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歡
【摘要】在新時代推動高考變革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的命題形式,探究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需要努力的方向,從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以達到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高考語文試題;情境教學;對接生活
近年來,高考語文改革不斷探索突破點,并將目光更多地投放在情境化試題上。基于高考語文試題的情境教學成為我們高中語文備考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語文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學生缺乏激發學習興趣的生活體驗;教師缺乏課堂情境設計的教學指導;學校缺乏生活實踐教育的課程評價模式。
二、情境化命題在高考語文試題中的體現
1.融入“四層”“四翼”,優化試題情境
優化試題情境成為高考語文改革不斷探索的突破點,“四層”“四翼”滲透其中,旨在突顯語文學科素養。特別是對應用性的考查,在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通過設計情境,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2.聯系教材內容,創設探究情境
自2014年起,全國卷的默寫題強化情境設計,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的具體語境,聯系教材內容,理解補充空缺的句子。2018年全國Ⅰ卷文學常識題D選項對“遜位”的解析,除了教材提及的“多指君王放棄職務和地位”,還針對文中語境得出“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的正確結論。
3.對接生活實際,創設開放情境
命題時提供的材料是開放的、設置的題目是開放的,解答的過程也是開放的。2019年全國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第6題引導考生從材料中遷移出來,結合中國當代的偉大成就來深刻理解考查內容。通過開放性的情境與設問,培養學生多維思考能力,面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引導學生展現個性化的表達。
4.結合人生體驗,創設任務情境
2019年全國Ⅰ卷作文試題有著真實的任務情境,學生作答時需要聯系時代發展所需,結合人生體驗,想象演講場景,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提出切實可行的“我”的辦法,從而體現青年之“我”的成長。
三、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優化方向
1.強化選材的熱門知識性,符合學生生活體驗
一方面,選材上多注意學科內部之間的綜合以及跨學科的綜合。2016年天津卷論述文某個選項強調“文化活動是文化消費的體現”,與原文“文化消費屬于其中”表述不一致,這就涉及數學中的包含關系。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國家發展中各行各業的熱點素材,如全國卷的“一帶一路”、港珠澳大橋等。
2.強化寫作的實際應用性,對接現實生活需求
近幾年高考作文在文體上做足了功夫,這些都給我們發出了寫作要對接現實的強烈信號。無論是2017年的“中國關鍵詞”還是2018年的“時光瓶”,都提示著考場上不能再繼續單純考查考前背誦積累的名人名言素材,更注重考場作文的實際應用性,避免空話套話、言之無用。
3.強化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適應時代發展變化
從2015年起,高考開始注重考查多文本、混合文本、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應用文得體題、流程圖、壓縮語段等等,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強化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
結語
情境教學打通了真實的學習生活和學習內容的壁壘,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因此,通過分析高考語文情境化試題,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接生活,以達到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開.情境化試題設計在高考語文中的使用[J].語文建設.2018(08)
[2]王永剛.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寫作教學模式構建[D].天水師范學院.2019(06)
[3]姜鋼.論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J].中國高等教育.2018(11)