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昭慧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的迅速傳播,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案例進入我們的視線。著眼于農村寄宿制中學中的女生欺凌事件進行研究,通過訪談、問詢等方式對初中女生欺凌行為進行調查和研究,發現女生欺凌往往更具隱蔽性、多發性、非暴力性和群體性等特點,其對學生人格尊嚴和健康心理造成的傷害也更為嚴重,而預防和治理女生欺凌事件也較其他欺凌事件更為困難。
關鍵詞:女生欺凌;治理預防;健康成長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網絡媒體的日益發達,關于女生之間的欺凌案例慢慢增多,在一線教育教學環境中,這類案例更是有所增多。本地區為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后的多民族聚居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學生為農村寄宿制學生。為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專門針對農村寄宿制中學的女生欺凌現象作嚴謹的分析和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預防策略,從根本上減少校園欺凌尤其是女生欺凌事件的發生。
二、調查與研究
為了能夠實事求是地研究女生欺凌現象,我們以本地9所農村寄宿制初中為代表進行了廣泛、細致的調查。我們的調查方法多采用訪談法,輔之以資料(學校德育記錄資料)分析;調查方式多為隨機調查;調查對象為學生、班主任、生活輔導老師和學校德育工作者。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和分析,我們發現,農村寄宿制初中的女生欺凌現象是廣泛存在的,并呈現出日益增加的趨勢。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要點。
1.女生欺凌的方式多采用“冷暴力”,加之女生往往因羞澀、膽怯等隱忍不發,所以女生欺凌事件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女生欺凌往往以語言欺凌為主,人身侮辱、威脅恐嚇、嘲笑譏諷、造謠傳謠等為主要手段;女生欺凌包含大量的社交欺凌;網絡欺凌成為女生欺凌的新型手段。
2.女生欺凌者往往缺乏家庭關愛和父母監管;憂郁焦慮,缺乏情緒宣泄的途徑;嫉妒心理較強,對他人充滿成見;從眾心理較強,缺乏起碼的是非判斷能力;叛逆心理嚴重;法律意識淡薄;擁有不良嗜好。這些都是女生成為欺凌者的重要原因。而被欺凌者往往擁有某些“缺陷”或“與眾不同”,如身體肥胖、身體殘疾、身體羸弱、膽小懦弱、性格孤僻、交際能力有限、生活習慣不佳、家庭組成復雜等。
3.女生欺凌事件校園內多發生于偏僻、隱蔽、缺乏監控的地方,校園外則多發于校園周邊人跡較少、比較僻靜的巷道和拐角等處。在時間上,女生欺凌事件一般發生于課間活動時間,午餐、晚餐等休息時段和晚自習節間空段。
4.在女生欺凌事件的應對上常用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進行制止,然后進行嚴厲的問責并協調治療和賠償。其次,對于受欺凌者給予及時的關懷和安慰,但缺乏專業的心理輔導。最后,對于欺凌者,學校和班主任以及德育管理者往往采取各種懲戒手段,忽視或者拒絕對施害者的反保護。
在對女生欺凌的預防上,針對保護女生群體的專門措施則少之又少,鮮有根據本校、本班實際制定的具體預防措施。
三、思考與建議
結合我們的調查研究結果,再綜合長期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我們對女生欺凌現象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與思考。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一線教育教學中,當學生出現“頂撞、漠視、挑釁、沖突”等極端行為,尤其當女生出現“無所謂、油鹽不進”等情形時容易導致教師失去耐心和愛心,從而“放棄”學生,任其自流。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須知,學生正因為叛逆和不諳世事,才更需要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反復督促,如果學生具備高度的自覺和自律,那還何須師者!
2.保護被欺凌者也要關心欺凌者。在處理女生欺凌事件時,我們的慣常做法是保護被欺凌者而問責欺凌者。實際上欺凌者同樣是需要我們關心的。
3.關注特殊女孩。此處的“特殊女孩”是指那些容易成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女孩。我們應當對這些群體給予格外的關注,要能夠對其生活軌跡、心理狀態和行為特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對其表現出的“反常”進行及時的干預。
4.加強法治觀念教育。中學法治教育的缺失一方面使得欺凌者肆意妄為,卻又無法估量自身行為的后果和需要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使得被欺凌者(尤其女生)不能以法治為依靠,不能以法律為武器去捍衛自身的權益。所以法治教育走進中學課堂是有相當必要的。
5.進行欺凌警示教育。如制作高質量的女生欺凌警示片(尤其突出法律問責、懲戒和責任承擔)供其觀看,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女生欺凌事件的發生。
6.人際交往技能訓練。通過人際交往訓練,讓學生學會包容,學會適應,學會相互交流和溝通。
四、總結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預防來從根源上減少該類事件的發生,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使學生的發展充滿陽光和歡樂。
參考文獻:
[1]劉英.遏制校園暴力亟須“反校園暴力法”[N].青年時報,2016-03-08.
[2]王楚菁.校園欺凌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J].理論導報,2016(2).
[3]杜元春.近五成初中學生遭遇校園欺凌后選擇沉默[N].中國青年報,2016-05-27(7).
[4]吳華清.貧困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3):52-5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科所“十三五”規劃課題“多民族聚居區鄉村寄宿制初中校園欺凌事件的治理及其預防策略研究——以積石山縣吹麻灘初級中學為例”(立項號為GS[2019]GHB19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