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小敏 郭曉


摘? 要: “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文章討論了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探索了改進的方法。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探索了“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互聯網+; 混合教學模式; 改進方法; 教育;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21)02-65-03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plus"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and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is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blended teaching mode; improvement method;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0 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知識的傳授,配以相應的實驗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傳統教學模式側重知識的傳授,會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而長期被動學習的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
因此,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思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出疑問,不斷探索進而進行創新。
1 基于“互聯網+”的混合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WLAN,WIFI等網絡技術也是不斷發展更新,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分享創新。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教學[1],遠程教學等模式對傳統課堂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各個高校也紛紛投入更多的資源在線上課程的建設方面。 “互聯網+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高校采用。“互聯網+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基于互聯網的,具有移動通信,WLAN,WIFI無線網絡通訊技術的一種模式。在該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PC、筆記本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設備學習線上課程。
混合教學模式是將線上課程和線下互動相聯合的教學模式[2-3]。混合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前將教學內容分解成知識點,并錄制成相應的線上課程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比如MOOC等。MOOC是一門大型的在線公開課程,是利用互聯網開設的一種教育類課程[4],是知識傳播的新途徑,教師可以在MOOC上制作課前預習任務,課上學習課件視頻,課后鞏固知識點等;學生則可以通過智能設備在線上教學平臺觀看教師的線上課程,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如遇到疑惑點可以反復學習視頻,之后再到教室與教師進行互動,提高學習的效率。由于課堂時間不再用于知識的傳授,學生則有更充裕的時間與其他同學互動,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則更有針對性地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在線上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遭遇的難點。而學生在學習線上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針對自己不清楚的知識點反復學習,加深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互聯網+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情況,改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 混合教學模式的優缺點及改進
2.1 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
“互聯網+教育”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場所,學習的時間不再局限于課堂的時間,學習的場所也不再是學校的地點,使用智能設備即可訪問互聯網,實現隨時隨地自我學習,移動學習,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學習,符合學生學習的個人化需求;而且,學生在學習完在線課程之后,還可以通過智能設備與教師進行交流,或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言,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對于教師來說,需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需要更新課程知識,引入新的案例,促進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選取2018學年至2020學年第二學期的VB程序設計的機制班級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如圖1,其中2020年第二學期是使用了混合教學模式后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
圖1中橫坐標代表學生的成績分為五個區間分別為[0,60), [60,70), [70,80), [80,90), [90,100],縱坐標為學生成績在相應區間的人數。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使用了混合教學模式之后,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提高。
圖2中橫坐標代表學生的成績分為5個區間分別為[0,60), [60,70), [70,80), [80,90), [90,100],縱坐標為學生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從中可以看出,采用混合教學模式之后學生的不及格率有所下降,高分段所占比重也是有所上升。這也說明了使用混合教學模式之后,得到的效果較沒有使用混合教學模式的效果要好。
2.2 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進方案
無疑,混合教學模式給傳統課堂帶來了一些好處,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存在一些挑戰。
混合教學模式的挑戰性在于對學生來說,該模式沒有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缺陷,也沒有改變傳統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傳授過多,缺乏實踐的問題,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無法得到提升。學生在學習的線上課程的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利用互聯網觀看娛樂性的節目,這會導致學習的效率較為低下,同時也會影響課堂的教學進度。互聯網的普及,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但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混合教學模式的挑戰性在于對教師來說,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準備教學資源,按照教學大綱規劃教學進程,制作教學所需要的PPT,準備題庫等,同時教師還需要學習新技術用于制作教學視頻,制作教學課件。制作完成后將相應的教學視頻上傳至互聯網教學平臺,并利用相應的軟件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再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組織課堂互動,掌握課堂節奏進行的程度。這些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因此,我們需要探索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進方案。
針對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由于現代網絡技術,硬件技術的發展,學生基本能做到每人一臺筆記本,這能給我們的課程實驗帶來巨大的好處,學生可以在學習課程視頻的同時,利用自有設備邊看邊做實驗,使得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加深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針對學生不夠自覺經常利用互聯網進行娛樂活動的問題,教學管理層可以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定期開展一些講座活動,在校園文化宣傳中增加適當宣傳教育內容,幫助學生更為合理的使用互聯網,避免沉迷網絡。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網絡學習習慣,不沉迷網絡,幫助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自律意識,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完善課程的教學計劃,有效利用課上時間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互動,積極利用網絡與學生進行教學溝通,盡量避免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等,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督,比如及時督促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學習視頻,以及課后的知識點鞏固,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予以糾正。
在教師方面,教師的個人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教師個人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學習新技術應用,如視頻的制作,以及學習如何將制作完成的視頻上傳至線上教學平臺,盡量選擇簡單易用的平臺。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與學生及時溝通,解決問題,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實踐培訓等,積極學習新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此外,學校管理層也可以積極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新技術的培訓,使得教師了解當前較為先進的技術理念,有助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開展。
教學管理方面,可以明確分工,賦予學生一定的權利。在實踐教學活動中,賦予學生一定的角色,以及對應的分工,以便合作完成分配的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實踐進展,對不正確的活動及時糾正,也需要對定位不清,責任不明的學生及時指導,同時妥善解決可能會發生的沖突,保證教師布置的任務能高效完成。教師賦予學生一定的權利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教學領域的改革勢在必行,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進是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下,全國打響了防疫抗擊戰,教育部則號召“停課不停學”[5],為此各大高校也利用各大在線教育平臺進行線上課程的建設。線上線下課程的相結合,使得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創新意識的下一代。
3 互聯網+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
隨著互聯網技術,數據庫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開發技術,數據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育”的發展也呈現一定的趨勢。
教學模式也是從傳統模式向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轉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從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則向混合教學模式轉變,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的教學模式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為輔助的教學模式逐漸發展,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階段,需要教師投入精力準備教學資源,制作教學PPT,隨著MOOC等平臺的發展,“互聯網+”的混合教學模式逐漸應用于課堂,實現線上線下課堂的結合。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智能設備來輔助教學。哈佛大學研發團隊BrainCo研發出的Focusl可以進行學生注意力的追蹤觀察[6]。人工智能的引入,將使教學模式發生大的變革,未來可能進入人機交互輔助的教學模式。
4 結束語
混合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單一化,使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逐步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然而,在混合教學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以及現代化技術飛速發展下,教學資源的制作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學生,教師,教學管理方面進行了探索,提出了改進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最后,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未來教育模式可能轉變為人機交互輔助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Kniezinger A,Marta Turcsányi-Szabó.Internet, Education and Culture: Should We Care?[C]// Ifip Tc3 Seventh Ifip World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the Learne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Kluwer, B.V. 2001.
[2] 杜尚榮.泛課堂教學論:教學研究的新進展[J].教育探索,2016.7.
[3] 張明容.從傳統到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26):205-208
[4] Wang G X, Chen Y, Sung W P, et al. Research of MOOC Platform Based "Internet +"[J].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2016.44:0100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EB/0L].(2020-02-05) [2020-03-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 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j18131.html
[6] 拓盼,陸吉健,高麗.智能時代課堂教學的審視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