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不斷推進,初中物理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上都發生了很大改變。強調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要充分融合信息技術,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增加探究韻味,從而有效推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加專業化、科學化發展。主要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不足,而后提出了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實施方法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部分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即通過實驗探究,提升學生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性,促使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全面提升教學效率。但由于初中生在知識領域方面非常有限,所以認知能力存在局限性,對此,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豐富實驗內容,將抽象的實驗現象更加具體地展現出來,降低知識難度,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一、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物理中考試題中,實驗內容主要是以筆試方式呈現,并沒有實驗實際操作部分的考試,而根據我市中考改革方案,從2021年,會在物理筆試中,單獨對實驗操作技能進行考查,這足以說明提高了對學生物理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視。因此,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雖然實施了物理實驗教學,但存在“講實驗,不做實驗”的情況,導致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描述記憶實驗現象和結果。此種情況,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實驗內容。而當教師反復講解實驗內容時,也只是過多地重復敘述實驗過程、現象、結果,受到時間、實驗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無法及時有效地將實驗操作展示給學生,導致學生物理思維以及邏輯思考能力得不到提升。此外,當前多媒體的引入,很多教師盲目地使用,有些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的部分,依然選用虛擬實驗,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的提高[1]。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融合實踐方法
1.信息技術應用原則
(1)滿足直觀需求
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直觀地將知識展現給學生,特別是一些較為抽象的實驗內容,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可以使學生快速理解物理知識,提升知識掌握程度。
(2)體現出科學性
在物理實驗探究過程中,對學生科學思維、探究思維的培養非常重要,因此,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可以推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進一步探究,通過對物理實驗中的問題分析、研究,更好地總結出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類比法、歸納法等。比如在開展伽利略實驗時,通過信息技術的作用,除了要學生掌握其中的知識,更要通過實驗探究促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2.在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方法
(1)引入生活元素,創設實驗情境
對于物理實驗教學,借助情境導入新課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與此同時,借助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可以更好地開啟實驗探究教學。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能夠降低知識難度,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2]。
例如,講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阿基米德原理”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對此原理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難,對此,物理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微視頻,播放一些畫面,如國慶閱兵中飄動的氣球、大黃鴨漂浮在水面、游船在海面上等等,而后,向學生提出問題:“是什么力量使得鴨子、游船等浮在水面上呢?”學生進行思考,總結出是浮力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物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展開物理實驗,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木塊、試驗器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浮力實驗探究。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引入生活實例,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積極投入到物理實驗中。
(2)借助信息技術,拓展物理知識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對物理知識認識的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物理實驗內容,幫助學生提升物理探究能力,形成科學思維,并通過實驗探究養成良好學習態度。
比如,當講到初中物理“熱與能”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網絡資源,引入“神舟五號太空飛船”視頻,而后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原理,拓展物理知識視野。通過與社會“時事”的相互結合,促使物理知識更加豐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如第一節中分子的運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墨水實驗,學生會清晰看到初期墨水有下沉趨勢,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看到墨水發散、墨跡變模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通過實驗豐富了知識呈現形式,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給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總之,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豐富物理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還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化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通過合理的引用,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促使物理知識能夠切實應用到生活實際中,進而有效落實初中物理培養學生素養的教學目標,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金如貫.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融合[J].教育現代化,2018,15(27):379-380.
[2]馬科.探究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9,78(17):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