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達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漢語是孤立語,缺乏形態的變化,主要靠語序和虛詞表示語法關系與語法意義。因此,漢語與英語等有豐富形態變化的語言相比,詞綴較少。學術界公認的現代漢語里,前綴有阿、第、初、老等,后綴有子、兒、頭等。漢語中有不少介于詞綴和詞根之間的語素,例如:可、準、半、員、家、界和類等。“家”在現代漢語中既可以獨立成詞,也可以作為構詞語素組成新詞。而“家”作為構詞語素,可以是詞綴也可以是類詞綴。
“家”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共有三個字條,其中一個字條音為“jie”同“價”,不是我們要考略的“家”的用法,此字條將不予考略。剩下的兩個字條,一個音為jiā,一個音為jia。
jiā音字條中“家”可用作名詞和量詞。用作名詞時,表示①家庭;人家;②家庭的住處;③借指工作的處所;④姓氏。用作量詞時,用來計算家庭或企業。
jia音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標出是用作后綴,此字條有兩個義項,一個用于口語中,一個用于方言中。用于口語中的“家”,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例如: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和學生家等。用于方言中的“家”,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例如:秋生家、老三家。關于“家”的詞綴用法,學界的看法是比較統一的,筆者不做過多論述,文章主要對“家”的類詞綴用法進行分析。
目前,學術界對類詞綴的定義眾說紛紜,最早提出類詞綴概念的是呂叔湘,1979年他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中首次明確地提出了“類前綴”和“類后綴”的概念,他指出:“類前綴和類后綴作為前綴和后綴,在語義上還沒有完全虛化,有時候還以詞根的面貌出現,所以得加個‘類’字?!盵1]之后學者們在呂叔湘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類詞綴的定義。郭良夫認為:類詞綴語義未完全虛化并且具有一定構造新詞的能力;[2]馬慶株進一步提出類詞綴一般不是輕聲;[3]張小平認為類詞綴構詞位置固定、不能獨立成詞、構造新詞時具有類化性、詞匯意義大部分虛化;[4]李進玉認為類詞綴在意義上具有“類化”和“泛化”的特點、構詞時具有定位性、在語法功能上可以標示詞性;[5]曾立英認為:類詞綴具有能產性、定位性、意義半虛化的特點并且類詞綴是不成詞語素。[6]此外,辭書中也有關于類詞綴的釋義。《辭?!罚骸邦愒~綴在構詞上結合面寬,意義有所虛化而尚未完全虛化的詞素。其作用與詞綴相類似。可分為類前綴和類后綴?!盵7]《漢語知識詞典》:“類詞綴又稱類語綴、準詞綴、準語綴。指介乎詞根和詞綴之間的半實半虛的語素。這種語素有向詞綴轉化的傾向,但意義還沒有完全虛化?!盵8]
綜合上述定義,筆者認為類詞綴有如下幾個特點:1.位置相對固定;2.意義未完全虛化;3.表明詞性;4.一般不是輕聲(這是針對類后綴而言)。
關于“家”的類后詞綴身份,已經有多位學者確認。呂叔湘、趙元任、馬慶株、陸志韋、劉月華、陳光磊和王玨等都認為“家”是類后綴,但是對“家”在現代漢語中的類后綴用法的詳細分類和類前綴用法卻很少有學者談及。筆者依據《現代漢語詞典》[9]中“家”的義項,對“家”的類詞綴用法進行分析。
“家”的類詞綴用法主要在音為jiā的字條中,此字條共有12個義項,筆者對這12個義項進行了統計,分析其類詞綴的用法。這12個義項中去除名詞和量詞的用法,筆者認為共有6種類詞綴用法。
筆者查閱文獻,學者們有討論“家”類后綴的用法,幾乎沒有人談及“家”的類前綴用法,筆者認為在12個義項中有兩個義項是類前綴用法。
1.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
這類“家”主要用于前綴 ,位置固定,具有區別性的語義特征;“家”與詞根組成“定中結構”的復合詞,這類詞都是名詞。綜上幾點可以判斷在此種結構中“家”為類詞綴。
2.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家兄、家弟、家妹。
這類“家”也是主要用于前綴,位置固定,具有標識語義的作用?!凹摇苯M成的此類詞也都是名詞。
之前學者們認為家的類詞綴用法主要有一種,即表示在某種學問的研究中或在某些活動中有成就的人。筆者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的12個義項,分析認為“家”共有四種類后綴的用法。
1.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家、店家。
這類“家”主要用于后綴,位置固定,是對一類人的統稱,但是與成為詞綴“家”的義項相比,意義還沒有完全虛化。“家”組成的此類詞也都是名詞。
2.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此種情況“家”可以與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組合。
(1)名詞+家
政治家、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軍事家。
(2)動詞+家
作家、畫家、革命家、教育家、旅行家、作曲家、社會活動家、翻譯家。
(3)形容詞+家
幽默家、專家、滑稽家。
這類“家”主要用于后綴,位置固定,表示一類人,但是意義沒有虛化。此種情況,名詞、動詞和形容詞與家組合而成的詞也都是名詞。
3.學術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此義項專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流派。筆者同意呂先生的看法,此義項的“家”在現代漢語中能產性不高,主要用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流派。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該義項“家”在詞中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出現在詞中,例如:百家爭鳴、一家之言。但是,既然此時“家”作為類詞綴,其位置就不像詞綴那樣要求嚴格,并且“家”組成的這類詞語都是名詞,具有意義上的共性,可以組成一個聚合群,所以,筆者認為此義項中的“家”應該被看做是一個類詞綴。
4.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將該義項中的“家”看做名詞,筆者認為該義項可以作為類詞綴使用。此義項中“家”一般不能獨立成詞,主要用于后綴,位置相對固定,意義沒有完全虛化,且這類“家”組成的詞都為名詞。
“家”在四種類后綴的用法中音為jiā,都不讀輕音。綜上分析可知,“家”共有六個類詞綴用法,兩個為類前綴,四個為類后綴。
“家”字目前最早見于商代的甲骨文,其從此發展為現在的類詞綴也有一個過程。
《說文解字》:“家,居也,從宀豭省聲?!彪S著甲骨文的出土,學者們更傾向于家從宀從豕,會意字。關于家的本義,學界歷來爭議不斷,主要有四種意見:第一種同意許慎“居”的意義,但是對居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認為家最初為豕之居再引申假借為人之居;另一種則認為家就是人的居室。第二種認為“家”的本義為宗廟,是宗族進行祭祀的場所。第三種認為家的本義為社會組織。第四種則把“家”定義為以血緣聚居團體為基礎的財產單位,即家族。第一種觀點是較為具體的概念,與今天的意義較為相近;而后三種則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并且他們的意義范圍要比今天的大很多。筆者查閱語料庫顯示,目前,“家”在文獻中的記載最早出自《周易》,其大部分的意義應為“家庭”,如:
1.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筆者又查閱了《漢語大詞典》,“家”jiā音共有31個義項,其中與本義相關的有如下幾個:① 人所居;住房;② 特指自己家庭的住房;③安家落戶;定居;④ 家族;家庭;⑤ 室內;大門以內;房屋的里邊。在《王力古漢語詞典》中“家”共有四個義項:家庭;古代的卿大夫的采邑;夫妻互稱為家;學派。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家既有家庭;人家的意思又有家庭的住處的意思?!凹摇痹诩坠俏闹芯鸵呀洺霈F,而文字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家”字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應該已經產生,這時人類已經懂得飼養牲畜定居生活。河北省磁山文化遺址發現豬、羊和狗等已經被飼養,為了防止野獸的侵襲,人們會將牲畜放在屋內,而河姆渡人的干欄式建筑,人在上面住,牲畜在下面。以上都說明在原始社會,“家”有屋、有人、有牲畜。至于豕是一個象形,它應該是家中牲畜的代表。所以,筆者認為“家”的本義應該是許慎所說的“居”,即人自己的居室。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文明的不斷進度,逐漸產生了祭祀、宗族、階級社會等概念,各種新事物、新概念也不斷涌現?!凹摇庇杀玖x引申出家族、學派等不同的意義。
“家”共有六種類詞綴用法,①筆者對這六個義項分別進行檢索分析,大致分析出其不同的虛化年代。
類1家畜、家禽的用法應該早于家兔、家花,所以筆者主要對家畜和家禽進行檢索。查閱CCL語料庫顯示:家畜最早見于西漢《淮南子》,如:“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罷而不為用,出而鬻之?!奔仪葑钤缫娪诹度何摹?,如:“家禽野獸,殫四生之品;無不放舍焉。是時朝臣,至于民庶,并各隨喜,又錢一千一百一十四萬。”可見家畜一詞比家禽出現的早,“家”該類詞綴的用法在西漢或更早就已經出現。
類2家父在三國曹植《寶刀賦序》中就已出現:“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笨梢姟凹摇敝t辭類詞綴用法在三國以前就已出現。
類3檢索顯示,田家一詞東漢時便有:“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報孫會宗書》)東家、行家等詞則較晚之后產生。可見“家”此義項的類后綴用法,最遲至東漢時已經產生。
類4根據語料庫顯示,法家在文獻中要比儒家、墨家等詞出現的早?!胺摇痹趹饑豆茏印分芯鸵殉霈F:“管子曰:‘非法家也。大夫高其壟,美其室,此奪農事及市庸,此非便國之道也。民不得以織為綃而貍之于地。彼善為國者乘時徐疾而已矣。謂之國會。’”儒家、墨家等詞在東漢時才出現。由此可見“家”的此類詞綴用法,在戰國更早前已經出現。
類5王力認為“家”表示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的用法是從學派的意思發展而來的,[10]例如:建筑家、藝術家等。筆者贊同王力的觀點,所以,此種“家”的類詞綴用法應該晚于表示學派的家。根據語料庫顯示,畫家一詞最早在北宋話本《夢溪筆談》中就已經出現:“畫家為之自有法,但以肩倚壁,盡臂揮之,自然中距?!笨梢娂业拇祟愒~綴用法,最遲北宋也已經出現。
類6公家一詞根據語料庫顯示,最早見于春秋《墨子》:“舍公家而奉季系。”可見此類詞綴的用法出現較早。
經語料庫檢索分析可知,“家”的六種類詞綴用法中,“公家”一類詞出現的最早,其次是表示學派一類的類詞綴,而“家”出現在畫家、作家、藝術家等詞尾的用法出現的最晚。這六種類詞綴按產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如下:類6>類5>類1>類3>類2>類4。
學界普遍認為類詞綴有三種發展前景:1.完全虛化,語法化為典型詞綴;2.停留在類詞綴階段;3.倒退回原始詞根階段。關于“家”類詞綴的發展趨向,筆者通過分析做一個大概的預測。
類詞綴是介于詞根和詞綴之間的語素,要預測類詞綴的發展方向,就要理清類詞綴和詞根、詞綴之間的不同之處?!耙恍╊愒~綴,意義還沒有完全虛化,或多或少和詞根有一些聯系,語音形式上又與詞根相同。”[11]由此可見,類詞綴發展為詞綴則要意義完全虛化,后綴則要變為輕音;類詞綴倒退為詞根階段,則意義要實詞化。否則類詞綴則保持它類詞綴的身份不變。呂叔湘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中提到了語綴能產和不能產的問題。之后尹海良又進一步發展了呂叔湘的觀點,他認為:詞綴主要是組合構詞能力強而類詞綴是生成新詞能力強;詞綴語義完全虛化,因此,詞綴可以脫落詞根而詞義不受影響,類詞綴則不能輕易脫落。[12]結合上述的論述,筆者將從意義虛化、輕讀音和能產性等三個部分討論“家”的發展趨勢,其中,以意義虛化為主,能產性和輕讀音為輔。
類1我們應該注意到家雀兒、家鼠和家燕等三個詞。這三個詞雖然與人工飼養和培植的意義關系不緊密,但是這三個詞是“家”的這種類詞綴用法的泛化。家雀兒、家鼠和家燕的別名為麻雀、老鼠和燕子,因為這三種動物伴人而居,與人類關系密切,所以在名字前加“家”。這種“家”的用法是在家雞等詞的基礎上的進一步虛化。筆者認為類1很有可能完全虛化為典型的詞綴。
類2用作謙辭,并沒有具體的意義,發展到今天其語義已經非常虛化。在中國文化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謙辭和親屬稱謂基本上已經固定,因此類2也就不太可能產生新詞。從以上兩點筆者認為類2很有可能完全虛化成為典型的詞綴。
類3讀音為jiā,其意義較為實在,并且還有很強產生新詞的能力,一些新興行業的興起,都會促使類3新詞的產生,例如:淘寶的發展和興盛產生了淘寶賣家。此外,筆者認為在短期內該義項不會虛化,因此類3將會停留在類詞綴階段。
類4與類3的情況一樣,具有較強的產生新詞的能力且較長時間內該義項不會虛化。呂叔湘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中說:沒有“演奏家”一詞,可是該詞現在已經被我們使用。綜上,類4也會停留在類詞綴階段。
類5和類6類詞綴用法產生的年代都比較早,春秋戰國時就已經開始使用。這兩類的詞匯集合群數量較少,不太會產生新詞,可是這兩類詞義不容易虛化,目前讀音依然為jiā,因此類5和類6在很大概率上會保持其類詞綴的用法。
綜上所述,可知“家”的類前綴用法很有可能會成為典型的詞綴而其它4類則長時間內停留在類詞綴階段。通過上述分析,筆者還發現“家”作為類詞綴產生新詞的能力,與其組合的詞根能不能產生新詞有很大的關系。和類3、類4組合的詞根,有很強的能產性,所以這三類就有較強的產生新詞的能力。而與類2、類5和類6組合的詞根不能隨便產生新詞,所以這三類產生新詞的能力較弱。
本文從“家”在現代漢語中的義項出發,歸納其類詞綴用法,筆者共分析出“家”的六種類詞綴用法?!凹摇钡念愒~綴用法產生年代較早,最早在春秋戰國或更早時期已經產生。經過分析,“家”的類詞綴用法,除了表示謙辭用法的“家”很有可能成為詞綴,大部分會滯留在類詞綴階段。
注釋:
①基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對“家”六種類詞綴用法進行標號,從類前綴到類后綴分別為類1、類2、類3、類4、類5和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