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芳
摘要:互聯網不斷普及背景下,推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實現新媒體與經濟社會發展、教育之間的有機融合。鑒于此,本文在分析新媒體時代給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帶來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開放性、即時性、交互性特點,探究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以期推動新媒體時代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新媒體時代;討論
引言
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傳統教學方式是采用教師與學生之間面對面教育的形式進行,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工作效率低,還很難強化實際的教學效果,學生不能全面將自身的疑問和想法表達出來。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逐漸催生出很多與教育有關的網絡平臺,還包含很多與交流有關的網絡平臺,這些網絡平臺都能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陣地,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互動。
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優勢
在借助新媒體平臺和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也能提升思政教育宣傳、推廣工作的有效性、親切感,調動學生樂于接受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實現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結合新媒體的優勢,也能強化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能力。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讓豐富多樣的思政教育給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正面影響。傳統教育教學中,學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且在運用網絡化學習方式,提升思政學習質量等方面存在不足,這也給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提升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教育人員可以結合靈活多樣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展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還能通過引導與動員的形式,使學生參與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自我管理的學習環境和范圍內。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好地強化自身思政學習水平和效果。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點
1.開放性
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體時代下的首要特點就是開放性,而且這種開放性指的是學生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具有合理發表、討論、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更好地在開放表達的平臺中提升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結合開放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結合網絡輕松跨越教學時間以及教學的區域限制,達到與學生之間平等交流和互動的發展目標,這樣也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開放平臺中的思想和觀點,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教師教學水平。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信息具有傳播范圍廣的特點,這種特點能夠實現信息的開放、互動式交流,學生也能通過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和資源,豐富思政學習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正確的思想教育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和素質。
2.即時性
新媒體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有效推出關于微博、微信、QQ等信息交流工具,不斷達到信息和資源之間實時傳播、有效共享的目標。在傳統的信息傳播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是采用書字印刷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知識內容,這種信息傳播和教育方式與新媒體信息發布的即時性相比存在滯后性問題,也不利于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及時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內容。而在新媒體即時性特點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傳播者只要動一動手指,就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信息以秒的形式在網絡空間和教學平臺中迅速傳播,吸引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通過下載、學習等形式,更好地了解思政教育工作內容和所學知識。
3.交互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主體不僅是相關信息的接收者,更是相關信息的傳播者和發送者,在某種程度上將學生自身的角色進行轉變。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微信、QQ、微博的轉發速度越來越快,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交互性的特點,參與到實時信息資源分享和互動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具有交互性特點的信息資源和素材,輔助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從而強化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水平,這樣也能更好地促進教育工作者角色和職能的轉變,充分參與到學生新媒體學習引導和互動工作中。在交互性特點背景下信息傳播內容還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學生可以結合新媒體儲存的海量信息和資源,參與到信息傳播的交互和學習工作中,還能通過圖片、視頻的應用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
三、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1.突破傳統教育理念
一方面,思政教師需要摒棄傳統教育理念,將學生培養與思政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并且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還要為學生提供可以發散思維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參與到思政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網絡慕課、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加強傳統教學理念的創新,并且采用讓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與網絡學習軟件、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方式,突破傳統大學生思政教育局限于課堂和教材的問題,從而達到師生之間平等、互愛的良好發展。同時,教師還要積極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還可以結合新媒體便捷性、及時性、開放性的特點,讓學生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的設計、體驗活動中,達到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和交流的發展目標,這樣也能增加學生學習的價值,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將大學生思政教育和和諧校園文化相關工作有機結合,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課堂教學環境、教學氛圍等形式,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在創設教學情境方面的作用,充分將學生帶入到校園文化學習,以及思政教育工作中,進而更好地為學習奠定基礎,推動學生學習與能力的有效發展。
2.改革教育工作方法
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平等互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還要根據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方法,優化傳統填鴨式教育模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學習。為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動性,教師需要強化對網絡教育載體的重視,合理在網絡輿論戰場上獲得教育的主動權,并通過幫助學生篩選思政教育資源、教學素材等形式,讓學生能夠獲得正確的思政教育內容。教師還可以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結合學生特點和需求,開展針對思政教育的交流活動,以新媒體網絡素材為載體,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互動和交流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觀點和想法,這樣也能營造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此外,教師需要將新媒體教學手段覆蓋在教學的全范圍內,通過為學生提供新媒體網絡教學視頻、教學圖片等形式,將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調動起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直觀理解,全面將思政教育內容呈現在學生眼前。
3.構建新媒體的平臺
在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教師需要具有堅定的核心思想,還要結合新媒體時代思潮發生碰撞的實際情況,構建針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新媒體網絡平臺,避免學生對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產生質疑,合理幫助學生辨別所學知識,做出正確的學習選擇。構建新媒體平臺需要教師結合微信、微博、QQ的優勢,圍繞中國歷史、社會熱點、黨的教育等內容,加強新媒體思政教育平臺的建立工作,還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問題,幫助學生正確把握時事政治,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逐漸呈現出抖音等形式的互動交流App和軟件,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創建抖音思政教育官方帳號,定期通過思政教育官方帳號傳播社會正能量和思政教育知識,以此來強化學生對于思政內容的重視,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升。
四、結語
新時期背景下,現代大學生是與新媒體共同成長的一代,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呈現出個性張揚、追求自由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這一特點,改革教育工作方法。并且構建新媒體網絡平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意識,使學生能夠結合新媒體的機遇,提升良好的學習效果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浩福.關于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07:195-196+205.
[2]賈媛媛.論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J].智庫時代,2020,02:202-203.
[3]崔運強.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評《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探索,2020,08:135.
[4]張志剛.新媒體時代網絡輿情分析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引導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7:43-44.
(河南中醫藥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