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明
摘?要:各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都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性。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需要深入地研究所教學科與生活的聯系性,充分地挖掘這種聯系性,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展開教學,以讓教學更為生動、形象,使得學生產生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有動力、有激情地學習知識,并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诖耍疚膶⒔Y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多方面研究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教學策略
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手法開始出現在了教育中,生活化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育時,自然需要著重關注生活化教學法所具備的特點,需要依照小學生的特點和所教學科的特點,充分地利用生活化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使得自身的教學發揮生機,讓自身的教學能夠更好助力學生的發展,使得教師的教學能夠更為高效。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供參考。
一、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可以進行比較生動的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能夠在這種情境的指引下,更好地接觸生活知識,了解生活知識,產生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強自身的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快樂過新年”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進行比較生動的情境創設,會通過比較生活化的情境,引領學生產生知識學習興趣,增強知識學習效果。課堂上,筆者會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向學生說出自己過新年時所發生的趣事,會盡量將自身所寫的內容變得更具備生動化、趣味化。這樣,學生能夠融入到筆者所所說的趣事中,逐漸地融入到良好的新年情境中,更好地體會到新年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筆者說完后,便會鼓勵學生與同學進行交流,使得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說一說過新年所經常做的事情,并說一說與新年相關的趣味故事。這樣,在筆者的指引下,學生以比較積極且主動性的姿態進行了語言的訴說,使得整個課堂都融入到了比較生動的情境中,學生能夠在與同學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進一步融入到良好的春境中。在學生說完后,筆者便會逐漸地引出本節所涉及的知識,帶領學生明晰過新年的意義,讓學生體會過新年的快樂等。在一開始,筆者所實施的生活情境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興趣,積極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讓筆者的教學變得分外順利。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可以將生活化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進行比較生動的結合,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促使學生在比較生動的生活情境下,具備知識學習的激情,以比較積極且主動性的姿態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二、融入生活元素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育時,還可以進行生活元素的引入,促使學生能夠借助生活元素,更好地體會和了解知識,讓學生能夠因生活元素做好知識的學習,促使教師因此能夠順利展開教學。
如,在講授“團團圓圓過中秋”這部分的知識時,為了做好課堂導入,筆者便會生活元素的導入。課堂上,筆者會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月餅展現給學生,向學生詢問有關于喜歡吃月餅嗎?喜歡吃什么餡的月餅?你認為中秋吃月餅有什么含義?等多樣的問題。在月餅這種學生經常見到的食物的引導下,學生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積極思考,并會以比較積極且主動性的姿態進行語言的訴說,從而讓筆者能夠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學。再比如,講授“變廢為寶有妙招”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會引出學生經常見到的廢品,即易拉罐、廢紙等,并向學生展現出他們經常使用的學習用具,即筆筒、鉛筆盒等。筆者會使得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將這些廢品進行設計轉變為自己的學習用具。這樣,學生會具備積極思考的激情,會以主動性的姿態進行思考,充分地利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學習用具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更好地了解應用所學知識的方法。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充分地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通過教育內容,充分地融入生活元素,促使學生在生活元素的指引下,更好地體會道德與法治知識,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
三、開展實踐活動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有必要充分地了解和研究教育的目的,有必要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得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身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以此發揮出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得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獲得一定的增強。
如,在講授“我們愛整潔”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會開展名為“教室大掃除”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筆者會向學生布置掃除任務,使得學生能夠整理自己的桌面,清潔自己所在的地面,與同學主動性清潔公共區域。當然,筆者會向學生展示教室在大掃除前和大掃除后的樣子,使得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意識到大掃除的作用,促使學生明晰整潔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逐漸地形成整潔意識。再比如,講授“綠色小衛士”這章節知識時,筆者會開展名為“我們一起撿垃圾”的活動,會帶領學生去學校外撿垃圾,促使學生逐漸地建立其良好的環保意識。總之,實踐活動的開展比較的重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有必要多多關注實踐活動,有必要采用比較合理性的形式引入實踐活動,借助實踐活動,指引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探討知識,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充分地了解和研究生活化教學法所具備的特點,有必要充分地了解這種教學法,從創設生活情境、融入生活元素、開展實踐活動這三個方面出發,有效地展開生活化教學,以使得學生在這種教學手段的指引下,積極學習知識,更好地體會和了解知識,促使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獲得發展和提升,使得教師能夠因此能力達到教育的目的,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雅鳳.道德依托法治 品德源于生活——談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33.
[2]周巧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8(31):3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鐘村奧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