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霞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視力問題,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愛眼護眼意識的增強,對眼視光學科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對眼視光專業技術人才在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不斷提出新的挑戰。近年來,眼鏡行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重要的民生產業,該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更有針對性,而且需求量很大。
眼視光技術專業是一門集理、工、醫、美、商于一體的交叉學科,眼視光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眼視光行業中的高級技術人才,即具有專業的眼視光、眼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并掌握眼睛檢測、驗配,屈光不正矯正和視覺訓練的眼視光醫療技術人員,是一個專業技能要求非常強的專業。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在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步入社會進行社會接觸,提高個人能力,發揮自己的才智以求和社會有更大的接觸,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活動。 是課堂理論學習的有效輔助。
培養專業技能強、業務素質精、社會責任感強的眼視光專業技能人才,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育人方面的作用,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設置應該結合專業特色和國家政策,以專業為引領設置社會實踐題目,才能真正發揮社會實踐與學校課堂育人的同向合力作用。
高職院校中眼視光技術專業是個小專業,每屆招生學生人數在30-100人之間,招生計劃在100人及以上的非常少,多數在50人左右,所以眼視光技術專業一般是歸屬于其他專業的大系之下,例如:臨床醫學系,醫學技術系、生物醫學工程系等等。而在每年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實踐題目往往由人數眾多的其他專業牽頭組織,從而導致暑假社會實踐對眼視光技術專業缺乏專業針對性[1]。
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生源素質相對偏下,加上現在社會環境的影響,其側重點往往在虛擬網絡上,而且眼視光技術專業在高職院校中都是小專業,在專業教育和宣傳中往往處于劣勢地位,往往淹沒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所以專業認同感降低,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稍弱。
培養優秀的眼視光技術人才應該結合專業特色和國家的政策,開展多元化的專業社會實踐活動,與理論課程學習形成合力,助力視光技術人才培養。目前我校的眼視光技術專業社會實踐教育較為豐富,培養出優秀的視光技術人才,現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隨著國家對青少年視力健康狀況的愈加重視,將青少年的視力健康狀況列入政府考核中,眼視光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得到了越發重視,國家鼓勵醫學院校開設眼視光、健康管理相關專業,培養近視防治、視力健康管理專門人才,加強視光師培養,加強基層眼科醫師、眼保健醫生培訓。我校充分結合國家及教育部門的政策,加強職業教育,通過進班宣講和微信公眾號助推等方式,使視光技術專業學生充分認識到其專業重要性,增強職業認同感。
在正常教學過程中,我們結合眼鏡營銷實務的多門課程,開展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每年都會在大二學生中開展“眼鏡行業”社會實踐調研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確定調研方向,形成調研問卷,利用十一假期返鄉進行社會調研,返校后根據調研材料,充分整理分析形成調研報告,以答辯的形式進行競賽,以競賽的形式鍛煉了學生臨場應變能力,增加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參加社會調研和答辯了解了目前行業的現狀,為日后創新創業作了充分的準備[2]。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全國愛眼日對于眼視光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重要的節日,我校會根據“全國愛眼日”主題開展多形式的社會宣教活動,一方面響應國家號召,宣傳愛眼護眼知識,增強人們的護眼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宣教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作為眼視光技術人才,其自身所擔負的責任,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在利用自我知識幫助別人時,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大學生的視力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加強愛眼護眼知識宣傳的同時,我們每年都會要求視光專業學生對新生進行視力義診,建立新生視力檔案,在服務新生的同時讓視光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獨自完成視力檢查的各項規范操作。為畢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多元化的社會實踐對視光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意義重大,是對課堂理論學習的有效的、必不可少的補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行業認知能力,職業認同感、自豪感、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但是多元化的社會實踐需要學校部門的有力支撐,為其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我校有針對眼視光專業的二級學院,學院在培養視光技術人才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能夠有效地保障眼視光技術人才培養各種有效措施的實施,從而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