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因斯坦曾說過:“問題的提出遠遠難于問題的解決”。在教育界也有這樣一種說法,即為:“只有思考才可以獲得有意義的問題”,問題的提出需要經過思考,相反,問題也可以作用于思考。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問題意識。文章主要分析問題意識引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分析
一、 引言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問題意識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問題意識引導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需要以問題為核心,然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進而形成問題意識,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提出問題。以引導式學習為核心調動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數學思維,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強化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 問題意識的內涵與培養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引導主要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學生如果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那么其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探索,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應遵循學生實際情況,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和鼓勵性原則來開展課堂教學。
三、 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形成的條件分析
(一)內部條件
小學階段的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與自身知識儲備與認知能力有著極大的關系。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身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可以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另外,小學生具備良好的知識結構可以使知識認知過程更加科學,因為學生會在知識結構不完整中發現問題。小學生特點是問題形成的重點,他們有著較強的探究精神和強烈的好奇心,這些特點都可以使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二)外部條件
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與課堂教學氛圍與教師教學模式以及問題情景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向上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一背景下,數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表現,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好的問題。此外,數學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且自主思考能力交叉,所以,數學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全面啟發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而問題情景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的問題情景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最終產生想要解決數學問題的動力。
四、 探究問題意識引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一)構建和諧且寬松的環境使學生敢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可以消除小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學生心情更加舒暢,進而快速進入到自己最佳的學習狀態中。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以生為本,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平等,實現師生良好互動,以真誠的微笑來面對每一位學生,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同時還可以使師生建立起一種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例如在一節應用題練習課中,教師說了這樣一個題目,即:“小明做了7個風車,小紅做了9個風車……”之后再要求學生補充問題,這是一道開放式的應用題,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這時班級中已經有很多小手都舉了起來,a同學說可以這樣提問:“小明與小紅一共做了多少個風車?”b同學說可以這樣提問:“小明比小紅少做了幾個風車?”c同學說可以這樣提問:“小紅比小明多做了幾個風車?”。這時,課堂中已經十分熱鬧,學生也都在積極發言。但教師發現有一位平時比較靦腆的小女孩想要發言但遲遲不舉手,教師從她的眼神中發現了她想要發言的欲望,這時,教師就可以給予她鼓勵的目光,示意她可以發言。然后這位小女孩小聲地說:“小明再做幾個風車才可以與小紅一樣多?”在說完之后,教師立即對其進行表揚,說道:“很棒,你提出的問題很精彩,也是質量最高的”,其他同學的問題雖然較為淺顯,也孕育著智慧和求實精神,這是十分重要和難能可貴的。
(二)以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探究知識
在問題意識引導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即為“問題”,這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支撐。可以說問題方向會直接決定了教學方向,問題質量也決定了教學是否科學合理。在這一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科學設置問題,根據教材與課程標準以及教學目標來設置學習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探索教材知識內容,這即為問題在學生學習中的引導作用。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知識內容時,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知識與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然后針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有引導性、探究性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開展時,教師需要認識和意識到這一堂課教學重點即為物體與圖形,在這一背景下,就可以以物體和圖形特征為問題中心點,這樣的問題設置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對其進行研究,還可以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拓展自身思維,深入了解并掌握知識內容,這對于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三)構建問題情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問題的提出如果可以設置一個背景,那么效果會更加明顯,因為問題的探究也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問題情景的構建是問題導學法開展的重要輔助措施,在問題情境中,不僅可以保障教學順利開展,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即為對知識提出自己的疑惑。合理的問題情景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核心,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其思維會十分活躍,可以跟上教師對問題的引導式教學。所以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問題意識為引導需要重視構建問題情景,讓小學生可以時刻處在探索的氛圍和環境中,這對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極大的幫助。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在設置“課堂小超市”,讓小學生通過買東西的方式來認識人民幣,也可以引入有關于人民幣的小故事,將問題藏在故事中。借助數學故事的引用,既可以調動小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熱情,同時還可以使小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數學問題,提升問題探究的有效性。由此可見,以問題意識為核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借助問題情景的創設才可以提升教學的時效性,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應重視問題情景的構建,以此來促使學生順著問題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
(四)給予學生機會,讓提問成為一種習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走到講臺上當小老師,然后讓其檢查其他同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學生就會想各種問題來考察其他同學,這是一種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提問習慣的重要路徑。例如學生向其他同學提出了4.3-0.35這樣的問題,
給予學生交流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展現自己發現的問題,可以將學生目光引導到更寬廣的空間中。學生在講臺中展示問題會有一種被人承認的感覺,這樣的方式還可以使一些沒有提出問題的學生受到啟發和激勵,進而使其想要在數學學習中發現問題。學生的問題意識需要教師的培養,如果一名教師善于提出問題,那么就會培養出思維靈活且創新力較強的學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強化自身問題意識,可以觀察和留意一些生活中的現象或通過閱讀來進行積累,這樣就可以在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過程中用有價值的問題來啟發和引導學生。
(五)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數學學習終究還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教師教學難以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需求,所以,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實際學習情況來開展針對性學習,這對于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最為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告知學生自主學習方法與技巧。另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小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合作精神,在學生學習出現問題且在自主探究后難以得出正確結果時,可以嘗試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在良好的交流中學生可以獲得正確答案。所以說,探究精神與合作精神對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來講也十分重要,學生需要學會探究知識,然后借助自身認知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對于小學生學習和成長有著極大的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同桌互助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這種以團隊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在發現解決不了的數學問題時,可以在組內進行討論和思考,在整合小組成員的智慧以后,相信就會輕松愉快地解決問題。
五、 結束語
結合全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需要教師有計劃地進行,組織學生從數學知識中發現問題,同時利用問題情景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靈活轉變教學模式,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這對于提升小學生問題思維與數學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溫秋香.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文淵:高中版,2019(8):221.
[2]劉賓榮.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好日子,2019(23):1.
[3]朱俊娟.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神州,2020(14):246.
[4]孟作虎.簡析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9(6):11.
[5]馮彩琴.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外交流,2019,26(38):278-279.
[6]朱曉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5):10.
[7]許慧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語文課內外,2018(31):111.
[8]黃壽德.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9,26(47):177.
作者簡介:付興文,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會師鎮南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