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摘? 要】年輕新一代是推動社會建設的棟梁之材,他們的身體素質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個體生活質量和整個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但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小學生的體能普遍不夠理想。為此,我們體育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但需要明確的是體能的提高并不可能取得一蹴而就的效果,需要一個長期不斷的訓練過程,所以將其落實到課課練中迫切而重要,而如何將其落到實處,本人理論聯系實際,對此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在簡單分析了小學生的體能現狀之后,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對一線體育教師更好的展開體能訓練活動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課;體能訓練;課課練;實施策略
概括來講,體能是學生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的綜合運動能力,是能夠滿足日常學習活動的能力。具體來說,體能包括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基本運動技能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身體素質包括協調、柔韌、速度、靈敏、平衡、耐力和爆發力等素質;身體機能包括:心肺功能、最大心率、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內容;基本運動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擲、爬、攀登等機能。所以,我們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中展開體能課課練時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通過應用多樣、豐富、科學、適宜、恰當的方法來收獲更好的體能訓練效果,讓學生的體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小學生體能現狀分析
通過對我國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公開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近三十年來,我國小學生的形態發育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營養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常見的患病率持續下降,但小學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明顯下降,肺功能持續降低,視力不良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城市超重和肥胖的小學生比例也在不斷增加,總的來說,孩子的體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這為我們教育者敲響了警鐘,必須加以重視,為學生健康茁壯成長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與家庭教育有關,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不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體能訓練,很多孩子在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溺愛下,形成了任性、怕吃苦等不良意志品質,體育課上稍微一類就叫苦連天,體能訓練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與學校教育有關,體育課形式化,內容單調,體能訓練走過場,教師害怕孩子受傷不敢進行體能訓練……;此外,信息時代的今天,手機成了學生的“玩伴”,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方式,體能訓練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
二、小學體育課中體能課課練的策略
1.積極宣傳,整合力量,養成好的體能鍛煉習慣
小學生體育課中體能課課練的有效落實僅靠學校一方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良好、積極社會環境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多方共同合作,才能讓體能課課練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才能讓學生以更積極的姿態、觀念去參與體能訓練,最終獲得更好的體能訓練效果。因此,我們一線體育教師作為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力量,就需要發揮自己帶頭引導的作用,積極宣傳,做好各方力量的整合和協調。而這一方面需要我們通過家長會、家校體育活動等形式來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體能訓練中來,讓其意識到體能訓練的價值和意義,并能夠在課余的時間引導、督促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能訓練,實現體能訓練的持續性;另一方面,教育部門、社會輿論也需要對體能訓練給予積極的配合和合理的引導,營造一個好的體能訓練大環境,為體能訓練提供更有效的條件,確保體能課課練的有效落實。
2.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體能訓練的參與熱情
學生體能訓練參與熱情的有效激發,是獲得更優質體能訓練效果的前提和必要保障。單一、枯燥、程式化的教師示范、學生照著做的體能訓練方式難免讓學生產生厭倦、疲乏的情緒,整體效果不夠理想。為此,我們就需要改變這一狀態,力求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課課練中來,而情境的創設,能夠充分結合音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元素,能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對于學生好奇心的激發,參與欲望的激發有著很好地推動和促進作用,而且能夠讓學生實現感官聯動,這對于更優質體能訓練效果的獲得無疑是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一線教師在展開體能課課練時,就可以根據練習內容、目標的不同,學生所處狀態的不同,場地的不同,體育運動器械的不同,為學生設置多樣、豐富的體能訓練情境,并做到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優化。
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耐力,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讓學生走、跑等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我就利用桌椅板凳、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重走長征路”的情境,課前利用桌椅板凳等在操場上給學生布置了障礙物,視為“雪山、草地、大渡河……”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鼓舞人心、充滿斗志的背景音樂,帶領學生結合《長征》,回憶長征的內容,帶領學生一起跨越各種障礙,重走長征路,這樣一來,通過簡單情境的創設,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最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理想訓練效果。
3.豐富內容,分層教學,提高體能訓練的針對性
對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身體素質,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也不一樣,所以,在實際展開體能課課練的體育教學活動時,不要盲目落實“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而是能夠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根據學生所處狀態的不同,身體狀況、素質的不同,分層教學,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和訓練,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自己的努力下夠到屬于自己的紅蘋果,這樣的體能訓練才更恰當,也才能收獲更好的體能訓練效果。
例如,我在展開體能課課練時,就比較注重分層教學,男生和女生的體能訓練內容不同,標準不同,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體能訓練的要求和內容也不一樣,而且我會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進行小組劃分,讓志同道合的、體能素質差不多的學生一起展開訓練,在相互幫助、鼓勵下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4.游戲教學,寓教于樂,達到潤物無聲的訓練效果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歡樂有趣的內容,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之一,而且體育本身就是一門與游戲有著密切關系的學科,因此,在實際展開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體能訓練內容的不同,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游戲,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感受到參與體能訓練的歡樂,積極性、主動性自然更高。
例如,我在教學中,就會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如丟沙包、跳方塊、抽陀螺、踢毽子、“奔跑吧,同學”“我能做好”……不同游戲的組織,使得學生的不同體能得到了不同的鍛煉,我在游戲中進行動作的規范和有效指導,最終達到了潤物無聲的優質體能訓練效果。
總的來說,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現階段小學生的體能亟待提高,但小學生體能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幾個策略和方法就能夠實現的,更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效果,需要的是一線體育教師長期不斷的教育、引導,學生持續不斷的配合和鍛煉。本文給出的積極宣傳,整合力量,養成好的體能鍛煉習慣;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體能訓練的參與熱情;豐富內容,分層教學,提高體能訓練的針對性;游戲教學,寓教于樂,達到潤物無聲的訓練效果四個策略愿意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引起更多小學體育教師的關注和重視,進而能夠為小學體育課體能課課練更優質效果的獲得提供有效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湯如才.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有效策略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020):195.
[2]王華.在游戲的愉悅中增強體魄--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下旬),2013(03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