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食品加工技術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索了項目化教學在食品加工技術中的應用,為后續課程建設提供基礎。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食品加工技術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通過講授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以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佳等[1]。近年來,隨著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項目化教學、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方法走進了課堂,掀起了教學改革的一個個浪潮。項目化教學是以任務為導向,學生通過制定方案、實施方案,結果通常以作品或成果的方式呈現。食品加工技術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主干課程,多采用理實一體化。實訓項目通常為某某食品的加工(制作),因此十分適合開展項目化教學。本文以湖南某高職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為例,探討項目化教學在食品加工技術中的應用,為后續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1 學情分析
食品加工技術課程開設在第三學期,前期學生學習了食品化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同期開設了食品添加劑、食品感官檢測技術等課程,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生存在重實操輕理論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97.2%的學生覺得實操課比理論課更重要,原因是實操課趣味性強、能出成果,有較強的成就感。同時,學生學習自覺性欠缺,文字表達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但動手能力較強。教材選用魏強華主編的《食品加工技術》,包含果蔬加工、乳制品加工、糧食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水產品加工、飲料加工、發酵食品加工、其他食品加工共九個項目。
2 項目化教學實施
項目化教學的基本思路是確定任務——制定方案——實施方案——總結評價。每個項目安排至少2節理論課,主要講清加工原理、流程并發布任務。實操訓練時,教師會結合實驗室現有條件給出實驗方案,學生按照方案現場完成產品制作及創新,教師對學生操作過程進行評分。以面包加工制作為例,學生依據老師提供的操作流程開展實驗,在面包造型環節自主設計,大膽創新。
3 存在的問題
3.1學生管理難度大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每個班的學生平均在40人以上,由于實驗室條件限制,導致上課時出現設備不夠,長時間等待等問題。學生一旦開始實操,場面就很難控制,教學環境相對嘈雜。此外,每組學生的實驗進度各不相同,整體上課時間延長,任課教師工作量大。人數過多,實驗過程中也無法實現集中指導,同樣的錯誤在不同的組出現,教師就得重復教學,教學效率不高。
3.2學生自主性不夠
項目化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受限于實驗室條件,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給定的方案操作,在部分環節進行創新,自主性不夠。
3.3信息化水平不高,評價不及時
在整個項目化教學中,幾乎沒有用到信息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對于一些無法開展實操的項目,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如乳制品加工模塊乳粉加工項目,可以采用虛擬工廠等軟件,模擬乳粉加工過程。均質、濃縮等環節可制作flash、動畫等,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晰了解操作的原理和過程。
4 結語
目前,項目化教學在我國高職院校中的探索研究雖然較多[2],但同樣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本文以食品加工技術課程為例,從學情出發,結合教學實際,探索了項目化教學過程,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旨在為以后的課程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志理,黃國平,楊昭.高職食品加工技術課程項目化及開放融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4):65-67.
[2]李德青,石桂珍,劉鴻昌.項目化教學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中的應用——以食品加工技術課程為例[J].山東化工,2020,49(20):166-167.
作者簡介:石琢(1991-),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食品檢驗。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