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精心打造區級班主任工作室,讓班主任在工作室團隊中學習和實踐,在項目驅動中歷練和提升。在工作室的引領下,班主任認識到,班主任的幸福在于,享受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追求幸福的教育之夢。
【關鍵詞】班主任;區域;工作室;幸福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07-0020-02
【作者簡介】華莉,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教師發展中心(江蘇鎮江,212000)研訓處副主任,高級教師。
一、緣起:那次難忘的培訓活動
2011年暑期,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首次組織了一次為期6天的區骨干班主任培訓活動,50多名中小學班主任參加了培訓。培訓結束,大家自主建立了“幸福的老班”QQ群,在群里交流。大家常常談論班主任工作到深夜,內心深處對班主任工作的摯愛之情溢于言表。有好幾個班主任提議:我們是否可以建立一個班主任工作室,那樣我們就可以經常交流,可以共同成長。這一設想得到了教育局領導的支持。工作室成立伊始,經過充分討論,就提出了明確的工作目標:
提升自我——為優秀班主任搭建學習研究和交流展示的平臺,走自主發展的專業化成長道路,從而打造我區高層次的優秀班主任隊伍。
發展學生——將“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作為自己的天職,所有成員做到真實、真誠、真愛、真干,用真心真情去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孩子們和自己一起幸福成長!
幸福成長——營造互尊、互助、輕松、明快的工作氛圍,形成凝聚力,吸引區域內優秀班主任參與其中,激發工作的熱情,感受職業的幸福。
拓展輻射——參與區班主任培訓工作和校本培訓工作,促進我區班主任隊伍的整體成長。
二、成長:在工作室團隊中學習和實踐
1.爭取支持,主動發展。
教育局領導非常重視德育工作,因此對班主任工作室的活動也很支持。在人員上,從開始的自主加入(唯一條件:熱愛)到由校長推薦校優秀班主任加入;再到制定工作室整體運行方案,由教育局層面出臺人員招募、運行和考核等規定。只要我們的工作有利于推進教育發展,只要廣大班主任有主動發展的良好愿望,領導都會支持。領導的支持和重視,在給予班主任更大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賦予我們工作室和班主任更多的責任。
2.專家引領,合理規劃。
專業的發展只靠熱情和埋頭苦干是不夠的。區班主任工作室申請成為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的研究基地,得到南京師范大學班主任研究中心專家們的指導。在制定工作室法政規劃的時候,我們確立了“四個結合”的原則:與班級學生教育需求相結合,與教育局德育改革結合,與學校德育重點結合,與個人發展方向結合。一線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忙碌的,班主任工作室的活動不能做加法,要做減法。只有和班主任日常工作相結合的、實實在在的培訓活動計劃,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3.自主研修,交流學習。
我們要求工作室成員制定三年個人成長規劃、學期行動計劃,嚴格按計劃執行,定期參加交流匯報。工作室成員每年必須做到“五個一”:每人每年主持一次區級班主任“魅力”沙龍活動;每學期寫一篇班主任方面的論文;每月讀一本以上專業書籍,寫讀書筆記;每月寫一篇教育隨筆;工作室集體每月出一期工作室活動簡報等。
4.實踐反思,拓展輻射。
工作室成員在班級管理和學生培育方面,不斷實踐,定期進行交流研討,在實踐中反思,提升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每位成員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通過論壇活動、專題講座、班隊會示范課、成果匯報等方式同步帶動區內班主任一起學習,一起研究,一起提高。
三、蛻變:在項目驅動中歷練和提升
優秀班主任除了要在工作室團隊里共同學習,更要參與到區域重點德育工作項目中,去歷練,去提升。
1.積極創新班級管理體制,培養了一批區域德育改革的“生力軍”。
2013年起,我區展開了一系列“德育體制改革”,進行了“以‘制度創新為抓手的區域德育體制改革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班主任工作室團隊就承擔了課題中“班級教育小組改革”的研究,一批德育改革和實踐的生力軍快速成長起來。
2.主編家校合育讀本,打造了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師”。
2015年,在南京師范大學班主任研究中心的引領下,工作室成員們開始編寫《對話家長》一書。為了編寫出教師們真正需要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家校合作讀本,大家進行了問卷調查、市場調研、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評估;熱烈商討書目的框架,構建目錄體系,多次請專家論證。2017年11月,《對話家長》由教育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我區也組建了涵蓋幼兒園、中小學的家庭教育講師團,班主任工作室團隊的成員就成了講師團的中堅力量。
3.開展“問題學生”教育診療工作,做教育工作的“研究者”。
2017年起,我區又開始了基于“案例研究”的全員教師教育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教育診療”主張從學生實際出發,對一個個學生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學生問題背后的原因,并拿出對策。在這個德育項目中,骨干班主任團隊也迅速成長為這個項目的區級指導教師。他們主要負責四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習,二是形成課程,三是送培到校,四是自我積淀。我們的骨干班主任們更是在這個項目的推進中轉變思維方式,探尋問題背后的原因,切實解決實際教育中的問題,主動做德育工作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