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君
(長春市九臺區第二十二中學,吉林 長春 130000)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應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這歸功于多媒體更好地把教學內容以音頻和視頻相結合,讓學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初中數學的重難點知識更容易掌握。
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教師以引導學生為主,學生主導課堂活動,教師輔助學生學習。教師應該與學生互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緩解枯燥乏味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而當信息技術被應用于課堂教學后,課堂的情境就開始多樣化。比如,用多媒體把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相關知識情境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理解、解決問題。但多數學校卻沒有發揮好多媒體教學這方面的優勢[1]。
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抽象,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已經無法更好地輸出知識,這樣一來,重難點知識的教與學就一直困擾著師生們。比如初中數學中的對幾何知識的理解,由于想象力不足,幾何概念難以理解透徹,難點知識就掌握不了,繼而就打擊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后,可以把需要想象的知識點直觀地展示出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多數學校急于教學進度,對信息技術利用率不高,就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教學中知識點及重難點問題,可以準確地把教與學中遇到的繁雜問題更直觀地呈現出來,降低教與學的難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實際教學中教師會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忽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讓自己成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2]。
初中數學知識點介于小學和高中之間,其具有過渡性特點。在內容方面較小學而言更加抽象,尤其初二以后新增的幾何課程,在理解教學知識時就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才能掌握知識重難點。而利用信息技術來教學,數學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視頻直觀演示,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傳統數學課堂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
信息技術教學普及后,教師的課件也得以有效提高且多樣性,在傳統教學方法上這種多樣性的教案是無法提高的。多媒體大數據可以為我們初中數學教師帶來方便、全面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這樣再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能力特點來量身打造教學課件。這樣對提升課堂效率和學生掌握知識點有很大的幫助[3]。
提高初中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高效溝通,是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的重要特點。以往教學中多數是“填鴨式”教學,教師主動學生被動,而多媒體教學被運用到課堂后,除了課堂上的交流外,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更多的社交軟件進行直接溝通,這樣就減少了因溝通障礙導致的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并且還同時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能力。
由于初中數學知識相對抽象、難以理解,直接導致部分學生懼怕數學,那么解決這一難題的重擔就落在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上了,所以需要巧妙且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中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繼而培養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利用信息技術來設計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新知識點提供學習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知識海洋,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樂趣[4]。
在高效的教學情境中,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信息技術逐漸普及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師可以信息技術設置與學生相關的教學場景,運用提問、合作、引導等方法,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總結,這樣就會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5]。
初中數學教師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探索和研究出來的結果進行評價,要求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探討,最后進行歸納、總結。教師還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借助多媒體來報告研究成果,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教育部新課改以及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于教學中的前提下,初中數學教師不但要利用好信息技術進課堂這一有利教學措施,不斷提高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措施,還要積極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選擇貼合實際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方法,使整個初中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順利完成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