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除頭發、牙齒外,各個器官系統都有感染的可能性。80%的結核分枝桿菌會侵入患者的肺部。肺結核病可防、可控、可治,但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肺結核在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有連續咳嗽、咳痰,痰中帶有血絲,患者還有可能出現胸痛、發燒、疲倦乏力、嘔吐等癥狀。

難治性肺結核指的是治療上有一定難度的結核病。難治性肺結核咯血一般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如支氣管動脈栓塞技術,可以減少疾病復發的概率。但此種治療方式對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要求較高,目前還未得到大規模普及。
肺結核早期的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女性患者會出現月經不調。部分肺結核患者在前期沒有任何癥狀,只有在體檢驗血時才能檢查出來。大部分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都會出現咯血現象,主要原因是感染肺結核的患者的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加上肺結核病毒引發的炎癥破壞了患者身體的毛細血管,肺結核導致支氣管擴張引起支氣管分支破裂,引發咯血。一般的護理措施在短時間內沒有效果,容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形成難治性咯血。
藥物治療是治療肺結核的主要手段。糖皮質激素是一類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過敏功效的藥物,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一種,主要為皮質醇,也可以由化學方式人工合成。糖皮質激素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還具有抗炎、抑制免疫應答、抗毒、抗過敏、刺激骨髓造血、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等作用,是目前已知最強的抗炎藥物,在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糖皮質激素可以有效避免免疫性炎癥及病理性免疫反應的發生,對各種類型的反應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肺結核的治療周期較長,一般要在半年以上。醫生要遵循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五大原則,根據患者的病況、耐藥性及年齡狀況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在發現并確診后進行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病情,使用至少兩種以上的治療藥物,以保證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及肺結核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劑量。患者在治療期間要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堅持治療,不能隨意停藥。
難治性肺結核咯血患者可通過糖皮質激素有效控制肺結核引發的各種炎癥反應,減少支氣管道的病癥,降低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從而改變血管壁的反應性,減少或者消除咯血癥狀。患者一般在早上八九點鐘服用糖皮質激素藥物,這段時間是人體自身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時間。
糖皮質激素不可以長期使用,否則容易導致患者體質免疫力下降,嚴重時還容易導致患者血壓增高、血糖增高以及骨質疏松這一類疾病,還容易引起向心性肥胖體質。若患者有炎癥感染,用藥時要注意劑量,不能超劑量服用。
(作者單位:四川宜賓南溪區人民醫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