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習慣于依賴網絡。然而,物理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對基本的方法是通過觀察和實驗來獲得相應的知識,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及時的轉變。更好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也需要在高中階段積極推進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前言:
國內和國外物理學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導致這些差異出現的根本原因往往就出在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上。在高考應試教育的大趨勢下,很多物理教師都沒有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起很高的重視,為此,教師也需要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從實驗設備以及教學情況入手改良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切實解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從硬件設備入手,改良學生實驗條件
現如今,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實驗教學的器材和設備不足。尤其是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高中學校,很多物理實驗室教學設備以及資源配置都不夠完全,這就導致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推進,容易受到影響。而站在教師的角度,無法從根本上將物理實驗硬件設備進行全面優化和升級,但是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依然可以改良學生的實驗條件。
例如:在教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一實驗時,如果出現實驗室打點計時器不夠的情況,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但是此時教師可以巧妙轉變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策略,讓全班同學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實驗體驗。比如在實驗室打點計時器不夠充足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多名同學共同使用一臺打點計時器完成實驗。客觀角度來看,這樣的解決方法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但是卻能夠在有限的實驗時間內保證每位同學都能夠得到實驗體驗。
如果教師想要讓每位同學都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實驗學習,也可以采取更為細致的分時段教學。比如在學習本單元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自習課的時間進行實驗教學,根據實驗室內的硬件設備具體情況來決定參與實驗學習的人數,采取小班化教學。比如學校物理實驗室內共有20套可供學生參與實驗的器材,教師就可以先要20名同學利用自習課的時間去實驗室完成實驗,當第一批學生完成試驗之后,教師可以繼續邀請第二批學生。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會影響正常上課的時間,也能夠有效保證每位同學都參與到了物理實驗的過程當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從教學資源入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課程被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教師對物理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為此,教師也需要及時轉變個人教學觀念,在高中階段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強調成績教學,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在物理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節物理實驗課時,教師首先要對實驗課程提起足夠高的重視,物理實驗課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多媒體來播放一段小車實驗的視頻,并在視頻最后提出問題:仔細觀察視頻中小車速度的變化規律,看一看小車隨著時間的變化,速度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讓學生在開始實驗之前,帶著問題去探究答案,更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巧妙利用班級或實驗室內可利用的資源,比如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室內的實驗器具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是在解決問題之前,教師也要明確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其基本的科研能力,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的第一反應應當是站在引導者的角度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針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時反思,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方法都適合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教學之余也要針對個人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能力進行反思和總結,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實驗學習。
三、從學生學習態度入手,引導學生樹立嚴謹的實驗精神
高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對于高中生而言是一項學習壓力較小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只需要跟隨教師的領導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被看重,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實驗課的過程中不僅要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更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入手,引導學生在實驗課程中樹立嚴謹的實驗精神。
例如:在教學《研究平拋運動》這一節實驗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先從課本基礎知識的內容入手進行教學。比如在課堂前半段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往常的教學方法按部就班完成教學。而當學生親自進行操作時,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物理的精神,教師可以將教學難度稍微提高,讓學生從更加嚴謹的角度來探究平拋運動問題。比如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將參與平拋運動的物體進行轉換,由原本簡易的實驗模型提升為更加具象的物體。高中生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探索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師加大問題難度之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能夠被激發出來。而此時教師只需要在一旁進行專業的指導,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更為嚴謹的物理實驗過程,從不同的難度探索物理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總結: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物理是一門實驗性比較強的學科,物理實驗在高中學習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物理世界,而實驗過程也是檢驗物理理論的重要標準。實踐證明,加強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的研究能力,更好地培養物理人才,因此教師也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綜合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麗娟.關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636-637.
[2]范孝林.探究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開展[J].數碼設計(上),2020,9(6):158-159.
[3]吳敏.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思考[J].寫真地理,2020,(24):213.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威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