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聿 黃麗
摘 要: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聾校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特殊教育觀念,以課改的理念審視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以最優化的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過程,努力探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聾校;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一、 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基于聾生的生理缺陷——聽覺障礙引發一系列的問題:語言能力發展遲而慢;語言文字的學習與理解難度大;抽象思維難以發展等;由于難度大,教師為追趕進度而無法把握聾生是否扎實掌握知識點;手語運用的不規范也是導致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之一。由于沒有統一的運用手語的規范,教師打的手語有的是中國手語,有的是地方手語,各科任老師和各個聾生的手語又有差異,師生之間的溝通存在很大的障礙。
二、提高聾校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解決溝通的障礙
手語是聾人的第一語言。臺灣學者林寶貴認為:“世界的聾教育,事實上就是一部語言溝通與語文教育的發展史。”因此,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聯系的最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活動也應該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一種特定溝通。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應該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聾校高年級的語文課堂詞匯量、手語量明顯加大,因此應從溝通入手,根據聾生的特點,本著“注重缺陷補償,注重潛能開發”的原則,尊重聾人語言文化,加強聾人手語的研究與運用。學校教師應加強手語學習,合理地采取自然手語與聾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另外,聾校也應開設專門的手語課,把手語當作一門學科來學習,盡快走出課堂教學低效高耗的尷尬境地。
學校應嘗試建立多元溝通體系,拓寬教學溝通渠道。無論是手語溝通法、口語溝通法、綜合溝通法、雙語教學法還是基于信息化文字溝通法,只要符合聾生心理,符合以形象性、整體性為主的聾人思維特征,就能夠高效地溝通,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提高。
2.整合教學資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1)開發生活化教育課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除了將生活在課堂再現外,更把課堂延伸到多彩的生活之中,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等同。教學中我們根據新的課程實施方案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開設生活語文、校本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繪畫與手工、校本工藝、唱游與律動、運動與保健等課程。對于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開設個別化訓練課、小組訓練課,重視對學生生活技能訓練的指導和培養。生活適應課上,讓學生體驗吃、穿、洗等活動,學習正確的方法;社會適應課上,帶學生走進社會。
(2)激活孩子的童真童趣
想象力是孩子創造能力的主要思維方式,也是孩子創造性學習所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而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五彩的、充滿童真童趣的,也只有充盈童真的想象力才會飛得更高、更遠。愛因斯坦說:“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幫助孩子們沖破各種無形的束縛,激活他們的童心,讓他們徜徉在語文課堂色彩斑斕的天空,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智慧大膽質疑,去尋找稚氣的童真童趣。因此,以兒童化的視野去大膽實踐,理解童心,親近童心,珍惜童心,尊重兒童,把童真童趣融入語文課堂,就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3)進行有效預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只要聾生進行了有效的預習,進行了課前鋪墊,課堂教學就很順暢,課堂氣氛就很活躍。因此在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非常有必要。
3.愛聾生是使課堂更有效的重要法寶之一
尊重、了解聾生是師生課堂教學默契的基礎。不少聾生有著自卑又自尊的情愫,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尤其是個別差異較大的學生。平時要多與聾生溝通,較隱私的溝通可通過筆談、短信或QQ進行,努力使自己成為聾生的朋友。以心交心,在交心的過程中了解聾生,對聾生的意見要及時作適當解釋或加以改進;要細心尋找機會和聾生一起,把教學內容滲透在平時與孩子的分分秒秒中。了解每個聾生的思想意識、知識水平、喜好,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愁,那么在課堂中就能為所要完成的目標提供很多貼近聾生生活的素材。課堂上因為有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關系相當融洽,那么,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實踐證明,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將使我們的語文從封閉走向開放,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聾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成為可能,更將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獨特的靈氣與活力!我們也相信,聾校教師們在不斷的交流、反思與實踐中,定能摒棄影響有效課堂教學的因素,用智慧與愛心去創設有效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陳衛東.在生活中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陶行知論習慣[J].少年兒童研究,2002(3).
[3]陽紅.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啟示[J].貴陽師專學報,1994(4).
作者簡介:王勝聿,男,本科學歷,中級職稱,宿豫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黃麗,女,本科學歷,中級職稱,宿豫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