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振麗

摘要:目的 探討骨關節創傷患者應用X光片和多排螺旋CT的臨床診斷情況。方法 篩選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間接收的骨關節創傷患者60例,對全部患者實施X光片和多排螺旋CT等檢查,然后比較它們的診斷情況。結果 X光片組的檢出率66.25%明顯低于多排螺旋CT組96.25%,兩組結果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結論? 對于骨關節創傷患者來說,選擇多排螺旋CT檢查技術的臨床效果更顯著,能夠大大提高檢出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X光片;多排螺旋CT;骨關節創傷;診斷
R816.4
引言:在骨科疾病中,骨關節創傷是一個常見病癥,其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例如:身體過度疲勞、病理性或外創傷等。根據患者的骨關節創傷特點來看,可以將其分成兩大類型:開放性和閉合性。通過一些調查得出:因為骨關節創傷會造成較高的傷殘風險,所以,對該病實施準確診斷非常重要,這對下一步進行規范化治療提供依據。結合傳統的臨床診斷技術來看,通常側重于骨折等情況的診斷與分析,但是對骨關節附件的軟組織等變化并未給予高度重視,這必然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質量。多排螺旋CT與X光片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骨關節創傷檢查方法,接下來我們以60例相關患者為研究對象,對這兩種檢查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對比與研究。
一、對象及方法
(一)常規資料
篩選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間接收的骨關節創傷患者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齡在在20-69歲之間,年齡均值是(42.44±1.23)歲;發病原因:交通事故21例,跌倒墜傷17例,毆打致傷22例。
(二)方法
X光片檢查,其流程包括:檢查醫師按照患者骨折部位對其進行影像學篩查。對于上肢受傷患者,要求患者將雙手自然下垂,根據檢查需要進行前后位掃描,從上到下進行排查;對于下肢受傷患者,指導患者取坐位,并舉起雙臂,進行掃描。檢查醫師需要根據圖像結果對病情進行分析,并參照相關診斷要求,對創傷形態、創傷性質等給予判斷[1]。
多排螺旋CT檢查,其流程包括:選擇64排螺旋CT機對患者進行身體掃描,設置掃描范圍在10-35cm之間,矩陣是512×512,層厚是1.25mm,管電壓在80-120KV范圍內,管電流在150-200mA范圍內,螺距比是1::075。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從足部開始進行有序排查,把圖像傳輸到工作站,通過專業軟件對其展開圖像分析,然后將獲得的數據傳輸到工作站,對層間隔給予動態調整,清晰地展示冠狀面、矢狀面等區域,然后通過表面遮蓋法,把骨表面的大致輪廓進行呈現,并以隨意角度進行旋轉,完全呈現病變位置,在特定情況下需要進行透明顯示或特殊分割等,檢查期間需要把整理到的具體數據交給3名臨床醫生進行判斷,然后對其意見進行統一與整理[2]。
(三)指標觀察
對比兩種檢查技術的骨關節創傷檢出率的變化情況。
(四)數據整理
通過SPSS25.0軟件對以上數據展開研究,其中,x2代表著計數數據,給予(n,%)闡釋。若P<0.05,則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優勢。
二、結果
在60例患者中,發現80處骨折,對相關數據展開分析得出:多排螺旋CT的檢出率96.25%遠遠高于X光片66.25%,其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優勢(P<0.05)。
X光片檢查結果:膝關節、髖關節、腕關節及腕骨間關節、踝關節及跗骨間關節的骨折分別是14、6、15、18處,總計53處,其占比是66.25%。
多排螺旋CT檢查結果:膝關節、髖關節、腕關節及腕骨間關節、踝關節及跗骨間關節的骨折分別是20、9、21、27處,總計77處,其占比是96.25%。相關數據如表1介紹。
三、討論
通過臨床不完全數據統計發現:骨關節創傷疾病在骨科疾病中的發病率約有40%-50%。如果該病沒有得到第一時間的治療,通常會對患者的臨床康復及預后質量造成不利影響,乃至會導致局部關節炎等疾病的出現,所以,盡早實施影像學檢查是對其實施臨床診斷的一個重要方法及過程[3]。X光片主要對一些位置隱匿且微小的骨折不夠敏感,同時,其側重于一些相對復雜的解剖結構等位置的骨折,所以具備較高的漏診率與誤診率。多排螺旋CT檢查是利用一次性掃描技術進行排查,能夠對不同層面的內部信息進行捕捉與分析,例如:一些細小骨折、復雜位置骨折等都能夠在高分辨斷層等作用下進行檢查,由此能夠逐步提高檢出率與精準率。另外,對于一些骨關節創傷嚴重性的評估,也能夠通過多排螺旋CT技術進行掃描,能夠對骨折線、骨折分離、骨折移位等信息進行更完整、具體地呈現,對于一些輕微骨折片的篩查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能夠讓臨床醫生對一些軟組織受損情況進行更客觀、全面地評估與判斷。由此來看,多層螺旋CT技術能夠利用多平面重建技術,對局部病變位置通過矢狀位、斜位、冠狀位等進行剖析與展示,由此能夠更完整地分析腕關節、膝關節、骨關節等位置的具體關節面的為辦好情況,以便于更清晰地對骨折的一些細微之處進行密切觀察與研究。
在以上研究中能夠發現:多層螺旋CT的排查率是96.25%,遠遠超過X光片的篩出率66.25%,此結果能夠證實多層螺旋CT對骨關節創傷的臨床檢查具有顯著作用,能夠獲得更加客觀及完整的檢查數據,以便于為下一步實施臨床治療提供更完整地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杰. 觀察多層螺旋CT對急性下肢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 智慧健康, 2019, 000(002):151-152.
[2]吳振剛.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骨關節創傷性骨折中效果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 004(008):P.113-114.
[3]魯云峰. DR與MSCT在足踝部骨折及關節脫位中的應用對比[J]. 浙江創傷外科, 2020, v.25(06):145-147.
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