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摘要】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之一。但目前小學語音課堂教學中普遍陷入以下困境中,如課時量少導致教師忽視語音教學,語音教學被簡化為發音教學,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脫離情境,導致課堂氣氛單調,學生興趣欠缺。筆者認為可利用繪本來助力語音教學以彌補以上不足。繪本精美的插圖和生動的語言創設了情境,結合了單詞的音形義,使語音課堂教學變得有趣、有境、有效。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借力繪本輔助小學英語語音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繪本;輔助;小學英語;語音課堂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研究證明兒童早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而語音學習是語言學習入門的關鍵。因此,在小學基礎階段,重視語音教學,讓學生從小就形成良好的語感和正確的發音習慣,為英語學習奠下堅實的基礎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目前小學語音課堂教學卻并不被重視,存在著較多問題,如課時量少導致教師忽視語音教學而偏向于閱讀和詞匯教學,語音教學被簡化為發音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欠缺載體、脫離情境,簡單粗暴變為單純的發音訓練,導致課堂氣氛單調,學生興趣欠缺。
基于以上現狀,筆者認為繪本作為英語學習資源,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英語課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提供貼近生活、內容健康和豐富有趣的課程資源助力學生的學習。而繪本的繪畫精致優美,符合兒童的審美;語言簡練生動,朗朗上口;內容具備故事性與趣味性又不失寓意,貼近生活,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年齡特征以及學習語言的漸進過程。
在廣東人民出版社(三年級起點)英語這套教材中,從三到六年級,每一個單元都設置了一個課時的語音教學板塊。若能將英語繪本加入到語音課堂中,運用于語音教學上,既能豐富課程資源,體現課標對提供課程資源助力學生的學習的要求,又能使語音學習變得有趣味,進而提高語音教學的時效性。筆者通過充分研讀教材、把握語音重點,挖掘網絡資源、選出切合度高的繪本,發動教師資源、大膽創編繪本,在實踐中總結出繪本輔助語音課堂教學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圍繞教材,選擇繪本
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設置了語音板塊,圍繞教材內容,結合該課語音目標,教師可通過網絡、圖書等方式選擇貼切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貼伏學生認知水平的繪本。繪本趣味性強,圖畫精美,繪本故事在語音課堂教學中的加入, 讓語音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發音,而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學生不再是單純地朗讀或背誦,而是置身于情境中,在情境中培養語音意識;讓課堂不再枯燥單調,而是充滿了寓意和趣味。例如,四年級下冊Unit 5 Our clothes的語音板塊,目標發音組合是ir。在該語音課上,作者選擇繪本Run after a Bird進行教學,繪本具體內容如下: Mr. Dirt goes out with a bird. He runs across thirteen hills. He runs over thirty rivers. He runs through thirty trees. He runs over thirteen umbrellas. He runs under thirteen shirts. And here he is, dirty and thirsty.在此繪本中,目標單詞被圖像化,并被賦予了夸張的情感。學生在此語境中感知語音,并隨著故事的起伏,理解發音和意義的聯系,語感得到加強,也發展了語言能力。
二、基于教材,創作繪本
由于作者使用的這套廣東人民出版社的英語教材,使用地區主要在廣東省的三個城市,使用范圍窄,因此貼切教材和本地學情的繪本資源較少。且這套教材在語音板塊的編排上存在一些缺陷,體現在教學內容欠缺文本性,拼讀練習較零散,甚至只是單個語音知識的學習。受此局限,有些單元很難找到合適的繪本,在幾番的尋找失敗后,筆者大膽嘗試,充分發揮科組教師們的作用,與大家組成團隊,點燃智慧的火花,嘗試編寫繪本,目前已創編了四冊基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的校本繪本。例如,在三年級上冊Unit 5 Happy Birthday的語音板塊中,目標字母是Mm, Nn, Oo,教材中也只編排了三個簡單的單詞monkey,noodles, orange。根據三年級小朋友喜歡動物的性格特點,筆者與團隊教師創作了繪本At the zoo(見下圖), 具體內容如下:Today, some children are at the zoo as breeders. This banana is for the monkey. Yummy! This orange is for the dog. I dont like it. This nut is for the squirrel. Thanks. This melon is for the elephant. One more, please? Im hungry, so these noodles are for me. Oh, Mop!
由于三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處于英語的起步年級,生活經驗和英語知識都比較受限,因此在這一課例中,筆者選用了去動物園當飼養員這一主題,觸動了孩子們的心理,鮮艷的色彩、可愛的動物和美味的食物讓孩子們沉浸于故事中,故事的結尾卻又出乎意料,這么貼合學生的實踐的繪本故事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課堂參與度,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突出。
三、依托繪本,整合教材
一般教材在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書冊里都會有相關聯的語音知識點,教師應圍繞目標,把相似或類似的語音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明晰的主線,并在主線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拓展,更有助于學生對語音知識的系統性地學習。例如,五年級上冊Unit6 Shopping for a School Party語音板塊中,目標音是字母組合ch在單詞前面的發音,在這一套教材中,相同或類似的發音還出現過四處:四年級上冊Unit5 的目標音是字母組合ch在單詞后面的發音;四年級下冊Unit3 的目標音是字母組合 sh的發音;四年級上冊Unit7 的目標音是字母組合th的清輔音發音;六年級上冊Unit4 的目標音是字母組合th的濁輔音發音。由于這五處出現的字母組合的發音較為相似,學生容易混淆,筆者在這一課例里選擇了繪本Fish and Chips,內容如下:This is Ron Rabbit. Ron has a job in a fish and chip shop. This fish is too hot. This fish is not hot. Cut up this fish. Fill up this cup! When will my fish come? Which is my fish? This is too much fish! Im fed up with this job! This fish is too fat! This chip is too thin! This salad is too wet! This bill is too much! This shop is shut! 由于此繪本融合了整套教材中出現的三個容易混淆的字母組合ch,sh,th的發音,在這節課中,筆者遵循“基于主題課內整合學習、基于興趣課外廣泛閱讀”的原則,有效地利用這本繪本輔助了語音課堂教學。因為通過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師能巧妙地整合了教材,讓學生拓展了學習內容,亦能借助其梳理知識點,便于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點。
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英語語音課堂教學中引入繪本助力,讓語音教學不再是單一的發音練習。作為語音課堂教學的載體,繪本故事有助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語音規律、感知故事情節,進而提升語言技能。教師要把每一課的教材研讀透徹,根據教材目標選擇貼合度高的繪本來輔助語音教學;要能根據學情創編繪本,補齊教材的缺陷;要整體把握教材,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語音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這樣,學生就能在繪本充滿趣味性的氛圍中、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以及多元的詞匯中,進行豐富的語音感知和訓練,并在繪本閱讀中培養良好的英語語音素養,為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奠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英語(三年級起點)[M].廣東人民出版社.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蘇波蘭.在繪本閱讀中訓練學生語音的嘗試[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03):25.
[4]金陵娟.繪聲繪色,繪出精彩英語-英語繪本與語音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2013(21).
[5]趙益.“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