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通(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大量企業都在謀求跨境電商的轉型,因此具備實戰能力的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緊缺資源?!吧虅詹侩娮由虅蘸托畔⒒景l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顯示,近三年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已接近450 萬,并以每年30%的增速擴大”(丁雪萍,2020)。面對目前行業發展的大好前景,各院校涉及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還未能滿足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專業開設遲緩,人才培養周期漫長;師資嚴重缺乏,缺少行業實踐經驗;課程建設跨度大,難以找到突破口;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落后等。面對這些問題,在線教學的引入打破了僵局,成為解決問題的著眼點。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挖掘在線教學的優勢,將在線教學模式充分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同時查找在線教學的不足和解決對策,探索改進方案,進而拓展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新思路。
從目前跨境電商專業的人才需求狀況和培養難度的角度來看,開展在線教學是最佳選擇?!皞鹘y外貿主要側重貨品供應鏈、大訂單獲取和對貿易條件的選擇,雖然亞馬遜、速賣通等跨境電商平臺解決了出海渠道及物流難題,但在選品、前期籌備、上新、推廣、訂單管理、產品運營和后期小語種服務等中間環節上,所涉及的人才需求更讓龐大的賣家群體頭疼”(丁雪萍,2020)。據調研統計,跨境電商企業和交易平臺更急需能夠對商戶及供應商進行有效運營管理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外貿和外語能力,還要具備海外市場潛在需求的分析能力、對境外文化和消費環境的理解能力、對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對境外消費者的溝通協調能力。同時,跨境電商工作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也有更高的能力要求。
目前院校的跨境人才培養難度較大,各別院校通過校企合作開設跨境訂單班、學徒制班的方式,借助企業力量來培養跨境人才。但是院校自身的跨境專業建設并沒有得到有效發展,大部分還處于探索階段,院校資源配置不夠支撐專業建設,課程體系設置遠離實踐且結構不夠合理。大部分院校的跨境電商師資和教學理念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因此難以培養出知識結構合理、技能全面、動手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另外,從企業招聘情況來看,跨境電商企業往往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外語、經管等專業方向招聘畢業生。招錄人員的實情是,畢業生普遍存在專業知識不扎實、視野不寬、技能陳舊的情況;大部分人不擅長主動學習,各類型知識不能融會貫通,對未來的職業方向很少有清晰的規劃。種種情況表明,各大院校想要短時間內組建好自己的跨境電商教育資源是不現實的,在此情況下,開展在線教學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無疑是最佳選擇。
跨境電商專業是2019 年教育部新增的專業,很多院校雖然看到了人才缺口和企業需求,但受制于資源有限而未能及時開設該專業,只能以一門課程的形式緩慢推進教學和人才培養??墒菃为氁婚T課程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也不能培養出扎實的職業技能。教師枯燥地講、學生被動地學,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引入在線教學后,未開設跨境電商專業或辦學力量有限的院??梢酝ㄟ^在線教學平臺規劃跨境電商教學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平等共享優質的專業的教學資源,緩解了專業建設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壓力。教師還可以得到教研喘息時間,獲取與線上名師交流的機會,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提升專業教學水平;學生也可以根據興趣自主選擇和超前學習相關課程。因此在線教學對人才培養、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收效甚好,得到了多數師生群體的好評,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開辟了行之有效的新途徑。
師資力量匱乏和薄弱是各高??缇畴娚虒I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首先,各類院校由于跨境電商專業或方向開設較晚,短時間內無法提升師資水平,跨境電商是互聯網時代催生出的典型的交叉型復合型學科,沒有科班教師可選。另外,傳統學科教師轉型需要時日,選擇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又遠水解不了近渴,不能形成穩定的師資結構。當前各類院校師資常常出現“三無”問題(毛明科,2018):第一,“無理論知識”,部分從事跨境電商理論教學的教師沒有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所培養的人才理論知識不足,難以應對跨境崗位工作要求。第二,“無實踐經驗”,一些負責實踐教學的教師,自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無法進行實踐經驗的傳授,難以培養出具備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第三,“無實訓操作”,教與學過程中缺乏實訓,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實操技能非常欠缺。面對師資難題,在線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院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局面,其優勢明顯。首先,各類在線教學平臺匯集全國精品師資,資源豐富,知識時效性有保障。學生通過隨時隨地收看和復播共享課程的直播和錄播,相對公平地享有各種學習機會。教師們原本繁重的教學任務被線上名師分攤,就可以騰出手來督促學生學習和分析學情數據。其次,在線教學給正在向跨境電商轉型的教師們以學習時間,教師不必受制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在線上翻轉課堂迅速布置學習方案后就可以繼續鉆研跨境電商領域的各類課程,同時還能和學生一起在線上探討互動,及時發現問題,教學相長。再次,在線教學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所有的教學材料全部以電子形式展現,所有學生都能重復訓練和使用教學材料,效率更高,覆蓋面更廣。
通過一段時間內的線上教學,雖然收到顯著的效果,但也呈現出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如下思考:
第一,當涉及到技能課和實訓課時,目前還無法在線上實現跨境技能的實操訓練。今后可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來完成全部技能的實踐和訓練。線上學習來帶動線下實踐,線下訓練來驗證線上學習,相輔相成。
第二,針對網絡卡頓、個別平臺穩定性不足、教學進度受影響的問題,每位教師應做好網絡不暢的應對預案,提前建課,盡量分散使用平臺。教師可以通過錄播和音頻+PPT 的方式授課,避免過多占用帶寬。還要做好網課的提前演練,充分預料線上教學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應對方案。
第三,線上教學時,要處理好使用者和平臺之間相互磨合、相互適應的問題。教師可以制定“學習過程任務清單”來引導學生線上學習,使用平臺的站內信或在線交互問答功能進行答疑解惑,適度補充額外資源,為學生提供寬松、自主、可選度高的課堂。
第四,網絡平臺無法全方位實時監控,部分學生易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自律性不高。教師可以通過隨機提問、頭腦風暴、抽查考勤等方式,設置適度的自主學習時間,做好輔導、監督、過程管理和評價反饋。
第五,在線教學容易出現封閉學習的孤島現象。教師課前可編輯好針對課程或單元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過程指導書,鼓勵和倡導借助網絡的互助學習模式,結成學習小組,分解問題、尋找答案并上傳共享,達到1+1>2 的學習效果。
線上和線下是相對的兩種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求任課教師結合課程特點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把線上和線下整合貫通起來,但這種教學設計最費精力,最考驗教師智慧,也是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精髓所在。為了盡快實現教學效果,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任務量也加重了。《跨境電商實務》課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后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6.5%的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效果表示滿意;77%的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考核方式表示滿意;62.1%的同學認為“討論”是最為喜歡的學習活動;78.6%的同學認為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課堂參與度,80.3%的同學認為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69.7%的同學認為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對于“用后臺數據生成過程性評價和總評得分”的評價體系,65.5% 的同學表示認可,27.6%的同學則認為一般。通過《跨境電商實務》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問卷結果分析發現,今后開展混合式教學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改革教學管理機制,增加教學的靈活性,提高教師的主動性?;旌鲜浇虒W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規劃和分配線上和線下教學內容,還需要熟練掌握各類信息化技術,如微課制作、直播技術、課程網站管理等。同時還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在線學習效果及時反饋并做相應調整。除此之外,還要根據整個學習過程來督促、考核、設置評價機制。目前,多數院校的教學管理機制仍沿用傳統模式,教學標準和教學計劃未能及時調整,線上和線下課堂的管理方式沒有明顯區分。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完成傳統課堂教學,還需要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組織線上學習,許多一線教師疲于線上和線下來回奔波,導致部分在線課程還停留在建設初期,建設后勁不足。院校相關教務管理部門應當嘗試分類管理,賦予教師更多自主權,允許靈活地安排教學,這樣就可以引入更多計劃外的個性化學習和企業實操項目,并把指導學生實踐等工作算入工作量,從而讓教師有更多的業余時間,進行混合式教學研究,靈活多樣地開展“線上+線下”教學。
其次,避免對教學平臺的過度依賴,爭取“線上”“線下”相互促進。目前,大多數在線課程都依托于各類教學平臺,如智慧樹、云班課、愛課堂等。針對同門課的重復建設問題和對平臺的過度依賴問題相繼出現?!熬€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應只局限于平臺的使用,而是要利用各種途徑以及各類工具,如微信、QQ、EMAIL、博客及教育論壇等,采用更便捷的教學手段,加上靈活多樣的考評方法,配合傳統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調動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線教學不是偶然的特殊之舉,而是一次教學升級的機遇,它從過去作為教學創新的嘗試,到如今成為教學模式的重要補充,對于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在線教學改變的不只是授課方式,更是課程內容、傳授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解放。雖然有些院校在實施初期不太適應,但只要把這次變革當做教育升級的一次機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線教學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但其展現出的便利性和創新性會逐漸填充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去,兩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撐,逐漸形成成熟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行業培養出高質量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