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廷食
語文教育家黃光碩說:學生的語文學得怎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的語文能力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標志。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可謂舉足輕重。上好習作課,幫助學生擺脫“難做文”的困境,便成為教師必須攻克的難題。總結以前的教學經驗,我認為習作教學容易走進一些誤區。走出誤區,破解難題,是提高習作教學最直接高效的辦法。
一、存在誤區
(一)認為學生無話可說——沒有題材
認為學生的生活范圍狹小,沒有可以進行書寫和表達的事例。簡單包辦,拿優秀作文刊物當作學生的習作寶典,甚至逼學生套模板、抄公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忘記了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想法,有情感,會思考。
(二)認為學生有話不會說——不會選材
認為學生思維單一,不會選擇材料組織語言,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教師總是擔心,不敢放手,不厭其煩地細致解析,有意無意地要求學生按照成人的思維去表達,忽略了學生自我欲求的表達。
(三)認為學生不會妙說——不會組材
認為學生只會記流水賬,詞語總是難登大雅之堂——什么修辭格、語法結構、照應鋪墊全沒有,更別提習作的形象生動、深刻感人。總覺得優秀的作文都是寫作技巧撐起來的,技巧會了,作文就會了,忽略了學生內心情感世界的描摹。
二、探究原因
(一)教師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師只盯住一些大型活動或特殊事件,卻不知這樣的題材學生缺少真切的感性認識,學生很難表達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寫文章自然成了記流水賬。
(二)教師的點撥不到位,使得學生的寫作目的不清晰,沒有激活學生的寫作欲望。學生東拉西扯,胡謅一通,胡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后,都不想看第二遍,并沒有真正從習作當中得到什么實際的精神愉悅、成長快樂或生活啟迪。
(三)不顧學生年段、心理特征,強行拔高。缺乏對學生認知水平與心理發展的客觀評價與考查,違背教育規律,拔苗助長,用名篇佳作的標準要求小學生習作,總要求學生寫一點“有趣的”“有意義的”事,使假、大、空的習作弊病泛濫成災。
三、解決策略
(一)給學生空間
1.展示自我的空間。習作指導就是要打開學生思路,使每個學生都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的平臺,這就需要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習作教學忌盲目濫用范文框定學生的思路,要放手去寫,讓學生有“我手寫我心”的暢快體驗,選擇自己感覺愉悅的、有趣的、最有想法、有話說的內容去寫。同時,教師的指導,是在尊重學生個體思維前提下進行的引導,而非按照教師的思維、經驗和慣用語言將學生格式化。
2.自由表達的空間。教師不管怎么教,最終成果都要落到習作上,學生能否主動、積極,要看是否有自由表達的空間。從一開始寫話,就要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和激發學生快樂習作,在評講中保護和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一旦形成學生強烈渴望表達的良好習作氛圍,習作教學就有了成功的保障。
3.彰顯本真的空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孩子們切身感受到的現實生活就是習作的源頭活水。讓現實說話,托本真表達,這樣的習作才有意義和價值。習作教學要求說真話、述真情、講誠實。要想做到誠,必須待人真誠,立誠就成為作文的關鍵,更是做人的關鍵。因而教學生寫作文,就是要“立德樹人”,反對說空話、假話、套話。學生的習作應當是學生生活的真實印跡,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習作的精彩瞬間時,就學會了開源活流。
(二)給學生時間
1.成長發展的時間。隨堂習作課,教師要堅持當堂完成,要讓學生的每堂課都有收獲、有成就感,要給學生時間去練習。教師和學生的成長都需要時間,而學生的邏輯判斷、觀察想象能力的獲得更需要時間。不要苛求學生一堂課就什么都懂,教師要有一顆迫切的心,更要有一種“等待”的姿態。
2.習慣養成的時間。從一定意義上講,作文就是一種持續不斷尋求最佳表達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長久的練習,勤于動筆、多加練筆是習作水平迅速提升的不二法門。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習作習慣作為一項“工程”來抓,比如樂于讀書勤于動筆,再如勤于思考敏于觀察。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才能養成習作習慣,且要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
(三)給學生方法
1.閱讀的方法。習作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閱讀能力的培養,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厚積才能薄發,因而習作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閱讀課上,教師以讀促悟,以悟促寫,是學生習作的最佳契機,適時讓學生做點小練筆,既促進了閱讀教學,又提升了習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教師要注重課外閱讀,借助圖書角、讀書分享會拓寬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寫日記、寫讀書筆記、寫觀后感、做批注等。語文的學習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2.構思的方法。構思就是教會學生打腹稿,學生習作有了思路,準備了內容,怎么去“構筑”,這時就要明確思路:一是思想,要寫什么;二是內容,不寫哪些;三是順序,誰先誰后,先把這三點理順了。構思的過程就是把思想內容、語言修辭、寫法技巧融合為一體的過程。打腹稿前,要教會學生列提綱,綱舉目張,這樣習作就輕而易舉了。
綜上所述,教師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困惑得以冰釋,思路空明澄澈、方法恰到好處,就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激發寫作的欲求,掌握表達的技巧;保持純真的心態,養成習作的能力;就能夠使習作教學科學規范、井然有序、妙趣橫生且高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