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燕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明確要求:中小學要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插班生,是不引人注意卻又不容忽視的個體,也是“全員育人”目標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員。班風,是班級成員的精神狀態,主要表現為班級成員中占主導地位的群體意識、情緒狀態、價值傾向和行為取向等。班風優良、和諧的班集體能夠使插班生在這個集體中得到各種滿足,包括“變好”的滿足(道德態度的轉化)和“得到承認”的滿足(承認與被承認的問題)。插班生作為班級的新成員,會引起其他同學對他的言行的關注。一旦他表現出一些陋習,其他同學就會產生一種“觀望心理”——看看老師是怎么處理的,如果老師不予理會,或者不痛不癢地批評幾句,那么同學們就會產生僥幸心理,以身試“法”,這樣,不良的風氣就會不知不覺地在班級滋生開來。因此,作為支流的插班生與班風是互動的、相互影響的。
起——班里來了個插班生
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及班級輿論的引導者,班主任的輿論導向作用不可小覷。利用小學生的“向師”心理,班主任可對學生進行引導,為插班生創設良好的人際氛圍,搭建友善的橋梁。
這學期,我班轉來一位插班生小H,確切地說,他是從外校轉來的留級生,曾患有小兒多動癥,經治療后返校。他聰明,但注意力較難集中,成績中等。他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頭不敢抬高、眼睛不敢正視別人、背總是彎著,看起來與這個活潑熱情的班級格格不入。為了讓他盡早被同學們接納,獲得同學們的尊重, 我向班里介紹他時隱瞞了他的留級生身份,保護其自尊,在我的引導下,馬上就有同學主動向他問好。
承——插班生的投訴事件
好景不長,當天就有同學投訴小H不吃午飯,還去買零食。為避免他給同學們留下不好的“刻板印象”,又擔心他壞了班里的規矩,我對全班說:“小H同學剛從外校轉來,還不了解學校和我們班里的規矩,同學們要共同幫助他改掉壞毛病。”我原以為給了他臺階下,以后應該會有所改變了,可他的壞習慣早已根深蒂固,吃零食、不掃地、說粗口、不自覺交作業等,不一而足。同學們對他的投訴越來越多。我必須防微杜漸,不能讓他這樣“放肆”下去。我必須讓他清楚什么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一次體育課,他和兩個同學借口回班喝水,在他的提議下,從D生的書包里拿出悠悠球來玩。后來,D生發現他價值近百元的悠悠球不翼而飛,于是誠惶誠恐地向我報告(我規定不準帶玩具)。這件事關乎學生的品質問題,于是,我找來那三位同學,還沒等我發問,小H就哭了起來:“不是我偷的,真的不是我偷的!”我稍作停頓,用眼神向他們發問,惟有小H,一看到我的眼神便不自覺地躲開了。我不動聲色地說:“給你們兩個選擇:要么通知家長,三個一起賠錢;要么在今天放學前找回悠悠球。”小H幾乎不假思索地說:“找回悠悠球。”不到十分鐘,他們就拿著悠悠球回來了,一個同學說:“老師,找到了!小H帶著我們去后操場,不一會兒就找到了。”我明白了,轉過頭去看了小H一眼,他忙說:“老師,真的不是我偷的。”我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好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并沒有說是你偷的呀,都回班吧。”
對于自卑而聰明的小H,我沒有當面揭穿他,而是悄無聲息地讓他從心底里意識到錯誤,進行“自我教育”,之后他再也沒有重犯了。
轉——插班生進步了
在馬斯洛提出的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中,包含了尊重需要,即自尊需要。這是個人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追求,這種需要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關心、承認、賞識、贊許、支持等。從小H的父母口里,我了解到他自卑的原因,在他以前所在的學校,老師都是以厲聲呵斥來批評他所犯的錯誤,久而久之,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因此,幫助他改正種種缺點的第一要務就是樹立他的自信心。
愛是一種無言的信息,愛可以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心靈的振顫與共鳴;愛還是一種能量,學生受到教師愛的輻射,情感會發生神奇的變化。插班生尤其需要老師、班主任的關愛,這種關愛可以讓他們消除新環境下的焦慮,可以讓他們增強自信心。平常,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語,都能讓小H意識到被重視、被賞識;積極發掘他的閃光點,在集體表揚中滿足其對“被賞識”這一尊重的需要,也能樹立起他的自信心。只要一有機會,我就在全班面前表揚小H:書寫工整、按時完成作業、按時輪值、舉手發言了、午餐吃完了……
合—— 一個都不能少
插班生在集體里學習、生活,他們必須融進班集體之中,同班集體一起前進。
在教學《幸福是什么》時,課尾,我讓同學們以“我的幸福是——”為話題展開討論,“我的幸福就是帶給別人快樂!”小H脫口而出的回答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而他卻不好意思地用書遮住臉。我知道,同學們開始接納他了。
插班生往往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要么就是成績極差,要么就是壞習慣多。把壞習慣帶到新班級里,其他同學就容易受到影響,形成一批新的“問題生”。因此,插班生與班風是相互影響的。我們往往片面強調插班生對班風的負面影響,而忽視班風對插班生的正面影響。然而,光承認插班生與班風相互影響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插班生對班風的影響大于班風對插班生的影響,在什么情況下,班風對插班生的影響大于插班生對班風的影響。
什么樣的教育就會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什么樣的集體就會造就什么樣的班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指引,讓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主流引領班風建設,讓插班生這一支流盡快融入班級的主流中,才能讓班級凝成一股不可破壞的向上力量。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