1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16):67-72.
[10]郭茜,徐寒松,陳永華,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yī),2019,41(10):1512-1516.
[11]王朝霞,李亞釗.不同劑量甲鈷胺聯合硫辛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周圍神經傳導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20,31(6):702-704.
[12]董姍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取α-硫辛酸、甲鈷胺、前列地爾聯合治療的藥效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0,16(4):93.
[13]許晶晶,鄒萍,方慶霞.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9,25(7):950-952.
[14]梁曉春.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思路及其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39(3):263-266.
[15]吉福玲,金智生,何流,等.紅芪多糖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小鼠的神經組織纖維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9,35(7):661-663.
[16]彭少林,楊水冰,楊井金,等.脈管復康膠囊聯合甲鈷胺片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血清Hcy、CysC、hs-CRP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9,35(2):221-225.
[17]張梅香.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32(10):985-986.
[18]王紅梅,楊男,許倩,等.α-硫辛酸單用及其與甲鈷胺聯用對比甲鈷胺輔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中國藥房,2019,30(5):689-693.
[19]王俊松,周美秋,黃家明.丹參川芎嗪聯合維生素B12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8,31(1):69-71.
[20]劉柳,蔣超,趙紫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合甲鈷胺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對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草藥,2019,50(11):2670-2674.
(收稿日期:2021-05-08) (本文編輯: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