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治理能力的建設和提升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將立足于鄂西北山區基層治理實際,詳細分析基層治理能力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提出推進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各項措施,以求為鄂西北地區生產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治理方面的支持。
關鍵詞:鄂西北山區 鄉鎮政府 基層治理能力
分類號:D631
引言
鄂西北地區受地理和風土人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經濟長期得不到有效發展,這也導致鄉村振興戰略在當地的實施缺少經濟支撐,人民群眾難以享受發展帶來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鄂西北基層政府部門有必要通過強化黨組織建設、法治建設、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等途徑解決各項發展問題,以此推動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土地改革深化、養老醫療服務健全,打造文明、和諧、富裕的鄉村新現象。
一、鄂西北山區鄉鎮政府治理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地方黨委政府治理體制不嚴謹
權責不匹配是阻礙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上級政府細化政策目標、轉移績效壓力的情況下,權力依然保留在上級,可責任卻到了基層治理單位頭上。結合鄉鎮政府工作實際可以認識到,責任大、權力小的權責分離的狀況十分常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鄉鎮治理的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權責分離通常也意味著上級把控資金分配,基層治理單位的決策必須在協調上級意見的情況下做出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基層黨委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統籌協調能力會受到消極影響。例如在安全生產中實施“一票否決制”,該制度的類型為屬地管理,所以安全事故的責任都落在當地基層治理單位上;但是相應的,鄉鎮政府只有提醒、督促和整改的權力,更進一步的執法處罰權卻掌握在上級單位手里。當地區出現安全事故時,首當其沖的就是基層管理單位,無論是個人評優評先還是單位年度考核都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治理環境下,基層管理單位的治理行為就更加偏向上級政府的喜好,而這也使得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在許多經濟落后地區“遍地開花”,務實的民生工程和基礎建設反而不受到重視。
2.治理工作法治化水平不高
基層治理法治意識不足的問題突出。建設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但是在逐級落實、缺乏長期有效監督的情況下,“人治”的狀況在基層治理單位中并不鮮見。尤其是鄉鎮政府日常工作貼近人民群眾,法制意識很容易在人情關系中被稀釋。若是基層治理長期忽略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就會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降低;部分缺乏法律儲備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輕視行政程序,只是簡單地按照工作經驗和個人思維處理群眾糾紛,一來二去群眾也對政府產生了誤解,從而使干群關系惡化。
3.治理人才匱乏問題突出
盡管鄂西北山村地區發展緩慢,但是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設備的作用下,人們的視野也逐漸開闊起來。與此同時,基層群眾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也逐漸得到提升,而這也導致基層治理工作量和形式發生新變化。為了滿足新形勢下的基層治理工作,基層干部的專業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也應當進行提升。然而現實是,基層治理單位對高素質人才吸引力不足,基層干部在素質、能力、結構上存在嚴重“缺鈣”。以人員數量來說,基層部門人員配比漸漸增加,但是有過硬治理能力的基層干部卻寥寥無幾,而這也正是我國政府多次機構改革的原因所在。在基層治理人才缺乏的整體環境下,治理能力的提升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二、推動基層治理能力建設的有關思考
1.合理匹配權責,發揮黨委帶頭作用
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上級部門的支持。治理能力需要事權、財權、人事權等多方面的保障,若是堅持以往的權責劃分方式,那么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依然不會產生明顯效果。所以,對于權責不匹配的混亂局面,基層治理單位應當積極與上級溝通,在明確權責關系的情況下獲得各項權利,給治理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在權責匹配合理的情況下, 基層治理單位可以科學地進行決策,腳踏實地的為人民做好事。正如獲得人事權后,基層單位可以依照自身需要選拔人才,挑選出鄉鎮發展需要的好干部。需要注意的是,基層黨委在思想上具有先進性,基層治理能力建設中必須依靠黨委的領導地位,發揮黨委統籌全局的重要作用。
基層黨委要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的號召,強化對組織建設文件的學習,用過硬的政治素養、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科學的方法服務地方建設。此外,基層黨委要注重發揮自身模范帶頭作用,對鄉村黨組織干部進行培訓,明確干部責任,促使基層黨組織向敢作敢為的精英組織轉變。
2.提高服務意識,強化治理能力建設
服務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政府存在就是為了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基層治理單位要注重對治理人才結構的改善,致力于打造實力過硬的治理隊伍。基層治理的有關決策能否體現出專業性、前瞻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基層單位加強自身治理能力建設的同時,還要調整工作態度,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向人民群眾服務,這樣才能拉近基層治理干部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才能真正實現地方穩定與發展。
此外,基層治理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作出調整,例如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時,應盡量縮短服務改革的落實流程,向“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標靠攏,真正做到為群眾著想、為群眾提供便利。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基層治理也可以采用線上辦公方式,方便群眾選擇共公共服務類型。
結束語
對鄂西北山區基層治理能力的建設直接關系當地未來發展,鄉鎮政府應當積極反思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調整,及時向上反映,確保自身治理能力符合工作需要。以此促進當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趙國棟.等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產業變革與數據科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8
[2]麻寶斌.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 [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7—10
作者簡介:黃三江? 男? 1992年2月? 竹山縣擂鼓鎮人民政府?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 研究方向:基層治理、信訪工作、三農工作、產業發展
竹山縣擂鼓鎮人民政府 湖北 十堰?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