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妮
摘要:在幼兒的社會關系當中,同伴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同伴關系通常存在于幼兒需要集體去完成某一個事項,而掌握的相關交往技能,以及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同伴關系的建立,能夠為幼兒未來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相關研究表明,在對幼兒的指導過程當中,教師和家庭都對孩子同伴關系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發揮幼兒園當中老師對孩子的引導功能,促進孩子們同伴關系的養成。
關鍵詞:中班幼兒;同伴關系;對策
同伴關系是幼兒在形成自身社會化屬性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往往需要幼兒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逐漸建立起來。而幼兒建立同伴關系的最大載體,就是通過玩游戲,在游戲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以及游戲角色,都是由幼兒自己去選擇并且演繹的,而在游戲環節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各樣的需要,團結合作的項目也需要幼兒之間進行彼此溝通,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同伴意識,讓他們能夠在游戲當中實現自我的成長。
一、同伴關系的概念
在相關研究當中曾經表明,同伴關系,實際上指的是兒童之間所形成的一種相互協作的關系,多指同齡人之間因為某種目的而需要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這已經成為個體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伴關系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于同伴的接納以及與同伴之間的友情這兩個方面,逐漸成為幼兒在幼兒園中進行學習和成長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二、中班幼兒同伴關系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游戲中同伴交往技能較弱
交往技能往往能夠對幼兒實現自己的同伴關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一些幼兒的交往技能較強,他們就能夠在游戲環節當中,盡可能的去尋找自己的同伴,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同伴關系,這些幼兒也能夠盡可能的借助同伴關系,從而獲得游戲的勝利,提升自己的游戲體驗感,但是一些交往能力較弱的孩子很難主動融入游戲當中去建立同伴關系,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和鼓勵。
案例分析:明明和丫丫兩個人在做游戲的過程當中,需要共同完成一個建構任務,丫丫說想要搭一個房子,就緊接著用積木開始搭自己想要的房子,而此時,明明并不知道能夠做什么,兩人會就積木的事項產生一定的沖突,丫丫想要一個三角形的大積木卻被明明拿去了,兩人就起了爭執丫。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看到,明明和丫丫并不能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先當下存在的問題,他們產生了一個爭搶玩具的情況,游戲就沒有辦法能夠進行下去,因此,在交往的過程當中,需要通過一定的語言,使得兩方都能夠合理接受,從而實現一個較為良好的同伴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兒游戲中同伴合作意識淡薄
游戲能夠順利開展,首先就需要孩子們建立較為良好的同伴關系,中班的幼兒往往能夠做一些聯合游戲,就需要對于游戲當中的角色進行一個較好的溝通和分配,這時就需要幼兒通過同伴關系來完成游戲中的合作。
案例分析:在進行“宴客”的角色扮演游戲的過程當中,萌萌和強強分別扮演了這個家里的女主人和男主人,而這時候,琳琳來家里做客了,萌萌給琳琳打了招呼之后,就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情了,強強也不知道能夠給琳琳玩什么東西,也就自己走了。琳琳對萌萌說你是家里的女主人,家里來了客人,不和客人一起玩嗎?此時萌萌才意識到自己是家里的女主人,從而把玩具拿出來,和琳琳一起玩,兩個人都很開心。
在這當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因為對游戲的經驗較為缺乏,起初是不知道如何展開游戲的,但是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得他們對自己的角色有一個較好的認知,從而能夠順利完成游戲。
三、影響中班幼兒同伴關系不良的原因
(一)幼兒自身因素
中班的幼兒在整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過程當中,其實都不是特別的成熟,他們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對各項事務的判斷,實際上都停留在較為主觀的層面,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盡可能的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分享意識也能夠成為他們建立同伴關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觀念之一?其次,中班幼兒整體的語言表達能力實際上也是不夠成熟的,他們往往能夠自己有一個想法,但是沒有辦法通過語言的方式來很好的表達出來,這時也需要教師對他們的想法加以理解,并且盡可能的去引導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鍛煉他們的溝通能力,從而在游戲過程當中建立較好的同伴關系。
(二)外部因素
1.家庭的因素
幼兒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其實就是家庭,父母對于幼兒的教育理念也能夠影響幼兒自身的成長和發育,因此,父母需要對幼兒的同伴關系建立起到一個較好的帶頭作用和引導作用,在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要盡可能采用一些積極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去建立自己的同伴關系,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2.教師的因素
在幼兒園的教育過程當中,教師作為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能夠對幼兒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也能夠在幼兒出現爭執的過程當中,盡可能的去解決游戲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避免在游戲過程當中,幼兒之間產生的一些不良情況。此外教師對每一個幼兒的態度應當是一致的,否則,那些不被重視的幼兒,就很有可能產生委屈心理,這也不利于培養孩子之間的同伴關系。
3.幼兒園因素
幼兒園實際上是幼兒在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場景,而幼兒園的教育也和中小學教育不同,其本質上還是對幼兒自身生命形態的一個關注和培育,因此,幼兒園也需要盡可能地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順應幼兒自身的成長規律。
四、促進中班幼兒同伴關系的對策
(一)關注個別,加強幼兒引導
在幼兒園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盡可能的注意到幼兒之間彼此的性格差異和年齡差異,在觀察的基礎上,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分析和評價,這樣才能夠較好的把握幼兒自身的特性,并結合他們自身的情況來對他們的游戲進行選擇和劃分。幼兒園當中也可以設置各種各樣的區域,例如,角色表演區,閱讀區等等,在不同的區域制定不同的規則,讓幼兒結合各種各樣的材料和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進行怎樣的游戲,這也能夠幫助幼兒盡可能的去投入到游戲當中,結合環境和道具來完成自己的游戲任務,較好的溝通也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游戲當中的同伴關系,提升孩子的社會化。
(二)幼兒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素養,注重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幼兒園作為幼兒受教育的一個最為關鍵的場所,對幼兒整體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幼兒園自身辦學理念以及師資力量都成為了幼兒在幼兒園當中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幼兒園需要對這些問題引起重視,從外部環境的角度,幫助幼兒不斷成長。
在幼兒園當中,教師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需要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教育,同時也需要在幼兒順利完成游戲任務的過程當中,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教師除了具有較好的基礎理念之外,也需要富有愛心,積極的陪伴孩子們完成游戲任務,這也有利于幼兒在幼兒園當中的順利成長和發展。
(三)家庭教育中關注幼兒同伴關系的發展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當中,家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因此,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實際上起到了一個以身作則的作用,能夠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家庭關系當中的同伴關系,從而引導孩子們在進入社會之后,不斷的去建立自己的同伴關系。同時,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育來說,童年的幸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也需要家庭教育輔佐學校教育一起進行,讓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足夠快樂,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較為積極的心態面對未知的世界。
(四)家園合作,提升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因為幼兒園作為孩子教育的一個主要場所,而家庭則是幼兒在離開幼兒園之后所生活的主要環境之一,因此,我們應當提倡家校合作,讓幼兒園和家庭環境聯動起來,讓老師和家長彼此密切聯系,從而共同幫助孩子們的成長。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要盡可能地結合孩子在學校當中的表現,告知家長孩子性格方面的特點,從而讓家長選擇適合的方式來完成自身的家庭教育,家長也可以結合孩子在家庭當中的表現,給老師提一定的建議,雙方是一個非常良性溝通的關系。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和老師都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因此,需要較好的發揮榜樣的作用,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長。
結束語
幼兒想要發展自身的社會性,首先就需要建立非常良好的同伴關系,在這個過程當中,幼兒園和家庭本身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首先需要對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在實際過程當中逐漸的去引導孩子們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促進孩子自身的社會性發展。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可以看到,需要對幼兒的人際能力進行提升,首先就需要讓他們建立起較好的同伴關系,這能夠使得他們順利的完成幼兒園的游戲任務,提升自身的同幸福感,從而促進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當然,本篇論文目前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今后不斷的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優化,希望本篇論文當中的論述和案例能夠對幼兒的社會化發展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申曉梅.家庭對幼兒同伴關系的影響研究——從人類發展生態學的視角分析[J].教育觀察,2020,9(24):31-32+75-76.
[2]魏紅云,閔元媛,王鹿鹿.幼兒同伴關系與社會性發展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4):162-163+174.
[3]苗俊美.幼兒問題行為與同伴關系的相關研究[J].才智,2017(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