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倩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每天幾乎都在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來進行交流、工作和學習。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開設電腦繪畫的教學內容是十分有意義的。如何讓學生掌握電腦繪畫的技巧,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引領學生去進行實踐操作,啟發創造天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繪畫教學;技巧
開展繪畫教學,要求學生靈活應用鼠標進行操作,剛開始課程內容對孩子們具有吸引力,但幾堂課下來,部分學生因把控不住鼠標,認為電腦繪畫太難了,而失去信心,教學效率和質量難以保障。基于此,本文將主要探討小學信息技術繪畫教學的技巧,希望可促進教學現狀的轉變提升。
一、展示優秀作品,鼓舞學生信心
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剛剛接觸電腦,對鼠標的操作控制還不能做到“隨心所欲”,在操作鼠標時很容易因害怕失敗而不愿意嘗試。遇到這一情況,就需要教師貼心地去引導,教師可利用演示光盤,面向學生進行展示,帶領學生走入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讓學生通過觀看意識到計算機繪圖的強大和無限魅力。
當然,我同時也會給學生展示一些相對稚嫩的作品,告訴學生這是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學生剛學“畫圖”時所創作的,鼓舞學生信心,使學生產生創作的意愿和動力,主動去學一些繪畫的技巧。
二、創造動手機會,學生進行嘗試
新時代的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居于主體地位,而教師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充分展示其風采,恣意揮灑其激情,也保障了課程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開展“用顏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教學時,我就特別設計了一個懸念,畫了一個不封閉的圖形讓學生進行涂色,學生開始嘗試“煙囪”涂色時會遇到一些問題,顏色為什么涂到煙囪外去了,問題的產生激發學生去探索,去嘗試利用工具創造選區解決問題,這樣的探索過程也利于學生對“用顏色填充”工具加深了印象,明確了這個工具的用法和注意點。
三、設置練習題目,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發現,學生對于“畫圖”中各種基本工具的使用都比較容易掌握,但不能靈活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詢問學生一個彎彎的月亮,通過幾分鐘,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完成繪制。問題剛提出來,大部分學生都從常規思維出發,用鼠標畫線條所畫出的“月亮”,外形還不夠理想。而班中有一些思想活躍的男孩,突發奇想先畫好兩個大小基本相似的圓,然后移動其中的一個圓,把它覆蓋在另一個圓上面,組成一個新月形,接著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以此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積極探索研究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另外,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教學,向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練習題目,這樣學生也躍躍欲試,以百分的熱情投入接下來的練習中,在練習中也易收獲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四、任務驅動學生,主動探索新知
在“畫圖”程序中,“曲線”工具的功能非常強大,但要想靈活地應用曲線確實需要一些時間。怎樣讓學生真正掌握曲線工具的用法呢?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法”要求學生:(1)畫彎曲一次的曲線;(2)畫彎曲兩次的曲線;(3)畫封閉曲線,即一個花瓣。用任務驅動學生逐步深入探索。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適當放手,由學生先根據任務自己嘗試操作,遇到問題再看操作要領,最后自主進行操作要點的總結,真正地轉換身份,學生的能動性、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夠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實際顯示這種教學方法比讓學生盲目地探索或是老師直接說教學效果來得好。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探究情況,加深任務難度,讓學生嘗試利用曲線構建完整圖形,并填充顏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五、延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能力
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若一味要求學生都按一個指標去完成任務,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所以教師可以適當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潛力。例如,在上“美麗的高樓”這一課時,教師可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任務,讓學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他們自由地去創作。這一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思考高樓的形狀、顏色、裝飾花紋等以及該如何使用繪圖工具,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學生也能從體驗中感受到電腦繪畫的優勢所在,更加熱愛創作,信息素養得以提高。
六、結語
小學生是正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教師的信息課堂教學要循序漸進,充分挖掘電腦繪畫的優勢,通過各種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電腦繪畫、掌握電腦繪畫技巧,并促進各項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華孌.“巧”用兵法“妙”教畫畫:探索小學信息技術繪畫教學新模式[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6):78.
[2]高晨怡.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繪圖軟件的教學思考[J].中小學電教(下),2018(2):76.
[3]張盛輝.小學信息技術課中電腦繪畫的教學實踐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