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瓊
心衰指的是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常見并發癥,多發于老年群體。心衰患者的心臟功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易造成心室泵血(或充盈),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體液滯留等癥狀。根據發病急緩程度,心衰可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早期心衰患者會出現疲乏、心慌、氣短、浮腫、呼吸困難等癥狀,住院率高,生存率低。心衰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生活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還極易引起心律失常、心肺腦栓塞等疾病。
高效優質的護理在心衰的治療、康復中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家庭護理也是心衰護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心衰患者的主要恢復場所是家庭。相較于專業的護理人員,家人安撫患者情緒的效果更佳,對患者的情況也更加了解。心衰患者的家屬要了解相關專業知識,提醒患者按醫生指導進行服藥、飲食、鍛煉,促進患者康復。
多數心衰患者的年齡較大,身體素質普遍偏弱,還可能伴有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理負擔較大,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家屬應給予心衰患者充分的關懷,及時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的孤獨感,讓患者感受到家人朋友的陪伴,從而提升患者對疾病治愈的信心,認識到自身的價值。
藥物治療是治療心衰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脫離醫護人士的指導和陪伴的情況下,部分患者會擅自改變藥物的用法和服用劑量,甚至會出現自行停藥的情況,這會導致病情惡化。家屬要做好患者的藥物護理工作,謹守醫囑,保證患者按時按量合理服藥。此外,家屬要密切注意患者服藥期間的表現,如出現睡眠期間有胸悶、氣喘等癥狀,要及時給予硝酸甘油片。心衰治療藥物可能會伴有一定的副作用,造成患者下肢水腫,家屬可在醫生的建議下讓患者適當使用利尿劑,減輕癥狀。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的情況,家屬要及時帶患者就診。
康復運動護理是以系統性運動鍛煉為核心的康復措施,可以幫助患者及早康復,已經被歸入心衰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1.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幫助心衰患者恢復心肺、肢體功能。家屬要積極配合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拉伸等簡單運動。每日最佳的運動時間為下午五點至七點,最好保證每日運動時間在八十分鐘左右。運動過程以及運動后患者都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現局部運動量過大的現象。
2.呼吸運動。心衰患者的呼吸功能較弱。呼吸運動可以較好地恢復他們的心臟功能、心肺功能。家屬可以陪伴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幫助患者更好地參與到運動中。
心衰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鹽、少油膩。家屬要控制心衰患者的水攝入量。水中含有較多的鈉,會影響滲透壓的平衡。食用鈉鹽過量會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果飲水過量則會引發水腫。嚴重心衰患者的腎功能排水能力較差,水分的攝入量控制不當很容易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癥。心衰患者也不可食用腌制食品。此外,家屬要幫助患者維持鉀的攝入平衡。一旦缺鉀,患者會出現食欲減退、疲乏無力等癥狀,還有可能加重心衰,誘發心律失常。
心衰患者要少吃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嚴格控制每日進食量。心衰患者胃腸道充血,消化功能減退,若攝入過量食物,會造成胃部飽滿,易引起腹脹,導致膈肌痙攣,繼而影響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水果蔬菜中豐富的碘元素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維生素C可以降低膽固醇,具有保護血管的作用。此外,心衰患者不可抽煙或者喝酒。香煙中的尼古丁成分會嚴重傷害心血管,而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造成病情的惡化,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家屬要盡量為心衰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保證室內環境空氣流通,溫度和濕度適宜,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睡眠。不建議在患者的休息場所擺放鮮花或使用香水等物品,這可能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影響。
家屬要從心理護理、藥物護理、康復運動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環境護理等五個方面出發,做好心衰患者的家庭護理。心衰患者的病情不穩定,極易受到各種影響,引發各類并發癥,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家庭護理是一個長期且需要耐心和適當專業知識的護理工作,護理得當可以有效減緩心衰患者病情。
(作者單位:金堂縣淮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