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蘭
“閑花只好閑中看,一折歸來便不鮮”,學生如花,只有在閑野中才能盡顯新鮮與可愛,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信、優秀。但是許多不好的社會風氣正慢慢影響著當代中學生,因此德育工作必須對癥下藥,做到懲罰既為原則又要藝術化,激勵既為基礎又要方法化。
一、無規矩不成方圓
教育不能沒有懲罰與批評,學生知錯知惡方能明事理,這是教育的原則,以此為原則加以人性化、藝術化的處理,這樣懲罰的效果才能更好。
1.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并對規章制度作用進行藝術化分析。規章制度約束著學生行為,讓學生在良好的風氣中健康成長,因此,學生應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懲罰是學校教育的原則,有了它教育教學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現實教學中,班主任往往生硬、公式化地公布規章制度,學生也只是應付式地對待規章制度。如果班主任的批評稍微激烈,懲罰稍微嚴厲,學生便會產生抵觸和不滿,因此讓學生理解規章制度的重要性,知道遵守規章制度的價值,那么學生就不會對規章制度產生強烈的抵抗情緒。比如針對遲到現象,我開了一節主題班會,讓學生收集有關“準時”的文章和實例,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并將總結以小品的形式表達出來,讓所有學生明白:對個人而言,守時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拖拉遲到會讓身邊的人厭惡;一個守時的團隊,會形成嚴謹而奮發的氛圍,在這樣的班級團隊里,每個同學都會努力進取。經過這樣藝術化的處理,學生從內心深處理解了守時對自己是多么有利,這樣規章制度的執行就不再生硬、被動了。
班主任藝術化地分析規章制度內在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規章制度于己于班級都是有益的,在此基礎上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做到懲罰有效,整個班級才能秩序井然,嚴謹向上。
2.懲罰不能脫離理解與尊重??释玫嚼斫馀c尊重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犯錯的學生在接受批評懲罰時已是沮喪不安,這時班主任能在懲罰過程中找到學生值得尊重和理解的閃光點,那么批評、懲罰就不再是狂風暴雨,而似涓涓細流,學生更愿意接受,這樣德育就到位了。我班有兩個男生上課非常愛說話,但我發現他們的英語成績提高很快,原因是他們每天早上都在大聲誦讀英語,于是我在英語早讀中專門設計一個“秀我英語”環節,讓他們倆大聲朗讀、領讀,并告訴全班學生:愛說話,能講到點子上也是一個亮點。一段時間后,他們愛講話的習慣轉移到課間的暢談中去了。
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理解他們想要做好卻自制力差的矛盾心理,及時將他們的缺點轉化為亮點、優點,批評與懲罰教育才能如春風細雨般深入學生內心,才能從根本上讓學生糾正錯誤。
二、表揚也是德育很重要的一環
在德育工作中老師要懂得表揚,喜于表揚,全力創建一個互愛、和諧、團結的班級氛圍。
1.加強溝通,不忽略一個學生,用激勵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個學生都有被關注表揚的渴望,班主任要用耐心與關愛多與學生溝通,常常給予表揚與激勵。每個學生都有著很大的潛力,班主任要練就一雙慧眼,幫助學生找到被忽略的亮點,并且要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和激勵,讓學生找到自身的價值,自信成長。
2.激勵教育應當多元化,不能單一化。學校對學生的評價偏重于學習成績,許多老師以成績好壞來評價一個學生,對學生的激勵也是以成績好壞作為標準,這樣就使整個教育變成了應試教育。
實施德育,既要重視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要重視學生的品德發展,要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制定目標、機制,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與激勵。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個評價與激勵機制,根據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表現給予表揚、加分,讓學生輪流成為班級的道德榜樣、學習榜樣等。對學生的評價激勵應多元化,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信心。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