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模式如今已經應用于各個領域,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網絡時代下對于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而引導、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早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關鍵。《走向融媒時代的影視教育》一書是探討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影視教育類的書籍,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在編著過程中緊密圍繞影視類教學的理念與模式,對其進行深入探索和改革,并以此為案例進行分析,最終構建出較為完善的影視教育體系,并探討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視教育模式的教育課程路徑。全書結構清晰,內容通俗易懂,從影視類教育的相關概念入手,層層遞進,充分剖析了有關大學生影視教育的專業性、實踐性、藝術性以及市場需求。
該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即影視藝術教育,從當下影視藝術教育的現狀、傳播視域下的電影藝術理論、影視藝術的審美教育與教學以及電影作品的鑒賞與分析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通過第一部分的內容介紹讓讀者了解影視教育的相關概念,在閱讀的過程中向讀者展示了藝術學科的特征、變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課程設計與創新。并對影視作品的鑒賞進行闡述,從數字化、審美、語言等多個角度對大學生進行影視藝術的教學。
第二部分從第五章到第八章,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影視傳媒教育的相關內容。第五章是對影視傳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不僅向讀者展示教學理念與實踐結果,還從傳媒視角對電影傳播控制進行認知,并加強影視寫作方面的訓練,強化現代影視傳媒寫作意識。第六章以主流價值觀引導當代影視傳媒教育,主要闡述媒介的政治屬性、素質教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媒體時代戀愛觀對大學生的引導及其意義。第七章主要介紹網絡影評與媒介素養教育,對大學生倫理觀念形成、網絡影評與媒介素養及網絡影評的構建作出簡要說明。第八章是對影視傳媒創意策劃的理論思考,向讀者闡述后現代主義背景下傳媒的創意、價值觀、傳播與分類。
第三部分是該書的第九章、第十章,分析融媒時代背景下的影視教育,主要介紹媒介融合的概念、我國影視教育的現狀以及如今的行業需求和應對策略。該書在該部分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對影視人才的要求,同時給出培養人才的對策。
基于網絡時代大學生在線學習影視類課程的路徑去評價《走向融媒時代的影視教育》一書,首先從影視類課程路徑進行分析,如今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極為廣泛,以網絡為基礎構建了新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獲取許多知識資源,還可以在任意場所下進行學習,并且采用符合自身情況的信息服務,打破了此前必須依靠課堂和教師授課的方式進行學習的模式。
對于大學生而言,網絡平臺是他們極為重要的學習場所,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將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進行有效結合。尤其是影視類課程除了理論知識外,還涉及許多技能和實踐體系。該書提出的影視藝術鑒賞、網絡影評等內容均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甚至高校本身需要借助在線學習的平臺對大學生開展有關內容的教學,以此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在線學習這一形式本身就深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愛,通過該路徑可以讓大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啟發,在沒有學習環境的限制下,完成學習任務,達成教學目標,還可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影視”就是光、影、聲、電等多方面的融合,影視教學也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應該偏向實踐部分,而影視課程的在線學習內容多數傾向于此。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影視課程的學習“在線”路徑對影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過網絡平臺才能充分展現影視課程的全部內容,也為大學生提供了許多學習資源,真正起到了輔助學習的作用。
在《走向融媒時代的影視教育》一書除了針對影視教育的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外,還針對影視教育的方式和實踐作出重點說明,尤其是實踐方面,全面地向讀者展現其實踐成果,并對此分析,有效地幫助讀者對影視課程的內容與方式進行全面掌握和明晰。
綜上所述,《走向融媒時代的影視教育》一書為當代大學生在進行在線學習影視課程的過程中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讓讀者了解影視課程的相關基礎概念和知識,從內容、實踐等角度充分展現了影視課程的多個方面。該書對高等院校中傳媒、教育等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學習方向,極具指導意義,而對于相關人員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