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光輝
(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彰武 123200)
糧油檢驗受我國宏觀政策的驅使和指導,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是一個結果性的概念,而是指對糧食釀成的油料進行環節上的檢驗驗證[1]。在其檢驗過程中,無論是哪個環節出現錯誤都會導致檢驗結果無效。因此,糧油檢驗及檢驗技術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積極展開糧油的檢驗工作,在真正意義上保證人們的基本權益不受侵害。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我國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糧油問題又是關系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我國糧油市場一直運行穩定,但在近期的新聞中,報道了糧油生產中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為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一些商販,所用油料的好壞不得而知,地溝油仍在市場上活躍存在,這些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無良商家受利益驅使,只注重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視社會效益。糧油檢驗是通過科學的途徑及設備對油料的品質進行鑒定。其中,糧油檢驗不僅要檢查油品的物理特性,還要詳細檢查添加劑的種類及用量。在檢驗過程中,多方面原因加大了檢驗工作難度,不僅有商家無視行業規則,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油料用品時只關注其價格,而忽視了對具體內容的判斷,檢驗內容的疏忽同樣會導致油料檢驗失效。因此,做好糧油的檢驗工作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1.2.1 提高社會滿意度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糧油的生產質量,促進糧油相關工作的完善與創新。要真正落實糧油檢驗過程,加強食品監管力度,提高社會滿意度的同時,保證人們在飲食方面的健康與安全。
1.2.2 促進市場經濟制度的建設
在我國,任何的監管過程都要依托一定的管理制度。好的制度能夠使監督工作有跡可循。從我國現有制度來看,雖然在糧油方面的運營機制和監管機制比較成熟,糧油的檢驗工作比較平穩的運行,但是仍存在著一定的空缺和漏洞。糧油檢驗工作有序進行能使現行的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為市場經濟穩定奠定先決條件。
1.2.3 提高消費者對糧油產品的認知
在現在糧油市場中,消費者并不處于主動地位,從經濟學上講,糧油市場幾乎是壟斷廠商,市場上的廠商并不多,買賣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消費者對油料的生產加工過程知之甚少,只能通過產品包裝來了解,這導致很多無良商家為了牟取暴利而在產品包裝上進行無效包裝,達到欺騙消費者的目的。例如商家在包裝上夸大營養成分,消費者在消費時難以辨別,或者隨意打上綠色標簽,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通過一定的檢驗技術能夠使消費者通過檢驗證書和合格報告來掌握商品信息,使消費者購買時有所參考。
1.2.4 促進產品與世界更好地接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產品開始走向世界舞臺,在向世界證明我國生產能力和產品品質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我國的糧油檢驗技術也要與世界先進國家看齊,規范糧油檢驗的各個環節,從宏觀角度制定統一的糧油檢驗標準,對不規范運營的相關企業進行嚴肅打擊。因此,糧油檢驗以及檢驗技術的有效使用,能夠規范我國糧油市場,同時提高我國糧油產品品質標準,進而促使其產品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接軌,贏得國內外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此外,通過糧油檢驗技術的有效運行,能夠真正提高糧油生產效率及質量,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在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打造我國的專屬品牌[2]。
1.2.5 為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在近幾年的社會新聞中,因食品安全問題導致的消費者生命健康受威脅事件頻發,為社會民生帶來諸多不和諧因素。究其原因,在于糧油產品質量把關存在漏洞。因此,糧油檢驗技術的使用能夠使人們對食品質量的判斷有所依據,也能真正保證百姓的生命健康,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奠定物質基礎。
糧油產品的加工和運輸受到外部環境制約,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糧油的存儲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如在運輸途中,因天氣過度潮濕或者炎熱而導致的糧油質變就會因包裝問題而難以發覺。因此,糧油的檢驗過程不能是一個靜態過程,而要貫穿在糧油的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即要以動態視角來對糧油進行檢驗。而在現行的制度中,糧油檢驗大多只針對糧油生產環節,這就導致其他環節中存在的質量隱患無法被及時發現。
在糧油進入市場之前進行檢驗是當前糧油檢驗的基本程序。我國的糧油檢驗過程一般是由生產企業將生產出的樣品送到質檢中心完成檢驗,再由相應的專業機構給出評定標準。在獲取合格證書后,糧油才能進入市場中。但是,這樣的檢驗方式顯然不夠科學,廠商在生產時完全可以將生產的最佳樣品送往質檢中心,在取得合格證書后,不采用相應的方式進行生產,導致糧油檢驗失去了其意義。由此可見,缺少抽樣質檢的現行檢驗程序存在較大漏洞。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關注的問題不只是吃飽和穿暖,而是更加注重食品的營養價值,反映在糧油市場,人們也不再追求糧油的多少問題,而是追求其營養問題。在我國現行的檢驗過程中,質量檢驗是第一檢驗標準,對于營養價值的判斷存在著明顯的空缺。很多企業在檢驗環節鉆空子,只注重質量而不考慮糧油的營養,甚至在包裝上夸夸其詞,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使其以高價買回營養價值不高的產品。長此以往,不僅使消費者對國內生產商的信任大大降低,更會減弱檢驗機構的公信力,進而加劇國內消費市場環境的惡化[3]。
針對我國糧油檢驗力度不高的問題,我國要加大在糧油檢驗技術上的投入,不僅要邀請專業人員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基礎知識的科普,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更要加強監管。監管工作必須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負責,在面對糧油生產企業不按規定進行生產的問題時,要嚴肅處理,扮演好糧油產品的把關人角色,提升自身的社會信度。
糧油檢驗工作同樣需要多部門的共同配合,所以實踐中應加強各部門的聯系,使各部門分工明確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有效的檢驗機制。在檢驗過程中要注意動態檢驗和靜態檢驗相結合,從其生產環節到銷售環節都要有部門跟蹤與檢驗[4]。通過各部門共同協作,切實提高糧油的檢驗技術,保障人們的基本權益。
糧油檢驗的技術水平不僅與科學技術有關,和專業性人才也息息相關,在糧油檢驗過程中,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就我國目前來看,雖然在技術水平上有所突破,但是專業人才仍然十分匱乏,這就要求檢驗機構深入到高校以及企業中,挖掘專業性人才。同時,對現有的檢驗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實現檢驗技術的提高。
糧油檢驗以及檢驗技術對于人們的生命健康十分重要[5]。必須要重視糧油的檢驗和檢驗技術。本文闡述了糧油檢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了我國現存的糧油檢驗技術存在著缺乏動態檢驗,不采取抽樣檢驗以及不重視營養估值3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要提高糧油技術的檢驗力度,使各部門分工明確以及培養專業人才的策略,以期能為相關部門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以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