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輝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食品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食品的生產和加工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從口感、功能、特色等各個方面全面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動物是重要的肉制品加工原料,但是動物在養殖以及宰殺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一定的疫病風險,會對食品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所以,加強動物的檢驗檢疫能夠從源頭上做好食品安全的監管與防控,能夠有效地提升食品質量,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本文就動物檢驗檢疫對食品安全的作用,以及動物檢驗檢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分析,并就加強動物檢驗檢疫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以為動物檢驗檢疫工作提供參考。
畜牧養殖中的主要風險是動物疾病問題,且動物疾病往往發作快、傳染性強,一旦發作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顯著的防控效果,從而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動物疾病一直都是困擾和阻礙養殖業發展的不利因素[1]。所以,通過開展動物檢驗檢疫工作可以有效地預防動物疫病發生,從而更好地的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檢驗檢疫工作貫穿動物的飼養、生產、產出等全過程,對全環節進行防疫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動物疾病,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不僅能夠效遏制動物疾病的蔓延,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問題動物產品流入市場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當前,市場上的肉食制品十分豐富,不僅有半成品,也有加工成品,有生食,也有熟食,不同的肉制品大大滿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2]。但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于各路媒體的報道之中,有些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食品安全需要從多角度、全方位進行管控,而動物檢驗檢疫則是有效防止動物性食品出現安全問題的重要手段,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是顯性的、深遠的,檢驗檢疫不僅能夠加強動物養殖的安全控制,同時對于促進食品生產加工業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動物檢驗檢疫工作已經形成常態化檢查機制,這也從源頭有效地保證了動物性食品的質量安全。
動物檢驗檢疫工作的開展不僅是對養殖企業的監管,還針對肉制品加工的整個環節,如養殖、屠宰、食品加工、生產、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涵蓋了養殖場、屠宰場、食品加工廠、運輸公司及銷售終端倉庫等場所[3]。動物檢驗檢疫工作的展開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參與,同時也受到社會群眾的廣泛監督,廣泛的參與和監督在檢驗檢疫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聚焦了全社會的關注與關切,同時也是對動物防疫監督工作最有力的支持。
當前,我國動物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畜牧養殖技術和管理方法也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對于動物疾病的預防與防控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養殖業的發展和養殖戶良好經濟效益的實現。造成動物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①環境因素的影響。養殖戶往往養殖的動物較多,環境較為擁擠,如果在養殖中衛生狀況不佳,例如,環境不通風、過于潮濕、動物糞便未及時清理等原因,就會造成大量的細菌繁殖,從而導致動物疾病的發生[4]。②人為因素的影響。養殖人員疾病防控意識薄弱,養殖責任心不強,在養殖過程中,對養殖環境的消毒處理不及時、不徹底,導致養殖場所衛生不達標,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空間,以及在養殖時飼料的配比不合理、對養殖水源的消毒不到位等導致動物疾病發生。③養殖設施的影響因素。養殖環境簡陋、擁擠、設施不達標,如缺少相應的通風設備、溫度調節設備等,動物的生長環境得不到良好的保證,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而發生疾病。
動物檢驗檢疫的效果、質量與檢驗檢疫技術及檢驗實施的正確操作息息相關。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與重視,食品檢驗技術也得到了明顯的進步,檢驗檢疫的法規也得到了較大的完善。盡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不惜以廣大消費者的健康為代價想方設法的逃避食品安全監管,如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一方面增加了檢驗人員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另一方面也對檢驗檢疫設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檢驗人員稍有疏忽或是設備的性能未能及時升級就會使問題動物食品流入市場,從而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很多動物疾病產生的原因多是由于衛生條件不達標,細菌繁殖所致。因此,要積極推進科學養殖,做 好動物疾病預防需要搞好養殖場所的衛生消毒工作。①加大資金的投入,改善養殖條件,如增加通風設備等,保持養殖場所的干燥,以免環境過于潮濕時細菌大量繁殖。②做好養殖圈舍內的衛生清掃工作,遵循科學養殖理念,對衛生清掃以及圈舍定期消毒做出明確的規定,并落實到位。尤其是要動物的糞污處理工作,可以采取物理處理或是生物處理的無害化糞污處理技術,實現資源再利用的同時,也能抑制病菌的滋生與傳播[5]。③要幫助相關人員提高防控動物疾病的能力。在發現飼養的牛、羊動物發生感染時要對病畜及時捕殺,并迅速報告畜牧管理部門做出正確的評估,為后續的處理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對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檢驗檢疫是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保障食品質量的重要手段。生物技術是一種新興技術,其特點是利用生命科學的原理對生物原料進行加工和改造。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現階段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生物信息進行分析,由生物信息分析得到食品檢測領域的生物大數據,對這些數據的有效利用為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開辟了新路徑。在一定程度上,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食品檢驗的效率,保證了食品檢驗的質量,且其具有綠色環保無污染的優點,非常契合建設綠色型社會的理念。除此之外,應用生物技術對食品進行檢驗還具有高效、便捷的優勢,相比傳統的化學檢驗或是物理檢驗手段來說,生物檢測技術更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檢驗檢疫工作的落實與有效執行離不開執法監督的重要推動,因此,相關的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出職能作用。①加大資金投入,對檢驗檢疫的設備及技術進行更新與完善,如構建專業化的動物實驗室,為檢驗檢疫提供專業的工作場所。②完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銷售病死動物的行為,要樹立典型,以起到警戒作用,避免病死動物注入市場。
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就必須把好源頭檢驗關。①在動物的養殖上,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養殖意識,積極轉變傳統的養殖觀念,做好養殖過程中的衛生消毒與防疫管理,積極應用先進的動物疾病防控措施,從而確保養殖工作的順利開展。②把好動物的檢驗檢疫關,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檢驗檢疫技術相結合,為動物疫病檢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③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行不斷完善,對食品檢測工作給予充分的法律支持,為食品安全提供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