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陽
(葫蘆島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遼寧 葫蘆島 125000)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進一步加快,為保證教育工作的落實能夠真正為社會發展提供保障,則必須要針對專業課程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針對當前現狀來看,財務會計能夠保障企業在運行中實現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所以該專業在社會中有著較高的地位。對此,如何實現在課程思政視角下,使財務會計教學實踐工作能夠真正培育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則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對于課程思政的理念來看,它其實就是以一種綜合性教育理念的應用來實現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全融入學生日常所學的專業課程當中,以此通過全方位的教育工作開展,實現以全過程為基礎來滿足育人的目的,這樣就能夠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實現協同育人的效果。與此同時,課程思政理念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之一,就是以融合性為基礎來實現滿足對所有學科的有效融合,所以這也使得課程思政其實并不是以一種獨立的形態進行課程的設立,它需要通過學科教師將這種理念融合到具體的專業教學內容中,這樣才能在教學環節的準備上,實現以多途徑教學為主來滿足立德樹人的目的,并最終體現其價值引領的特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1]。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會計專業來看,每年的畢業生將會為社會輸送大量的會計人才,而想要保證市場的穩定運行,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則必須要實現在其專業課程當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出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使自身具備著良好的職業素養,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指出明確的道路,并使學生能夠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第一,對于課程思政來看,其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會計教學中,并以人才培養為目的來實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多項措施的應用來保證學生發展的全面性,進而才能真正做到將思政教育融入會計專業的各個環節內,并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各項能力的顯著提升,同時,也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擁有著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在基本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思政教師就要與專業教師一起承擔育人的責任,還要將專業課程內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挖掘,并將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內容與之進行融合,這樣才能通過多途徑工作的開展來實現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能夠真正以學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為主,來滿足全新課程體系的打造,這樣才能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真正使學生獲得綜合發展。
第二,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數據信息爆發式的增長,這也使得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特征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對于會計專業的課程教育工作開展來看,如果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必然就會導致在各項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很難保證以學科教育為主來實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會由于思政工作落實不到位而導致學生的發展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2]。與此同時,針對當前的學生群體來看,很多學生其實對思政課程并不感興趣,而是喜歡參與更多的實踐活動,通過集體來實現自我能力成長,或者通過網絡來了解世界。對此,對于學科教育工作開展來看,其實應該將知識教育與時事進行有效聯系,并以思政教育為目的來實現多途徑融合,這樣才能以現實生活中,學生身邊發生的例子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因材施教來實現將各項教學內容都融入思政元素,這樣才能使學生將專注力放在現實當中,并以自我發展為主來實現學科學習。
第三,在很長時間內,其實教師喜歡將德育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掛鉤,并認為德育教育其實就是思政教師應該做的事情,所以這就導致專業教師在教育工作開展中,往往會以學科教學為主來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對此,這種思政教育脫離學科教育的現象,就無法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基于此,在基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專業教師必須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將德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更要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和教學內容篩選上進行有效選擇,這樣才能夠以全面育人為主,實現對學生的發展做好培育工作的目的,進而才能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第一,對于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而言,很多專業教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于理論知識講解以及專業技能培訓上,這時就會忽略對會計人員所必備的素質進行培育,甚至很多教師并不會將會計職業道德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所以這就直接導致在進行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直接忽視此部分的內容[3]。因此,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來看,由于投入時間嚴重不足,這就導致很多畢業生其實自身并沒有具備會計專業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而也使學生在就業時面臨著諸多問題。
第二,對于財務會計專業的教學而言,如果專業教師并沒有將會計教學活動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聯系,則必然會導致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中,無法保證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即使有部分教師實現將其內容進行聯系,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由于教學手法僵硬,其實也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此外,對于很多學校的課程教育來看,由于思政教育與學科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沒有實現利用現代化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這也使得思政教育仍然是以說教為主,這就缺乏了針對性與教學親和力,從而也直接導致最終的育人效果十分不理想。
第三,近年來,會計地位的突出使得在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就更要將德育教育與學科教育進行有效融合,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就業時有著良好的競爭優勢,同時,也能夠使專業素質的體現,使會計地位能夠得到維穩。但是對于高校會計專業來看,由于很多學生出現了理想信念淡化的問題,這也導致學生的道德行為有所缺失,甚至在工作時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學校在思政課程與學科融合的過程中,沒有實現將二者進行有效聯系,并真正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發揮自身的實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思政融入學科教育來看,它不僅僅是思政教師和學科教師的工作,還要包括所有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系列教師都要實現將自身的教學任務與思政進行有效聯系,這樣才能實現以全過程、全方位為基礎來滿足育人的需求[4]。
第一,對于會計專業課程而言,必須要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元素,而且要保證課程思政的投入時間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在進行基本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講解專業知識時,首先要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學習,更要讓學生針對學科內容中容易出現問題,或者是在會計領域內容易出現造假的地方進行思考,以此來帶動學生探索的興趣,這樣就能保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對問題進行深入發掘與了解,并真正以自主解決為主來做到自我提升。同時,在基本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要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基礎內容進行全面講解,更要結合案例來實現將相關責任進行有效敘述,從而才能通過以小組合作進行案例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實現多角度,深度思考誠信的重要性,以此才能真正使課程內容能夠有更多的思政時間讓學生進行學習。
第二,對于會計教學實踐工作開展來看,必須要改變過去的落后教學方式,還要有效利用新興技術來實現教育平臺的有效打造,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將思政教育完全融入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平臺應用時,能夠既實現獲取專業知識,又能夠受到思政教育的洗禮。此外,對于平臺的搭建來看,也要為學生給予更多的實踐機會,更要讓學生在實習時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現實實際進行有效結合,以此才能夠以實踐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獲得自我素質的提升。
第三,對于財務會計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來看,教師必須要實現將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聯系,而且要保證自身能夠加強對思政內容的學習,更要深入了解思政的內涵,這樣才能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教育工作開展的要求[5]。與此同時,財會專業教師不僅要實現對學生進行指導與教育,自身的德育、育才能力也必須要進行提升,這樣才能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實現將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專業教學內容中,以此才能使思政教育真正發揮自身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落實,對于學科教育工作開展來看,在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必須要實現滿足將思政教育與學科教育進行有效融合,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對于基礎教育工作開展來看,財務會計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在課程思政的視角下進行優化與提升,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財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